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虎頭鯊做燜魚,還有奇葩的落筍,奇怪的東西做的美食就是好吃!

2021-01-17 美食廚房記

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美味食物,甚至不乏那些有些奇葩的東西。

看似鹹魚卻不是鹹魚,你說奇怪不奇怪?

在沿海象山地區,幾乎每戶農家的門前都懸掛著一些像是鹹魚的東西,但是它們卻不是鹹魚。

這種遠遠看上去像落筍的東西,當地人把它叫做落筍,其實就是筍乾的一種。

新鮮的整根竹筍必須經過高溫煮熟後,再經過長時間間斷性的壓榨,將筍內的水分完全排出,再在烈日下暴曬一個月,才能大功告成。

落筍與鮮筍最大的區別在於,儲存的時間較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

雞肉做的麵條,卻吃雞不見雞,吃麵不像面——捶雞面!

捶雞面是臨清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但是在臨清卻並沒有什麼歷史記載,但是這種捶打的製作工藝,卻是沿運河從南方而來的。

在浙江沿海一帶,有一道敲出來的魚皮餛飩,敲打而成的魚蓉與澱粉混合,魚皮透明光滑,味鮮爽口。

或許是山東人喜愛食雞吃麵的緣故,讓南方來的捶打工藝,在這裡變成了捶雞面。

用刀背把雞肉纖維剁碎,加入蛋清,鎖住肉的水分,使剁碎的雞肉口感嫩滑,攪勻之後,把雞蓉捏成一個個的丸子狀。

在一張白紙上放一點澱粉,拿一個做好的雞蓉球放在澱粉上,用手把它按扁,然後用一個小的擀麵杖開始捶雞蓉,捶的過程中要經常晃動一下下面的白紙,否則雞蓉會粘在白紙上,耐心細緻的捶幾分鐘,力道不能太大,否則雞蓉也會粘到白紙上。

捶雞的工具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小木槌,但錘的過程卻極度的漫長,不溫不火,不急不躁,方可成就美味。

這麼精緻的製作工藝,粗獷的北方人可以如此完美的駕馭,還真是出乎意料。

雞蓉捶好之後,幾乎與下面的白紙的厚度差不多,在一個盆裡放點涼水,把捶好的雞片放進去,隨後拿出來,幾乎就是透明狀的,非常漂亮,摸起來像海蜇的感覺。

行家裡手敲出來的雞片薄如紙,在雞湯的調配下,軟嫩細滑,爽口彈牙。

上鍋蒸熟,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麵條的筋道和外形的完整。

捶雞面的口味平和,清新又追求本味,這本是源於淮陽的味道,卻也留在了重油重鹽的山東境內。

這些食物有的看起來奇怪,有的做法奇怪,但是卻終究是成就了一道道特殊的美味,這也源自於人們的智慧。

做燜魚最好的材料是「虎頭鯊」,這聽起來名字極其嚇人的品種,不過是一種淡水小魚。在邵伯人眼中,它是一個十足的呆子,笨頭笨腦的,極易捕捉。但是這種虎頭呆子的肉質卻極其嫩滑,刺少,用來做悶魚最好不過了。

將這種魚鱗極細的滑手小魚,片成薄薄的魚片極其不易,簡單的食材能做出精細的味道,也是淮揚菜最大的特點之一。

切好的薄魚片要掛上邵伯的特產——菱角粉,入油鍋燜炸三次,在氣候溼潤的南方,要將食材處理的清脆可口,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掛滿芡粉的魚塊兒剛一入鍋,就像花朵一樣綻放開來,開始三入三出的油鍋旅行。看似步驟簡單的炸制,需要廚師對火候的掌握和把控十分的精確。火力迅猛,千鈞一髮,瞬息萬變,多幾秒會糊,少幾秒不脆。

