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回浙大啦
11月27日,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少將回到浙大,參加將軍報告會系列活動並作專題講演。校黨委書記任少波會見陳薇校友,並向她贈送本科期間成績單作為紀念。
-
中國工程院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中國日報9月8日北京電 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和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出席。當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莫問李蘭娟院士去了哪,勳章榮譽是對無數抗疫英雄奉獻的肯定
鍾南山榮獲「共和國勳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醫者無疆、大愛無邊,這幾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明星,真正的國家棟梁,我們應當以他們為學習榜樣!這次的評選很多人們心中也有一些疑問,像李蘭娟院士到哪去了呢?
-
陳薇院士 | 研發團隊新冠疫苗專利獲得國家授權
8月11日,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和其他三位工作者同時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還是這一天,陳薇院士團隊遞交的疫苗專利申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是我國在新冠疫苗領域獲得的巨大突破,陳薇院士團隊,百折不撓,從「非典」到伊波拉,再到新冠病毒,一路走來,從未退卻。這件專利申請於今年3月18日,也就是Ad5-nCoV疫苗開展臨床試驗後的第三天。
-
陳薇院士的新冠疫苗專利,剛剛獲得授權
8月11日,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同一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陳薇院士帶隊研發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其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專利申請人為陳薇院士所在的軍事醫學研究院,以及合作方康希諾公司,陳薇院士為第一發明人。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新華社記者溫競華人民英雄「回家」了!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
陳薇院士:「玩毒」29年,救人無數
作者 | 鷹揚將軍(孔網店鋪:鷹揚將軍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陳薇是誰?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抗擊非典的傑出科學家,「伊波拉的終結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成功,陳薇院士必將載於史冊。昨晚喜聞陳薇將軍榮獲〈人民英雄〉這一國家級榮譽稱號,一宿無眠。我思來想去也寫不出對他們的讚歌,他們的存在,就像太陽,空氣和水一樣,貌似離我們遙不可及,但是我們卻分分鐘都不能離開。瑩珠雖然不能與皓月爭輝,但瑩珠雖小,也要發出自己的光和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雖然在不同的戰線,但是我們卻有共同的使命。
-
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
每經編輯:王鑫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
-
陳薇院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逐步深入 仍有未知需要探索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姚遠)昨天(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舉行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作為抗疫戰場上的女科學家,「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現身,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陳薇院士是誰?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8月11日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齊聚工程院,他們這麼說
工程院工作人員舉著「院士、又是戰士」、「夜空中最亮的星」、「男神女神」等手牌,夾道歡迎抗疫英雄。「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今天舉行,在抗擊疫情中最受矚目的科學家齊聚分享抗疫感受。抗非典那年,他去了30多個國家講述中國的經驗和臨床醫療。「這次也跟三十幾個國家交流,不單是經驗和體會,還有我們的規律和機制,我們對於重症的預測、動物模型和創新治療方法等都有研究。」他說,科學研究要能轉化,能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院士也得好好學習,不斷提高。」鍾南山說,現在有很多的交叉學科要學,這次他學了大數據、AI、5G和雲平臺等,這些都用在診療裡。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其中就包括多位抗疫領域的科學家,如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帶領團隊研製出新冠滅活疫苗的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此外獲得提名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的還有計算機、人工智慧、智能交通等領域的科學家。
-
院士回家,為他們刷屏
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召開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各地專家院士匯聚一堂向榮獲「共和國勳章」、「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陳薇院士「人民英雄」的稱號特別沉,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屬於我個人的我們向英雄們學習,就是學習他們堅持真理、敢於創新、甘於奉獻的精神,我們向英雄學習,學習他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運用到維護人民的健康中。
-
「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葉培建
葉培建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衛星事業的功臣,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研製團隊的頂級專家,曾任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在各號嫦娥方案的選擇和確定、關鍵技術攻關、大型試驗策劃與驗證、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
發明人有陳薇、吳詩坡、侯利華、張哲等人,由此可見,該疫苗就是此前陳薇院士團隊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提供一種以人5型複製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8月11日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她帶領團隊研發重組新冠疫苗,在國內和國際分別率先進入I期、Ⅱ期臨床試驗,驗證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目前,該疫苗Ⅲ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
-
陳薇、雷軍、齊向東等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其中就包括多位抗疫領域的科學家,如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帶領團隊研製出新冠滅活疫苗的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此外獲得提名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的還有計算機、網絡安全、人工智慧、智能交通等領域的科學家。
-
化工學院舉辦學習陳薇校友事跡座談會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1988屆畢業生陳薇校友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喜訊傳來,在浙大化工學院師生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引發了全院師生「如何向陳薇校友學習」「如何培養更多的像陳薇校友一樣的優秀人才」的大討論。
-
陳薇:成功操縱「完敗」技術的英雄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其中更是包括我們的科學家們。陳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既是其中一員,更是獲得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3月16日,陳薇帶領科研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成為國內第一個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108位志願者,全部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健康狀況良好;4月12日,該疫苗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成為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而首個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在柳葉刀發布。 8月11日,該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
-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探索星空不停歇(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為中國航天事業尤其是空間事業兢兢業業奉獻50餘年,一生矢志「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科學家」。他,就是此次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過去,國家在一窮二白、比較落後的情況下,是幾年一顆衛星。現如今一年幾十顆衛星,讓中國人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創新才能讓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快、更好。「過去我總說,『要做個可怕的人』,就是要讓困難怕你。」葉培建認為,航天是一項「差一點點就成功、差一點點就失敗」的事業,面對困難就要迎難而上、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