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口中的「地獄蟲」,能一口把魚咬成兩半,卻是南方的一道美食

2020-12-04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人們總是害怕爬行動物,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各種蛇的話,那麼蜈蚣應該沒多少人喜歡,而且是看到就非常害怕了。

蜈蚣這樣的蟲子,身體細長腿又多爬得又快,隱藏在黑暗中渾身也黑乎乎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來咬人一口。這是大家對蜈蚣這一類蟲子的印象,但是陸地上的蟲子再大不過手掌長,海洋中的這種蟲子整體看起來活像現實版的蜈蚣精,不但長得像,體長一般都有1米多,已知的見過的最長能長到3米。

但是科學家相信,如果環境適宜,食物豐富,並未沒有天敵幹擾,它們應該能長到5米左右。

你很難想像,海底的淤沙巖石裡,會藏著很多這麼長的一個東西。它們分布在全世界溫暖的海域中,藏在10米到50米深的海底,僅僅將身體露出來十釐米左右,憑藉身體前端的五個觸鬚靈敏的感知獵物,對過往的魚蝦虎視眈眈,不放過身邊遊動的任何動物。

一開始人們發現這種動物,是一個美國男子家裡魚缸中的珊瑚蟲一夜之間消失了,而且魚缸裡的魚也在不斷減少。他將魚缸翻個底朝天,發現了一條長達1米的博比特蟲。據他講述,這條博比特蟲在它的浴缸裡至少隱藏了兩年。

之後各地的水族館水族箱裡都開始出現博比特蟲的痕跡,2015年10月,在英國薩裡郡一家水族館的一個水箱裡,十幾條魚陸續消失。工作人員清理水箱的時候從裡面倒出了一條直徑十釐米,1.07米長的蟲子,就是博比特蟲。這十幾條魚都是它吃的,由於隱藏的十分隱蔽,而且多在夜晚行動,人們一直沒有發現它。

它隱藏在水箱的巖石下,有時候在水箱底部的沙層下,當工作人員發現它後,它並不願意出來。工作人員不得不將巖石取出來,才將它逼出來。但是出來後,博比特蟲斷成了三節,尾巴那一截很快死去,剩下兩截依然活著,科學家還在觀察剩下兩截是否會分別長出來新的尾巴和頭部。

水箱裡的博比特蟲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博比特蟲是在日本的一個漁港,它躲在一些漂浮物裡,被發現的時候已經長到了3米長,體重接近1斤,擁有673個環節。

這種恐怖的蟲子生活在海洋中,卻不經常在海洋中看到,海洋生物學家見到它們更多的是在各個水族館中。每當水族館引進死亡珊瑚的骨架時,總會擔心會不會有一條博比特蟲會藏在裡面。重要的不是它藏在裡面,重要的是它藏在裡面會把水箱中的魚一條條吃了。

魚面對博比特蟲的確是非常弱小,但是人類也免不了挨咬。博比特蟲的被人們稱為「地獄蟲」,它的口器肌肉非常發達,下頜結實有力,一口能將魚咬成兩半。這種力量如果咬到人,怕是也要咬掉一塊肉。

由於平時博比特蟲的身體都藏在巖石下,所以它咬住獵物後,會立即將獵物拖進洞中慢慢吃掉。這種情況下,如果是被博比特蟲一口咬斷氣還好,如果沒有就要被拖進洞裡慢慢被吃掉了。由於博比特蟲的這種特性,現在科學家們還沒有觀測到博比特蟲是怎樣的吃掉獵物的,但是觀察到了博比特蟲會攻擊比自己體型更大的獵物。

在食物缺乏的時候,博比特蟲也會吃一些海草和其它海洋植物,並不會純粹吃肉。

另一點危險之處則是博比特蟲的剛毛,科學家推測它們的剛毛會對人類產生麻痺作用。但是觀察發現,這些剛毛數量不多,而且平時捕獵過程中似乎並沒有用到。它們的作用更多的是幫助博比特蟲在海底移動。

但是這樣兇猛恐怖的蟲子,在我國南方居然還是一道美食。博比特蟲又名磯沙蠶,廣東人叫他們禾蟲,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福建一帶。在它們眼中,禾蟲可蒸可燉,可煎可炸,鮮香味美,還能健脾暖身。

