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解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2020-12-06 澎湃新聞

4月15日,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疫情的最新情況如何?在穗外國籍人士最關心什麼?鍾南山給予了解答。

一進會場,鍾南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來自非洲等地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握手持續了三分鐘時間。19名外國代表向鍾南山介紹了自己在廣州的所見所聞,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在與來自剛果(金)籍的五賓(Bindanda Mvuama Van Timothee)交流時,聽到他的介紹,鍾南山笑了,笑著用左手輕拍了拍他。「鍾南山院士我要感謝你,以前都在電視上看到你。」在隨後的介紹環節,五賓說,他知道鍾南山非常辛苦,希望今天能通過跟鍾南山的交流了解更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

來自赤道幾內亞的波波在中國6年了,他說:疫情發生後,我沒有回國,因為我相信中國會控制這個疫情,讓我們放心。他問鍾院士:「應該如何面對這個疫情?應該怎麼做?您告訴我們以後,我們可以告訴家人和朋友怎麼做。」

「謝謝大家,有些人只來了兩年三年,但是中國話講的特別好。」在自我介紹完畢後,鍾南山說,「考慮到語言習慣的問題,特別作了中英文版本的PPT介紹疫情的最新情況。」

鍾南山以《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為題作了分享。分享的最後,他說:「OneWorld,OneFight.」

鍾南山:保持距離、要戴口罩

「Debate of mask wearing,beneficial for prevention?(爭論:戴口罩能有效防護麼?)」4月15日舉行的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解答了現場代表的疑問,把現場變成了英文講堂,告訴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要戴口罩。

鍾南山說,儘管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護存在爭議,但他認為,戴口罩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在講解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後,他提出,防控疫情的關鍵有兩點,一是保持距離,二是戴口罩。

針對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的提問,鍾南山用英文給予了解答

提問:外國在穗留學生如何防疫?

鍾南山:我認為外國學生和中國學生沒有區別,應該同等對待。近期,中國出現個別感染案例,但不代表疫情就會第二次爆發,大家可以逐步恢復工作、上學,但如果你有外國的朋友來,還是需要小心、注意防範。

鍾南山:如果一定要聚會,請戴上口罩

問:對於非洲國家防控疫情怎麼建議?

鍾南山:疫情嚴重的國家需要封鎖,因為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一定要聚集,比如開會,請戴上口罩。不只是在非洲,在人員聚集的場合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每個人的「背景」。如果我去非洲,我會和當地政府人員認真討論這個問題。

鍾南山:4到16度適合病毒存活,南半球降溫需留意

問:疫情發生後,我在廣州買了500個口罩給澳大利亞的父母,但是他們不願意戴,如何勸我爸媽戴口罩?澳大利亞馬上冬天了,他們不戴口罩的風險會不會變大?

鍾南山:在外國確實存在戴口罩人家會看不起你的情況,他們認為戴口罩是有病的表現。但是,戴口罩是預防別人傳染給你,特別是去人員密集的地方,戴口罩可以避免人家傳染給你。因為飛沫傳播,有人就是在電梯裡被傳染的。

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下易傳播,4到16度適合它們存活,這是在南半球可能會傳播的原因,氣溫上升,病毒傳播則會下降。但預防得好,病毒發展可能會下降。新冠病毒隨著天熱傳播力會下降,氣溫下降確實要更加注意。

鍾南山:應該區分新冠肺炎感染和普通流感以及過敏性症狀

問:有些小朋友出現了發熱等相關症狀,怎麼對他們做出診斷?

鍾南山:兒童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如果兒童出現症狀,會先診斷是普通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並對家長做檢測。

如果是一般過敏性疾病,接觸了過敏源才會出現,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有效果一般就是過敏。如果用了沒效果,就要考慮其他的可能。不是一定要有發熱症狀,50%的患者最初是沒有發熱症狀的。

鍾南山:堅持運動對保持健康很有用

問:我們可以從此次疫情學到什麼?對個人有哪些健康建議?

