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2020-09-09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人民英雄「回家」了!

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

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在人群的簇擁下,三位抗疫英雄微笑著走進中國工程院「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的現場。

剛剛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的鐘南山院士看上去精神飽滿、身姿挺拔。當他在座談會上回憶起自己24年的「資深」院士歷程時,才讓人想起他已經84歲。

回首從2003年抗擊非典、2015年應對MERS,到這一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深有感慨:「中國工程院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的精神。這是我取得成績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還深深感到,院士仍然要好好學習,不斷提高。現在有很多的交叉學科要學,這次疫情我學了大數據、AI、5G和雲平臺等等,這些技術都用在了診療裡。今天我們談的是抗疫,其實抗疫裡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在各個領域裡都應該是這樣。」鍾南山說。

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總書記的講話特別是對抗疫精神的闡釋,讓陳薇院士百感交集,「我想起了在武漢奮鬥的113天,從1月份到5月份,我們經歷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全過程。這麼多人前赴後繼、不怕犧牲,才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

「我印象最深的是『捨生忘死』『尊重科學』。中華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展現的大義、國家在科技上的大量投入、廣大科技工作者踐行科學精神理念,讓我們有能力、有底氣用最快時間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歷史檢驗、國內外同行檢驗的科技成果。我為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科技感到自豪。」陳薇說。

「這是無上的榮光,但我心裡非常忐忑不安。」張伯禮這樣描述他獲獎後的心情,「4.2萬多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幾十萬名湖北省的醫務工作者共同戰鬥,那麼多人都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還有同志作出了犧牲,稱號卻只給了我們幾個人,這份獎太重了。」

這樣「不安」的張伯禮,卻如壯士般「把膽留在了武漢」。座談會後,有人問他,當時膽囊炎發作,為什麼不從一線撤回?他卻直率地說,輕傷都不下火線,小手術算什麼呢?

「武漢一線的工作還需要我,不可能撤回。我就是去給人治病的,自己得病是關鍵時刻掉鏈子,不值得說。但是病了怎麼辦?趕緊手術,繼續上前線戰鬥,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張伯禮說。

對三位院士來說,獎章和榮譽是國家和人民的肯定,是他們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的標註,更是壓在肩頭沉甸甸的擔子。

「雖然國內疫情已經防控得非常好了,但國際上每天還新增很多感染病例,抗疫還是任重道遠。這次抗疫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短板和不足,也使我們有更深的危機感和更重的責任感。我要從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在生物防疫戰場拿出更硬核的成果,不辜負人民的期望。」陳薇這樣說。

「我要把這個榮譽珍藏起來,化作一種精神和力量,更加努力地工作。從眼前來說,做好今秋冬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的防控;從長遠來說,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為健康中國服務。」張伯禮這樣說。

「我要請戰!我們有願望把中國抗疫的工作繼續抓下去。現在只是抗疫的第一階段,還遠遠沒到結束,我們要有思想準備大概要好幾年。我們要繼續在呼吸系統疾病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上為祖國貢獻力量。」鍾南山這樣說。(完)

相關焦點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新華社記者溫競華人民英雄「回家」了!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 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齊聚工程院,他們這麼說
    今天(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上演「追星」一幕。工程院工作人員舉著「院士、又是戰士」、「夜空中最亮的星」、「男神女神」等手牌,夾道歡迎抗疫英雄。「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今天舉行,在抗擊疫情中最受矚目的科學家齊聚分享抗疫感受。
  • 中國工程院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中國日報9月8日北京電 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和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出席。當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作為醫藥衛生學部院士的傑出代表,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張伯禮、陳薇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李蘭娟、黃璐琦、喬傑等多位院士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多個院士牽頭的團隊與中國工程院應對疫情專項工作組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國之英者,時之楷模。向他們致敬!(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金振婭 盧璐)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陳薇院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逐步深入 仍有未知需要探索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姚遠)昨天(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舉行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作為抗疫戰場上的女科學家,「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現身,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公布,彭士祿、張伯禮、王海峰等獲獎
    1996年至今,共有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歷史上,為中國工程界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如鍾南山、師昌緒、張光鬥、朱光亞等人,都曾獲得此獎。而這次的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則頒給了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
  • 院士回家,為他們刷屏
    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召開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鍾南山院士抗疫裡展現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我深深感覺到院士還要繼續學習,現在有很多交叉學科要學,這次我接觸了大數據、AI、5G和雲平臺等等,都應用了在診療裡。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截至1月26日報送5期疫情防控建議   近期,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形勢嚴峻。
  •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發布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多位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抗疫科學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振婭5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 中國工程院院刊出版新冠病毒肺炎專刊
    本報訊(記者陸琦)11月4日,《中國工程科學》雜誌社在中國工程院舉行Engineering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推介會,介紹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等在新冠病毒肺炎專題主編寄語中如此寫道。
  • 親和精細服務一路相伴 鍾南山、陳薇兩院士點讚南航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郭瑛 報導:9月8日,參加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鐘南山院士,搭乘南航CZ3100航班從北京返回廣州。臨下機前,鍾南山院士對乘務員表示了感謝,稱讚南航服務精心、細緻,並題下「南航最親 舒適安全」的寄語。
  • 鍾南山院士獲得此項殊榮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鍾南山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授予下列人士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一、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 二、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解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疫情的最新情況如何?在穗外國籍人士最關心什麼?鍾南山給予了解答。一進會場,鍾南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來自非洲等地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握手持續了三分鐘時間。19名外國代表向鍾南山介紹了自己在廣州的所見所聞,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 多地出現散發疫情,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
    多地出現散發疫情,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 即將迎來2021年春節
  • 鍾南山、陳薇兩院士點讚南航 親和精細服務一路相伴
    院士,搭乘南航CZ3100航班從北京返回廣州。臨下機前,鍾南山院士對乘務員表示了感謝,稱讚南航食物可口,客艙服務精心、細緻,並親手題下「南航最親 舒適安全」的寄語。疫情發生以來,南航以「親和精細」的服務和安全舒適的飛行為抗疫英雄和人民護航,鍾南山院士對南航疫情防控和服務工作多次給予了高度評價。
  • 全國多地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
    來源:健康時報原標題:多地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即將迎來2021年春節,目前全國多地出現散發疫情,健康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等多地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多位專家均表示,這個春節疫情防控很關鍵!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高不高,方舟子們表示不屑,大家認為呢
    本次似乎有意針對鍾南山院士,可能也會引起巨大爭議。鍾南山院士大家更不會陌生,2014年戰勝非典的大功臣。80多歲的鐘南山,繼續掛帥抵抗新冠病毒。鍾南山院士可是說是國家的頂梁柱,是不可多得的國之棟梁。然而,我在方舟子新語絲網站看到一篇文章,似乎對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表示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