在他們那裡,博比特蟲最終是這樣的: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在咱們眼所有東西只分能不能吃,不能吃創造條件也要吃,實在不能吃,就把它歸入藥材行列好了!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海生動物上龍化石,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
    ‍關注我們,天天領免費話費,首次送5元挪威科學家宣布已在鄰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據估身長15米的上龍化石,這種史前巨龍大到足以把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海生爬蟲類動物。目前這種上龍被暱稱為「巨怪」(TheMonster)。
  • 被名字「耽誤」的4種美食,聽名字很嫌棄,咬上一口:真香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食物的種類非常多,所以有美食大國之美稱,由於地域比較遼闊,氣候差異比較大,所以在每個地方都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每一種食物都有著他們的名字,不過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被名字耽誤的4種美食,聽名字很嫌棄,咬上一口:真香。
  • 在它面前,鯊魚一口就被咬成了兩半
    文/濤聲依舊咬合力最強大的遠古生物,一口能把鯊魚咬成一半,而它卻沒牙齒?其實這都是靠著在吻部的頭甲贅生來咬食物的。鄧氏魚存在的時候它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鯊魚,有的時候連自己的同類都會吃,作為當時最頂級的掠食者,它站在了絕對的食物鏈頂端,可以把當時的鯊魚一口咬成兩半,那麼這種咬合力到底有多少呢?
  • 水生昆蟲界的「霸王」,曾是稻田中的害蟲,如今成為一道餐桌美食
    稻田中的害蟲種類繁多,有一種生活在稻田中的害蟲最讓農戶討厭,因為被這種水生昆蟲咬傷一口,將會奇痛無比,而這種昆蟲還會捕食比自己大的魚類,破壞農民飼養在稻田中的魚苗,因性情兇猛,它也被稱為水生昆蟲界的「霸主」。
  • 不要再蒸魚了,吃魚就吃它!金黃酥脆,咬一口「滿嘴酥」,真脆嫩
    不要再蒸魚了,吃魚就吃它!金黃酥脆,咬一口「滿嘴酥」,真脆嫩,夏季來了,天氣慢慢熱起來,五一這幾天在家做了幾道菜,第一天就做的這道菜,在家翻看冰箱時,看見有一大把這菜,就有了一個奇思妙想,用這道菜做一個魚吧,沒想到做完很成功,兒子媳婦很愛吃,金黃酥脆,咬一口「滿嘴酥」,真脆嫩。
  • 地球現存最能咬的龜,用舌頭「釣魚」,咬一口比北極熊還恐怖!
    比如大鱷龜,其大頭尖尖、嘴如鷹、外殼有稜角,長相相當霸氣並具有強烈攻擊性,打破了人們對龜類固有的印象。其實它在我國是一種外來物種,並不適合當寵物養,但國人獵奇的衝動和一些錯誤的放生行為,導致我國多地水域都有其蹤影,令本地水生動物深受其害。龜中霸主:縮不了頭,會用舌頭「釣魚」!
  • 臭屁蟲成美食450元一斤,廣東人都瑟瑟發抖!奇葩美食盤點,慎入!
    晚稻黃熟期,咬稻穗貯洞穴,常於山腳田邊草叢,挖掘隱蔽小徑,對農作物為害甚大。寧化屬山區農業縣,故田鼠甚多,人們為了保護莊稼而捕捉田鼠,然後將田鼠製成寧化田鼠幹。,且補而燥,常吃能去病延年,童子尿,氣涼,無毒。
  • 咖喱鰻魚飯,香酥可口,外脆裡嫩,咬一口仿佛能爆汁
    咖喱鰻魚飯說起咖喱,人們最先想起來也是最常見的應該就屬豬排咖喱飯了,香噴噴的白米飯上鋪著金黃色的豬排,加上味道濃鬱的咖喱醬汁,相信小貓胃也能多吃一碗~ 今天我們不走尋常路,用鰻天下烤鰻來做一道咖喱鰻魚飯,鰻魚被炸的香酥可口,
  • 古生物學家揭露真相,能輕鬆把船咬成兩半!
    由傑森斯坦森與李冰冰主演的電影《巨齒鯊》(The Meg),首周末(8月10日至12日)在全美票房開出紅盤,並以4450萬美金奪下全美票房冠軍,同時也是今年美國華納兄弟截至目前,全美票房首周開片最高的電影,成功喚醒人們對於鯊魚的恐懼。
  • 高密爐包暄軟酥脆,咬一口湯汁橫流,一口氣吃六個
    大家好,我是浩媽,愛家愛美食愛生活,關注我,每天分享一道簡單易上手的家常美食。「如果您需要,而我恰好會」,希望大家不吝賜教,相互探討。爐包是山東高密的一種特色主食,特別受歡迎。包子的表面暄軟雪白、底部金黃酥脆、包子餡根據自己喜好任意搭配,一口咬下去多重口感。
  • 鰻魚脆豆腐,各種顏色的蔬菜和鰻魚混合在一起,顏色靚麗,咬上一口...
