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媽,愛家愛美食愛生活,關注我,每天分享一道簡單易上手的家常美食。「如果您需要,而我恰好會」,希望大家不吝賜教,相互探討。
爐包是山東高密的一種特色主食,特別受歡迎。包子的表面暄軟雪白、底部金黃酥脆、包子餡根據自己喜好任意搭配,一口咬下去多重口感。爐包歷史悠久,據說從清朝開始就已經有記載,到民國期間發展壯大,作為走親訪友的首選禮品。
夏秋季是芸豆的當季蔬菜,是包包子的首選材料,用芸豆加上豬肉,再用甜麵醬炒出來,味道真是一絕。爐包說難其實也簡單,跟包包子差不多,加上調好的麵粉水,在包子底部結一層金黃酥脆的「嘠喳」。咬一口啊酥脆、暄軟、流著湯汁,一口氣能吃六個。
【高密爐包】
麵團材料:麵粉500g、水275g、酵母5g。芸豆餡材料:芸豆、豬肉、木耳、鹽、味極鮮、甜麵醬、蔥、姜。脆糊材料:麵粉6g、玉米面8g、水110g、油10g。
做法如下:
Step 1.
把麵團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麵團,醒發至兩倍大。取出來揉勻排氣,然後搓成長條分割成大小相當的劑子。
Step 2.
豬肉切成肉塊,芸豆切成大約1mm左右厚度的片狀,姜拍碎剁成泥、蔥切成丁。
鍋裡放略多的油,熱鍋涼油把豬肉放進去翻炒至變色,再把蔥姜碎放進去爆出香味,把芸豆放進去炒到變色,把菜撥到一邊,用餘油放上甜麵醬、味極鮮炒出香味,然後跟其他菜一起炒勻。
倒出來晾涼。
Step 3.
取一個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形餅皮,放上適量的餡,包成圓形的包子。
Step 4.
電餅鐺提前預熱放上油,把包好的爐包放到電餅鐺裡,煎至底部金黃,把脆糊材料混合均勻倒到鍋裡。蓋上鍋蓋,不要蓋電餅鐺蓋。
Step 5.
煎至水分收幹,底部金黃,在包子上面蓋上一個盤子,把電餅鐺傾斜倒扣過來,讓包子底部朝上,既好吃又好看的爐包就做好了。
【浩媽碎碎念】
爐包餡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任意選擇。第一次煎的時候,火候不要太大,防止最後成品太硬。脆糊快收幹的時候要勤看著點,防止糊鍋。
我是浩媽,關注我,每天帶來一款美食。感謝您的瀏覽,歡迎轉發、點讚、收藏,同時堅決抵制搬運、抄襲的惡劣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