鍾南山: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此前中國有SARS這一課,我們對於新冠疫情有經驗,人們很快意識到這個疫情的嚴重。但是這還不夠,接下來,我們需要和野生動物和諧共處,一些習慣需要被禁止。

我曾經是400米跑的冠軍,但是很久前。我進入大學後到現在,一直健身。但是時間有限,工作結束後我回到家會健身,我保持了這個習慣,堅持運動對我保持健康很有用,也讓我看起來沒有那麼老。

鍾南山:家長的觀念和說法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

問:怎麼教育孩子防範新冠病毒?

鍾南山:我們需要政府、家長、社區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家長的觀念和說法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政府也要承擔責任。從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來看,現在有一些說法在製造歧視,說某種人易感染是不對的,實際上所有人都易感染。

鍾南山:大家多交流,可以彼此都少走彎路

問:中國與其他國家如何守望相助?

鍾南山:我們除了支援口罩、呼吸機等,更重要是醫學交流合作。現在我們跟歐洲、美國,每個星期都有交流,今天下午還要跟印度交流。我們很願意和你說的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流,我們目前的疫情防控有些是對的,有些可能是走彎路,大家多交流可以彼此都少走彎路。

(以上為記者翻譯)

(原題為《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回答了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與19位廣州外籍人士座談交流防疫,鍾南山一口氣說了這麼多
    4月1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19名外國籍人士進行了親切的座談交流。一進入會場,戴著口罩的鐘南山院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與這19名外籍人士一一握手問好,握手持續了長達三分多鐘的時間。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 用PPT介紹了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尊敬的鐘南山院士您好!我叫澤村博美,是一名日本人,我在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做心理輔導員已經10年了。今天很榮幸來到這裡,向您表示問候,並問候您的家人和您的兩個孫子。2月15日我從日本東京回到廣州後,看到政府為防控新冠病毒作出的努力,感到整個城市受到完備的政策體系的保護,非常有安全感。」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強調「One world,One fight」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與19名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這些外國籍人士大部分是在穗留學生,還有一些在穗工作生活,他們來自索馬利亞、越南、巴勒斯坦、日本、孟加拉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馬拉威、幾內亞、加納等國家。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One world One fight
    今天(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開進廣州醫科大學,並請來了「大咖」鍾南山,與19位在穗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座談交流。鍾南山用PPT,全程英文向在場的外國籍人士介紹了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並分享了自己對於全球疫情防控的觀點。1、武漢當時關閉離漢通道,是個正確的選擇。2、快速阻斷病毒傳播,關鍵是及早實施戴口罩和採取有效防護;並儘可能減少人群聚集,互相保持距離。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新華社記者溫競華人民英雄「回家」了!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 鍾南山:One Word One fight!全英文與外國留學生交流
    全英文與外國留學生交流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4月15日 15時41分   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開進廣州醫科大學,請來鍾南山與19位外籍人士座談交流。
  • 2月24日鍾南山院士預測峰值新拐點
    說到拐點和峰值隨著此前白巖松對專家的採訪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詞彙如今被很多的網友所使用,甚至在很多的評論當中會提及峰值和拐點這兩個關鍵詞,但是很多人沒有專業的水準,而且並不了解峰值和拐點會在何時到來,所以這個時候權威專家的解讀就至關重要了。
  •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樊代明來濰講學
    12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樊代明應濰坊市醫學會邀請來濰講學。上午,樊院士與市衛健委主任、書記、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曉乙進行了座談。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洪才及部分市直醫院院長、副院長參加了座談會。樊院士對大家提出的專科發展、專業劃分、科研評審等疑惑,結合自己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深刻思考一一進行了解答。
  • 鍾南山院士作出回應
    沒有證據表明病毒會通過蚊蟲傳播鍾南山院士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解答,鍾南山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新冠病毒能通過蚊蟲傳播。從之前的經驗來看,病毒在高溫環境下會降低存活率,也就是說,高溫環境不利於病毒的傳播。鍾南山認為,中國的疫情雖然已經得到控制,可大家依然不能放鬆警惕,因為國際疫情的形勢還是不太樂觀。
  • 女明星質疑鍾南山,那讓我告訴你這一年鍾院士做了什麼貢獻
    在27日晚,某女明星公開質疑鍾南山。發表了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連續發出6個問題,質疑鍾院士在疫情期間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看到這些言論,我感到很氣憤,不是鍾院士做的不夠多,而是沒有真真正正的了解關心鍾院士這一年從頭到尾為大家的付出。不是信息不夠透明,而是沒有這種心去查找發現這位84歲老人背後的勞累和辛酸。
