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公布,彭士祿、張伯禮、王海峰等獲獎

2020-11-09 量子位

蕭簫 發自 北京會議中心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剛剛,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公布。

今年,全國範圍內共產生296名候選人,最終僅有40位科學家及1位團體獲獎,他們來自不同的工程學科領域:

有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有在抗疫過程中主持制定「中西醫結合療法」的張伯禮,有深耕自然語言處理的人工智慧專家王海峰也有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的特種功能金屬材料專家周少雄……

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發起,每兩年頒發一次。1996年至今,共有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

歷史上,為中國工程界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如鍾南山、師昌緒、張光鬥、朱光亞等人,都曾獲得此獎。

今年的這些獲獎者,都為科學做出了哪些貢獻,一起來看看。

來自各個領域的傑出科學家們

此次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頒給了彭士祿院士。

彭士祿,中國核動力領域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建造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為確定第一座核電站的技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彭士祿主持了我國第一座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設計建造及運行,確定了技術路線和廠址,開創性地研發了反應堆一維燃耗計算程序,建立了一代核動力反應堆物理設計方法。

此外,彭士祿還提出了圓形燃料元件盒、同心布置的雙流程堆芯技術方案,突破性地提出了控制棒的組合傳動控制技術,建立了核動力裝置穩態和瞬態主參數計算方法,實現了我國大陸第一次原子能發電

彭士祿為我國核電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力推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採用壓水堆路線,且負責了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總體設計。

而這次的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則頒給了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註定要在2020年的抗擊新冠疫情中發光發亮。

△張伯禮院士

作為醫藥衛生學部院士的傑出代表,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張伯禮、陳薇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李蘭娟、黃璐琦、喬傑等多位院士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在這場艱巨的戰役中,衛生學部的多位院士迅速投身疫情防控主戰場,為疾病診療、快速檢測、應急預警、科普宣傳、復工復產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張伯禮,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推動中醫藥早期參與、全程介入,在臨床救治、科學研究、藥物評價、新藥研發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全國名中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從事中醫藥臨床、教育和科研工作四十餘載,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疾病中西醫結合防治。

張伯禮主持起草了世界中醫教育標準,組織編寫世界中醫核心教材,引領世界中醫教育健康發展。

此外,張伯禮也形成了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藥的特色,引領了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方向,在中醫臨床科研、中藥現代化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今年,人工智慧領域也有傑出的科學家獲獎,獲獎者王海峰來自百度,這也是歷史上首位AI產業界科技工作者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王海峰與自然語言處理結緣。

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深耕近三十年的他,博士論文也與NLP有關,是神經網絡在自然語言理解及機器翻譯的應用。

△僅是1997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就有9篇

2010年,王海峰加入百度,帶領團隊攻下機器翻譯領域多道難關,打造出服務億萬用戶的百度翻譯。2015年,百度翻譯率先發布大規模神經網絡翻譯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外,王海峰還帶領團隊構建了多源異構超大規模知識圖譜。目前,百度知識圖譜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知識圖譜

語言理解方面,王海峰提出了語言知識融合機器學習的多層次語言結構分析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深度語義理解方法,系統突破跨模態語義理解技術瓶頸,成功研製智能搜尋引擎,讓用戶更便捷高效獲取信息、知識與服務。

周少雄,特種功能金屬材料專家,突破技術壟斷,提出了不同於日美的國產非晶和納米晶帶材製造技術,並建設了國內首條萬噸級帶材生產線。

作為戰略性新材料產業技術,鐵基非晶和納米晶帶材的生產和應用技術,均被美國列入了1C003技術禁運條款,禁止向國內輸出。

這種材料是電力和電子產業的關鍵基礎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智能電網、智能製造、軌道交通、5G通訊、國防安全等領域。

在採訪中,周少雄也提到了對當下熱門的人工智慧應用的看法。

周少雄認為,5G與AI的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生產和檢測效率。以往需要半小時完成的產品在線檢測,現在有了5G+AI技術,能直接將時間縮短到1秒鐘。

湯子康,納米光電子材料專家,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基礎材料與醫療(腫瘤方向)結合的應用。

湯子康帶領團隊,製備出全球最細、直徑僅為0.4納米的單壁納米碳管,並發現這些超細納米碳管的可調控吸收特性,高效發光特性以及全新機制的超電導特性。

對於目前材料領域的研究,湯子康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基礎創新與產業落地應用的銜接。如果只追求基礎創新,不注重應用及落地,就會導致創新不真正具有實用性。

如何獲評光華工程科技獎?

自1996年以來,光華工程科技獎已舉辦13屆,是中國工程院發起的工程科技類獎項,用於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

光華工程科技獎,也被業界認為是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項

獎項面向華人工程科技專家,不對單位和項目集體,凡是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可通過規定程序,經過提名、評審,獲得獎勵。

光華工程科技獎,每兩年進行一次頒獎活動。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被提名為「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

1、在重大工程設計、研製、建造、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有重要貢獻者;

2、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有重要發現、發明,並有顯著應用成效,成績傑出者;

3、應用本人研究成果、發明創造,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成效特別顯著者。

最後,附上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的獲獎名單: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籤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相關焦點

  • 譚旭光等上榜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名單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了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譚旭光等不同學科領域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 譚旭光等榮膺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槓桿。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屆,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揭曉。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新增設的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了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另有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彭士祿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汕尾日報訊 (記者 施育玲)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彭士祿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首設特別貢獻獎,為抗疫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該獎項。另有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 百度CTO王海峰榮膺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百度王海峰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百度CTO、人工智慧專家王海峰等39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工程院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百度CTO王海峰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9日消息,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於11月8日在北京舉行,百度CTO王海峰榮獲該獎項,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據悉,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名單揭曉
    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名單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今年,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由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了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另有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譚旭光為山東省唯一獲獎者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譚旭光等39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由中國工程院主管。
  • 中北大學劉有智教授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揭曉。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新增設的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給了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另有39位專家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其中,中北大學劉有智教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 40位科學家和1個團隊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明日報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金振婭、盧璐)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8日在京舉行。我國核動力專家彭士祿院士獲得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特別貢獻獎,蔣莊德等39位科學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
  • 譚旭光榮膺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譚旭光等39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重磅 | 譚旭光榮膺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譚旭光等39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
  • 百度CTO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為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11 月 8 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 CTO 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 AI 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今年首次設立的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了為抗疫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另有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澳大學者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長湯子康講座教授獲中國工程院頒發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第十三屆湯子康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於1996年設立,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中國優秀科學家。
  • 郝吉明院士榮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會長郝吉明院士通過在大氣汙染防治領域取得的傑出成果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是中國工程院發起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可以看作中國工程領域的「諾貝爾獎」,每2年頒發一次,它成立的宗旨是獎勵為工程科技及應用領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團體和個人,迄今為止已有304人和1個團體獲得該獎,其中科技獎獎金為每人20萬,成就獎為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