這道菜的最精華所在,就是一人要同時兼做兩口鍋,一邊炸魚,一邊做滷汁,哪一邊照顧不到都會前功盡棄,做這道菜的廚師將一心二用發揮得是淋漓盡致。

這道名字普通的邵伯燜魚囊括了燒、炸、燴、熘、燜等所有淮揚菜的烹飪技法,學會這一道菜就至少需要三年的功夫,現在這道菜已經面臨失傳。

看著魚塊在鍋中燴著油花,發出「吱吱」的聲音,這炸制發出來的聲音是不是就是邵伯燜魚所謂的「會唱歌」呢?然而並不是。

這道菜的真正精彩之處馬上開始上演,能不出唱得出歌,還要看速度夠不夠快。這道燜魚的上菜過程,簡直就是一次時間與味道的賽跑,從出鍋到上桌不能超過一分鐘。上菜的服務員一邊要承受兩個湯盆的重力,一邊還要健步如飛的跨上臺階,邵伯燜魚能不能唱出動聽的歌聲,除了仰仗廚師的手藝之外,還要依靠服務員的速度,為的就是那一口脆。

端上桌之後,將滾燙的湯汁倒進炸好的魚片中,魚片立時發出「滋啦滋啦」的誘人的響聲,簡直是在客人眼前上演了一場視覺、聽覺和味覺的盛宴。

現在的餐桌上,像這種有聲音的菜幾乎是不多見了,這道邵伯燜魚不但可以讓客人大飽口福,還能飽耳福,夾起一塊炸魚片放進嘴裡,入口酥脆,汁液酸甜爽口,吃過了以後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通過這道菜可以品嘗到那種老味道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黃豆燜酥魚這樣做,魚鹹菜同鍋,酥到魚骨,軟到魚刺,學會能開店
    北方有很多超市的熟食區都有賣這個美食的,價格還挺貴的,有的地方賣到三十多元一斤,一條小酥魚買下來就得十多元,買一小碗那麼多的魚鹹菜也要十多元,就是這樣貴的價格,也能每天賣完,因為它太好吃了,酥魚買回家用來裹大餅吃,魚鹹菜買回家用來就粥喝或拌麵吃。
  • 黃豆醬燜紅衫魚,配料簡單,鮮香美味,好吃不膩,超美味下飯菜
    哈嘍大家好,我是平平記,記錄、分享日常美食,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歡迎點擊關注我哦。黃豆醬燜紅衫魚,配料簡單,鮮香美味,好吃不膩,超美味的下飯菜。紅衫魚紅衫魚的食用方法很多,家庭常見做紅衫魚的方法有清蒸、香煎、燜煮,煲湯等等。
  • 新鮮魚泡怎麼做,教你這樣做,非常好吃,下酒下飯,得勁
    我是美食專探,接下來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生活知識,一起體驗美食生活的快樂!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吧!今天在早市買了在好長時間沒吃這個了。今天咱們做一個醬燜魚泡,咱們先把魚泡給它衝洗乾淨。然後再準備一個牙籤,給他放錢,換水再給它洗一遍。好。再倒點白醋,給他抓一個去就行,洗淨以後撈出備用。現在咱們來切點蔥姜蒜。
  • 魚泡怎麼做好吃?
    魚泡的做法可謂多種多樣,炒、燒、乾鍋、煎等可以,我最愛吃的做法就是泡椒燒魚泡,幹燜魚泡、乾鍋魚泡,還可以魚籽一起做成麻辣魚泡等 魚泡怎麼做好吃?今天可可分享兩種魚鰾的做法,每種都很家常而且美味好做好吃。
  • 原來醬燜泥鰍這樣做更好吃,營養又解饞,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作為一個熱愛美食的小吃貨,小編吃過好多醃炸蒸煮炒等做法製作的各種各樣的美味,不過我最喜愛的還是鹹香美味的醬燜泥鰍。帶魚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等物質。醬燜泥鰍是用泥鰍、麵粉和雞蛋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吃起來鹹香可口,很受人喜歡。
  • 今天用張雨綺剪過的八爪魚,做個「麻辣八爪魚」,從40年老廚師那裡...
    美食烘焙領域創作者,持續為您帶來美食烘焙相關專業知識。 今天一則「張雨綺剪八爪魚」的小視頻火了,視屏中,張雨綺面帶微笑「瘋狂的各種剪剪剪」,把一條活生生的八爪魚剪得「面目全非」。張雨綺曾經和羅志祥合作過《美人魚》,而在電影中羅志祥飾演的就是一條八爪魚。
  • 這魚雖貴但卻很好吃,偶爾奢侈一把,做份庸鰈魚給孩子吃
