新派花鳥魚蟲興趣社區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北京水族寵物網
這個像異形的傢伙潛伏在10-40米的海洋深處,20多年前,一名水下攝影師給它起名「博比特蟲(Bobbit worm)」——環節動物門,多毛綱,磯沙蠶目,磯沙蠶科。
博比特蟲最長可達3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把自己埋在水下的沙土中潛伏起來,只露出身體的一小部分,露出來的部分有5個敏感觸鬚和一對鋒利的下頜,當有獵物靠近時會被觸鬚感覺到,並且迅速伸出下頜撕咬獵物,較小的獵物會被瞬間被切成兩半,較大的獵物被它咬住也很難逃脫。
博比特蟲還會向獵物的身體注入毒素,這種毒素可以幫它消化。
在整個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暖地區,博比特蟲是一個噩夢般的存在,路過的魚類很少能夠倖免。雖然捕食兇猛,但博比特蟲其實是雜食性的。如果獵物稀少,它們會取食海草或其他海洋植物,也會清除藏身處周圍的少量腐爛食物。
海洋生物學家指出,博比特蟲並不是廣泛存在於野生環境中,但有時會在水族館中發現它們的蹤跡,在水族館中博比特蟲會將身體隱藏在珊瑚之中,襲擊途經的魚類。不過,目前對於博比特蟲的生活習性專家還未得知。
水族館內魚神秘失蹤,巨型博比特蟲藏缸底10年
英國一間大型水族館員工常發現,店裡200加侖大魚缸內常常有魚莫名失蹤,近日魚缸出現漏水,拆下修理時,赫然發現缸底石礫中竟然有一隻奇特生物,原來是一條巨型博比特蟲。店經理表示它有3.5尺(約106公分)那麼長,我們很掙扎要怎麼處理,因為感覺很詭異。
多年來一直有魚莫名其妙消失的-"吃魚水族箱",因漏水抽乾水進行維修,竟發現藏在石礫裡的博比特蟲,發現時它早已斷成三段,尾端已死另兩段還活著。店員認為這個來自熱帶海洋的博比特蟲應該已躲了10年始終沒人發現,懷疑失蹤的魚應該都成為博比特蟲的食物。
如果觸摸它們時會被咬,皮膚可能也會被釋出的黏液,致紅腫發癢。
佩尼說,博比特蟲斷掉的末段已痊癒,他們都在等待會不會長出新的頭,我們正在看會發生什麼事。他說,很多顧客知道後反應都是,(它到底是從哪來的)、(真是不可思議)。
新派花鳥魚蟲興趣社區
重拾好奇 治癒無趣 輕鬆博物
任何建議、供稿都可以留言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