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成功操縱「完敗」技術的英雄

2020-12-05 第一財經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其中更是包括我們的科學家們。陳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既是其中一員,更是獲得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的陳薇,後又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和軍事醫學科學院醫學博士學位。2006年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長。長期從事生物防禦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藥研究,研製出中國軍隊首個SARS預防生物新藥「重組人幹擾素ω」、全球首個獲批新藥證書的伊波拉疫苗。

新冠疫苗,是陳薇繼伊波拉疫苗之後的又一成功案例。

2020年1月26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的第四天,陳薇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奔赴武漢,圍繞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課題,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與軍地有關單位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工作機制。

在武漢,陳薇率領團隊與後方科研基地聯合作戰,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爭分奪秒開展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陳薇領銜的新冠疫苗研製團隊,也被視為疫苗研發的「種子選手」。

這個「種子選手」更是代表了中國,在全球第一個率先進入了臨床試驗。

3月16日,陳薇帶領科研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成為國內第一個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108位志願者,全部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健康狀況良好;4月12日,該疫苗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成為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而首個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在柳葉刀發布。 8月11日,該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目前,三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

陳薇的朋友評價她:「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只要她一鑽進實驗室,啥時候出來都不知道。」而陳薇說:「穿上了這身軍裝,這一切就都是我該做的。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這個勝利,對陳薇來說,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連續兩次使用人腺病毒載體進行開發人類疫苗,成功的例子,在陳薇身上發生了兩次。

2014年,西非大規模暴發伊波拉疫情,並迅速向外蔓延。那時國內沒有伊波拉病例,陳薇也毅然決然地選擇挺身而出,率隊赴非。她說:「伊波拉離中國,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同年12月,陳薇率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伊波拉疫苗,該疫苗也是首個凍幹劑型伊波拉疫苗,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

此次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的成果,再次告知世界,人腺病毒載體是有可能成功研製成人用疫苗的。而在這之前,人腺病毒載體的疫苗研發歷史,卻無一例成功,陳薇改變了歷史,成功駕馭了人腺病毒載體研發人用疫苗技術平臺。

人腺病毒5載體疫苗(human adenovirus 5 vector vaccine)技術是由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發明的專利技術。該項技術最早用於生產動物狂犬病口服疫苗,即將疫苗放在動物食品誘餌上用飛機播撒於野外,供動物食用預防動物狂犬病,從而間接預防了人被動物咬傷後的狂犬病。

此項人腺病毒5載體(Vector,運送病毒成分到人的免疫細胞)技術與牛津大學的黑猩猩腺病毒26載體技術類似,但性質完全不同。人腺病毒5對人感染普遍,可以引起人的輕微感冒,成年人中大約有70%已經自然感染過,因此這部分人普遍存在對人腺病毒5的抗體。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以往對愛滋病疫苗的研究指出,帶有人腺病毒5 抗體的人(預存抗體)注射這個載體技術生產的疫苗免疫效果很差,還有嚴重副反應。而黑猩猩腺病毒26除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部分國家有感染外,其他國家極少有黑猩猩腺病毒感染人類,人體沒有預存抗體。

1980年代該項人腺病毒5載體技術曾經用於治療基因缺陷的兒童,即將修飾過的優質基因注射給兒童替換有缺陷的基因。 因為這個技術需要大量的人腺病毒5載體注射到人體,可以引起強烈的細胞免疫(也叫T細胞免疫,而一般疫苗是注射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即B細胞免疫)。T細胞免疫可以產生人體的炎症反應,引起發燒驚厥等嚴重反應。

1999年賓夕法尼亞大學詹姆斯·威爾遜實驗室(James Wilson’s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用此療法曾經造成一名青年注射後死亡的嚴重事件,因此停止用於基因治療。

而後,從事愛滋病疫苗研究的學者認為此療法可能有用於愛滋病疫苗的新機遇,理由是愛滋病毒疫苗誘發的人體抗體(B細胞免疫) 不能對抗預防愛滋病毒感染,那麼這個人腺病毒5載體技術可以刺激T細胞免疫形成,理論上應該可以預防愛滋病毒,因為愛滋病毒進入人體T免疫細胞。於是科學家們開始將之用於愛滋病、瘧疾、結核病等疫苗的研究。其中最為令人關注的是2007年默克公司(Merck & Co.)的疫苗的兩個臨床試驗停止,因為臨床研究清楚表明疫苗沒有保護作用,而更為糟糕的是接種疫苗組由於人體有預存人腺病毒5抗體而加重愛滋病毒感染風險。

美國NIH也曾經用此技術開發愛滋病疫苗,但發現不能預防愛滋病毒感染。

由於上述基因治療和疫苗研究遭遇的慘痛失敗,國際上用此人腺病毒5載體技術開發疫苗的努力銷聲匿跡了。2013年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公司將此技術從加拿大NRC以非獨家技術轉讓協議引進公司,進行伊波拉疫苗的開發,並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