    孩子多吃魚,自然是很好的,但是由於孩子挑刺能力有限,所以給孩子做魚,在買魚的時候都會儘量的挑選刺少的。而在所有的魚類中有一種刺少而且有非常美味的,那就是庸鰈魚。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次聽說這種魚,原因自然也是很簡單,因為這種魚比較貴。
  • 怎麼做魚好吃,有沒有什麼家常簡單的方法?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喜歡吃的魚也會不一樣。記得小時候,最愛吃媽媽做的紅燒魚。媽媽做的紅燒魚可好吃了!不單單是我們自己愛吃,就連客人來了也會點名要吃,而且每次都會吃得精光。媽媽做的紅燒魚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魚洗乾淨以後剁成大塊兒,然後用鹽、五香粉、蔥段、薑片醃製。
  • 「醜婆子魚」全身都是寶,想吃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會做!
    世上萬物都不是絕對的,就拿食物來說,外形漂亮的不一定就好吃,比如色彩斑斕的山蘑菇,那一定是有毒的。正好相反,外表樸素甚至醜陋的,味道卻很美味,比如海參。今天海寶要說的這條魚可能是世界醜陋之最了,它有著寬闊的嘴、細碎的利齒、粗糙的魚身和黑糊糊的魚鰭,它就是鮟鱇魚。
  • 做「魚籽魚泡」,千萬別直接下鍋,多加這一步,做出來好吃還不腥
    做「魚籽魚泡」,千萬別直接下鍋,多加這一步,做出來好吃還不腥!隨著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美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特別是對於一些吃貨們來說,他們會為了美食到各種美食而跑遍了整個中國。當然這也是一些比較敬業的吃貨,對於小編這種吃貨只能在網上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美食了。
  • 做魚時用上這幾個技巧,魚肉不腥,味道更好吃
    中國人對魚菜的痴迷可以說是到了癲狂的程度,在很多沿海地帶魚肉就是他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就算是內陸地區每到聚會、請客等場合也會做上一兩道魚菜吃,而且很多人在做魚菜的時候更是有很多的心得體會。魚肉好吃又營養,但是大家在做魚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魚肉的做法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尤其是如何給魚肉去腥是很多新手在學做菜的時候都會遇到的難題。很多人覺得給魚去腥無非就是加入一些料酒等調料,但是真正會做魚菜的人卻知道遠不止這麼簡單。其實做魚時用上這幾個技巧,魚肉不腥,味道更好吃。
  • 鴨子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學會了做它,享受美食生活
    鴨子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學會了做它,享受美食生活中國人對於美食食材的追求,可謂是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生活當中。中國的美食系統當中,做菜料理是一方面,對於食材的選擇更是重中之重,在很多歷史典籍當中都記載了一些古人為了追求食材而付出所有,甚至是獻出生命的例子。並且在我們的美食傳統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概念,就是一個動物身上最美味的部分,可能僅僅只有一個,比如說熊身上最美味的相傳是熊掌,魚身上最美味的東西,大家覺得是魚翅。
  • 魚怎麼做好吃?香炸、清蒸、水煮,哪種做法你最喜歡
    在我們沿海地區,魚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菜餚,家家戶戶每天都少不了有一個魚菜,特別是家裡的長輩們,一天三頓飯都離不開魚菜,每天變著花樣煮魚,不過最受歡迎的煮法,還是醬油水煮魚,百吃不膩。 那麼魚怎樣做好吃呢?
  • 居家分享豆瓣魚的好吃做法,烹飪簡單,肉嫩鮮香,老少皆宜的美食