  • 鍾南山院士談電影《中國醫生》: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鍾南山參加座談會於冬、劉偉強、鍾南山與會人員合影留念導演劉偉強帶領電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電影《中國醫生》鍾南山院士亦對電影的拍攝提出了期待和希望:「我很期待,希望你們不僅要走訪一些拋頭露面比較多的專家,還要更多地採訪在一線埋頭苦幹的醫務人員,他們是大多數。」
  • 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齊聚工程院,他們這麼說
    工程院工作人員舉著「院士、又是戰士」、「夜空中最亮的星」、「男神女神」等手牌,夾道歡迎抗疫英雄。「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今天舉行,在抗擊疫情中最受矚目的科學家齊聚分享抗疫感受。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鍾南山:在此次抗疫中學習大數據和AI作為工程院「資深老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回憶稱,自己是1996年第二批成為工程院院士的,到現在已經24年了。「老院士尊重科學、用事實說話的精神,對我影響很深。」
  • 外籍院士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揭秘院士制度是怎麼來的
    今年當選的16名外籍院士中,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新晉外籍院士18位,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安道琳,麻省理工學院校長雷歐·拉斐爾·萊夫,俄羅斯科學院常務副院長松採夫·康斯坦丁·亞歷山德羅維奇、美國微軟前董事長比爾·蓋茨等一批具有較高國際聲望和影響力的國際大咖當選。
  • 美國請鍾南山視頻,鍾南山英文回答(教育我們孩子搞科研學英語)
    2020年3月12日19:0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醫院重症監護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重症監護方面的專家進行多方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又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的孩子們都了解他的事跡,以他為榜樣,這才是孩子們的偶像。
  • 全球首個!蘭州大學研發的這一系統被鍾南山院士兩次點讚
    來源:中國青年報、蘭州大學官微、中新網甘肅頻道、新浪微博@廣州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據@廣州日報報導,1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解答多個公眾關注的疫情防控問題鍾南山強調,蘭州大學西部生態安全省部共建中心研發的「全球新冠疫情預測系統」的預測是相當可靠的。鍾南山說,該中心對於去年北京新發地疫情的預測,基本和後來的疫情發展一致。
  • 蘭大迎來首位外籍雙聘院士
    並籤署聘書,聘任他為蘭大兼職院士。這也是蘭大歷史上選聘的第一位外籍雙聘院士。Herbert Gleiter是國際著名材料科學家、納米材料研究領域開創者、德國Karlsruhe理工學院納米技術研究所教授、創建所長、高級研究員,也是德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等十多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金屬中晶界與界面研究。
  • 為什麼顏寧會在美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不久前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單中,我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這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那麼,為什麼中國籍的顏寧會在美國選上院士呢?
  • 朔州:高鍵與中科院院士錢逸泰一行座談
    8月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高鍵與前來參加第七屆亞洲粉煤灰及脫硫石膏處理與利用技術國際交流大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和專家代表團成員一行座談。高鍵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錢逸泰院士和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朔州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致以衷心感謝,並介紹朔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朔州是右玉精神的發祥地,有著不可比擬的環境優勢、區位優勢、能源優勢,開展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利用技術交流,是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的有效途徑。
  • 鍾南山院士最新提示
    鍾南山稱。「目前中國的環境是非常安全,來之不易。」不過,鍾南山同時提醒,中國大概有8次散發病例,不過時間越來越短,這個情況以後還是會有,所以我們的防疫措施和做法不能松。鍾南山認為,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醫務人員通過9個多月的表現,在社會上已經樹立了「醫務人員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最美逆行者」的形象。「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
  • 祝賀聶建國院士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年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我系聶建國教授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他也是這次增選中唯一當選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近日,聶建國教授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通知,祝賀他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教授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1994年於我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