中國成功了,使用這個平臺,不僅成功研發了伊波拉疫苗,新冠疫苗也正走在成功路上。在陳薇團隊率先發表的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到,結果是積極的:大部分受試者中誘導產生了快速的T細胞應答,高劑量組和中劑量組的這種應答更強,並在接種疫苗後第14天達到峰值;接種疫苗後第28天,大多數受試者出現了T細胞應答陽性或可檢測到針對SARS-CoV-2的中和抗體(低劑量組28/36,78%;中等劑量組33/36,92%;高劑量組36/36,100%)。

「研發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誘導免疫應答的能力並不一定表明該疫苗能完全保護人類免受SARS-CoV-2(新冠病毒)的感染。這些結果為新冠疫苗研發提供了積極前景,但距離該疫苗上市,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陳薇院士說。

同時,論文通訊作者之一、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鳳才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發現,Ad5(5型腺病毒)預存免疫力可能會減緩對SARS-CoV-2的快速免疫應答,並降低應答的峰值。此外,高水平的Ad5預存免疫力也可能會對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持久性產生負面影響。」

9月7日,陳薇表示,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能夠完全覆蓋。從目前來看,年產3億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他們正在努力擴大產能。「幾十年積累的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陳薇說。

相關焦點

  • 「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回浙大啦
    11月27日,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少將回到浙大,參加將軍報告會系列活動並作專題講演。校黨委書記任少波會見陳薇校友,並向她贈送本科期間成績單作為紀念。
  • 化工學院舉辦學習陳薇校友事跡座談會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1988屆畢業生陳薇校友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喜訊傳來,在浙大化工學院師生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引發了全院師生「如何向陳薇校友學習」「如何培養更多的像陳薇校友一樣的優秀人才」的大討論。
  • 陳薇:"與毒共舞"二十九年
    2020年,陳薇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出徵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公眾的關注目光逐漸從名人、明星轉移到深入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和科研工作者身上。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沒有豪言壯語的告別,五十四歲的陳薇和她的團隊悄然來到武漢。三天後,陳薇團隊研究出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螢光探針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原有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 陳薇:「與毒共舞」二十九年
    2020年,陳薇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01 出徵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公眾的關注目光逐漸從名人、明星轉移到深入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和科研工作者身上。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沒有豪言壯語的告別,五十四歲的陳薇和她的團隊悄然來到武漢。三天後,陳薇團隊研究出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螢光探針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原有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 陳薇院士是誰?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8月11日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陳薇院士:「玩毒」29年,救人無數
    作者 | 鷹揚將軍(孔網店鋪:鷹揚將軍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陳薇是誰?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抗擊非典的傑出科學家,「伊波拉的終結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成功,陳薇院士必將載於史冊。昨晚喜聞陳薇將軍榮獲〈人民英雄〉這一國家級榮譽稱號,一宿無眠。我思來想去也寫不出對他們的讚歌,他們的存在,就像太陽,空氣和水一樣,貌似離我們遙不可及,但是我們卻分分鐘都不能離開。瑩珠雖然不能與皓月爭輝,但瑩珠雖小,也要發出自己的光和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雖然在不同的戰線,但是我們卻有共同的使命。
  • 中國工程院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中國日報9月8日北京電 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和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出席。當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陳薇院士的新冠疫苗專利,剛剛獲得授權
    8月11日,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同一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陳薇院士帶隊研發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其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專利申請人為陳薇院士所在的軍事醫學研究院,以及合作方康希諾公司,陳薇院士為第一發明人。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獎者:陳薇院士
    有人問陳薇:去疫區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她說:「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15年7月,49歲的陳薇被授予少將軍銜。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新華社記者溫競華人民英雄「回家」了!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 陳薇、雷軍、齊向東等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
    每經編輯:王鑫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
  • 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齊聚工程院,他們這麼說
    工程院工作人員舉著「院士、又是戰士」、「夜空中最亮的星」、「男神女神」等手牌,夾道歡迎抗疫英雄。「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今天舉行,在抗擊疫情中最受矚目的科學家齊聚分享抗疫感受。「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今天舉行。
  • 陳薇帶來好消息!重組新冠疫苗能有效覆蓋病毒變異
    記者就此專訪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  「由軍事科學院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有哪些特點?」  陳薇:這款疫苗我們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這就意味著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不用看別人臉色來做我們的疫苗開發。在後續疫苗投產應用時,能以更低的價格讓中國百姓在需要時第一時間獲得接種。
  • 從清華校花到抗疫英雄,她才是「當代花木蘭」
    陳薇知道,在這種時候,時間就是生命。她親臨一線,快速搭建起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爭分奪秒地研究這種新型病毒。僅僅4天後,陳薇就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座帳篷裡的實驗室,自主研發出了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讓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確診速度提高。
  • 陳薇院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逐步深入 仍有未知需要探索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姚遠)昨天(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舉行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作為抗疫戰場上的女科學家,「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現身,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陳薇、雷軍等在列
    (原標題: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 陳薇院士 | 研發團隊新冠疫苗專利獲得國家授權
    8月11日,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和其他三位工作者同時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還是這一天,陳薇院士團隊遞交的疫苗專利申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是我國在新冠疫苗領域獲得的巨大突破,陳薇院士團隊,百折不撓,從「非典」到伊波拉,再到新冠病毒,一路走來,從未退卻。這件專利申請於今年3月18日,也就是Ad5-nCoV疫苗開展臨床試驗後的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