    改良版鰻魚脆豆腐眾所皆知豆腐和魚是非常好的搭配吃法,不管是紅燒,還是燉湯,箇中鮮美滋味和營養相信都是很多人的心頭愛。今天我們來做一道鰻魚脆豆腐,將老豆腐切成三角塊,入油鍋炸制後,挖空內芯,填入拌好味道的各種菜絲,再配上跟豆腐絕配的鰻魚,這道菜上手快,味道豐富,是家常宴客的一個好選擇~原料:鰻天下烤鰻、老豆腐、胡蘿蔔、白蘿蔔、黃瓜、香菜、鹽、醋、紅油、花椒油、白糖、生抽。
  • 地球上最早的海洋霸主,沒牙齒咬合力卻驚人,一口能將鯊魚撕兩半
    地球上最早的海洋霸主,沒牙齒咬合力卻驚人,一口能將鯊魚撕兩半. 鄧氏魚如匕首般鋒利的牙齒,能一口將鯊魚撕成兩半,其強大的捕食能力是鄧氏魚位於泥盆紀時代海洋食物鏈的頂端
  • 只因這10道美食太美味了,來蘇州別錯過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到蘇州後我胖了!只因這10道美食太美味了,來蘇州別錯過了! 「小橋流水人家」,精巧細緻的南方生活在蘇州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座城市盛產美女,江南女子溫婉可人,風景也如畫,就連美食也別有洞天。
  • 用虎頭鯊做燜魚,還有奇葩的落筍,奇怪的東西做的美食就是好吃!
    捶雞面是臨清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但是在臨清卻並沒有什麼歷史記載,但是這種捶打的製作工藝,卻是沿運河從南方而來的。在浙江沿海一帶,有一道敲出來的魚皮餛飩,敲打而成的魚蓉與澱粉混合,魚皮透明光滑,味鮮爽口。或許是山東人喜愛食雞吃麵的緣故,讓南方來的捶打工藝,在這裡變成了捶雞面。
  • 海洋裡最恐怖最科幻的「怪蟲」,斷成3段還能活
    下面小編帶你們來認識一下海洋裡最恐怖最科幻的「怪蟲」——博比特蟲,斷成3段還能活,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水族館員工不得不費了好大的功夫,把那塊很沉的巖石取出來,才逼出這條直徑約為10釐米的巨蟲,它卻斷成了3截。其中尾端那一截幾天後死去了,但其餘兩截依然活著。科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兩截,看它們是否會長出新的尾巴和頭部。
  • 貓咪想要吃魚,沒想到卻被魚倒咬一口!嚇得貓咪趕緊溜了
    文/某凡貓咪想要吃魚,沒想到卻被魚倒咬一口!嚇得貓咪趕緊溜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愛好和興趣,每個人也都有著各自喜歡吃的食物。對於人類是這樣的,對於動物,這個道理也是同樣的適用。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狗喜歡吃骨頭,而貓則喜歡吃魚。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這兩種美食這麼美味,為什麼很多人不敢吃,還稱其「黑暗料理」?
    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傳承已經幾千年,各種各樣的美食和吃法都層出不窮,雖然有許多已經流傳了數十年的美食,但依然有一些美食,根本不敢吃。就比如被叫做「黑暗料理」的繭蛹。繭蛹體型圓潤,體表呈淡黃色或者黑色,用手觸摸起來表面光滑,活著的還會輕微蠕動。
  • 雄安新區白洋澱十大美食
    位於雄安新區的白洋澱是著名的旅遊景區,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雄安新區白洋澱的十大特色美食。1、燻魚雄安美食燻魚,是具有濃厚水鄉風味的獨特魚製品。其獨特風味主要來自燻魚的多道工序和傳統的配料。燻魚品種較多,主要根據體形大小而分。大燻魚包括燻魴魚、燻鰱魚。也有的燻大魚(鯉魚),只是要將鯉魚劈成兩半,以便燻透。燻小魚則指燻黃花魚。燻魚由於味道好,便於攜帶,深受旅遊者的歡迎。
  • 鯊魚咬人一般只咬一口不會再咬第二口,這是真的嗎?
    被人們魔鬼化的大白鯊吃東西更是挑剔,它們咬一口就能知道這個獵物是否滿足它的營養需求,例如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這就是鮮有被鯊魚襲擊而被吃掉的原因。可是為何被襲擊後大多會丟命呢?好比說,一隻大白鯊身長6米左右,就咬一口,「不好吃,走了」然後海水中的血腥味能吸引來方圓幾百米內的所有鯊魚,然後聽見此起彼伏的「不好吃」「嘛破玩意兒」「難吃死了」「太噁心了」,一口一口又一口……於是就死了……事實上,落口鯊魚口的人類,到底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