    「大家好,這裡是壹號美食公館,專注分享簡單的家常菜和兒童美味輔食,用美食拓寬生活中的幸福之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作為肉類家常菜的「常客」而言,「魚類」美食總能讓人品嘗到「鮮」味的極致口感。無論是最常見的紅燒魚,還是百吃不厭的奶白鯽魚湯,又或者是肉嫩無骨的照燒龍利魚,再或者是大眾最熟悉的酸菜魚,無論是哪種款式,想必總有一款讓你非常喜愛。而對於筆者今天分享的這款豆瓣魚來說,它的烹飪方法應該和很多大街上出現的烤魚類似。因為在很多情況之下,想要把烤魚做的好吃,在家就要準備很多調味料和材料,所以對於新手朋友來說,略顯複雜。
  • 鴨子怎麼做好吃?油燜鴨子,用電飯煲做出來的美味
    鴨子怎麼做好吃可以做紅燒鴨肉,首先把鴨子宰殺清洗乾淨,把鴨肉剁成塊狀,鍋裡面加油燒熱,先把生薑絲放下去煸香,然後加入鴨肉塊翻炒,等到鴨肉變得無血色的時候再加入土豆,繼續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老抽以及適量的清水蓋上蓋子燜煮,用筷子插到土豆以及鴨肉裡面,如果能夠輕鬆的擦過,就證明已經好了,可以加入適量的蔥白,稍微再燜煮一會兒就可以出鍋吃了。
  • 這些東北土魚沒聽說過,卻是當地人的最愛,好吃的停不下來!
    在東北有這樣一種魚,叫老頭魚,在以前的時候是很少有人吃的,但是吃過的都覺得非常的好吃。也有人管這種老頭魚叫做老頭子,把他放到「十八子」裡面。但是也有人把它歸到「七十二」雜魚裡面。吃老頭魚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用醬燜就可以了,吃之前的時候一定要把他的頭給去掉,因為裡面有很多的寄生蟲。這種魚非常的有意思,把它們放到盆裡的時候,它們會聚在一起,有的時候還會發出一陣陣的咳嗽聲,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被叫做老頭魚。 還有一種魚,人們把它歸到「五羅」裡面,它叫葫蘆籽魚,又叫葫蘆片子。
  • 螞蟻蛋做的醬你敢吃嗎?醬的奇葩簡史
    八珍是指美食,就是說醬是美食的「統帥」,沒有醬,美食無味。醬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先秦時期,人們還不會炒菜,煮東西還用白水煮,食材味道就很單調,所以就切成小塊,蘸著醬吃,醬裡有鹽有酒,吃起來才好吃。肉醬當時的醬有很多種了,有魚醬、雞醬、鹿醬,還有一些奇怪的醬,比如青蛙醬、蝸牛醬、螞蟻蛋製成的醬……古人城會玩。
  • 自從發現這幾種沒刺的魚,給孩子吃魚就放心多了,芝士做孩子更愛
    今天就把這幾種沒有刺的魚分享給大家:龍利魚、多利魚、巴沙魚。目前我在超市發現的就這幾種魚沒有刺。這幾種魚都是海魚,所以沒買到過新鮮的,都是冷凍的。挑選的時候,看一下顏色,顏色好看的應該好一些。而且要外面冰少一點的,本來這些魚價格就比較高,要是無良商家加了好多冰,就虧大了。這幾種魚除了沒刺之外還有個特點,就是肉質鮮嫩沒有腥味。
  • 多寶魚這樣做才好吃,簡單幾步,肉質鮮嫩入味,過節不愁做魚了
    多寶魚長相扁平,形似飛碟,通體褐色,並且上面有很多雜色斑點,怎麼看都不像好吃的樣子。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魚也一樣,別看它樣子是醜了點,但是味道可一點也不差。多寶魚適合清蒸,只需用蔥姜辣椒等很少的食材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清蒸多寶魚肉質細嫩,自然清鮮,細細品味,總是能吃出一種悠然之意。
  • 冬天,這魚多做給孩子吃,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孩子常吃體質好
    鱸魚的吃法也有很多,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清蒸了,新鮮的鱸魚拿來清蒸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但清蒸吃多了偶爾也想要換換口味,最近我們家小朋友就愛上吃我做的:砂鍋鱸魚,用耐幹燒的砂鍋焗魚味道真的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