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談電影《中國醫生》: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2020-12-06 封面新聞

鍾南山正在為電影題寫片名

鍾南山院士為電影《中國醫生》題字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封面新聞記者獲悉:7月10日,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導演劉偉強在廣州與鍾南山院士就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發行的抗疫題材影片《中國醫生》的拍攝製作工作,專門舉行了座談會。

《中國醫生》將以武漢醫護人員及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背景,從人性的角度,運用獨特的敘事,以及極具衝擊力的鏡頭語言,全景展現抗疫一線充滿奉獻和犧牲精神的中國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導演劉偉強帶領電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電影《中國醫生》。

鍾南山參加座談會

於冬、劉偉強、鍾南山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導演劉偉強帶領電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電影《中國醫生》

鍾南山院士亦對電影的拍攝提出了期待和希望:「我很期待,希望你們不僅要走訪一些拋頭露面比較多的專家,還要更多地採訪在一線埋頭苦幹的醫務人員,他們是大多數。」

「現在一些國外朋友對中國還是有一些誤解。」在談到影片的傳播時,鍾南山院士表示,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電影《中國醫生》總出品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與鍾南山院士

電影《中國醫生》導演劉偉強與鍾南山院士

鍾南山院士還深情回憶了上世紀80年代的影片《人到中年》,「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改革開放後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人到中年》,當時我國外的醫生朋友們都看哭了,如果《中國醫生》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那就很了不起了。」鍾南山院士表示,如果《中國醫生》能引起國外觀眾的共鳴,那就非常成功。

電影《中國醫生》採拍小組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

電影《中國醫生》採拍小組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

在座談交流時,鍾南山院士還分享了對當前國際疫情防控的意見和建議。「我相信人永遠比病毒聰明。」鍾南山院士表示,雖說病毒難以預測,但從原始社會至今,人類已渡過了千難萬險,如今現代社會有發達的醫療科技和社會管理措施,再加上全世界的醫務人員、甚至老百姓都對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了基本認識,人們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被動。「接下來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全世界怎麼加強合作,二是注重對人們心靈的撫慰」。

相關焦點

  • 「奇蹟醫生的賽道」——西班牙馬卡報長篇報導鍾南山院士事跡
    北京時間4月5日,西班牙著名體育報《馬卡報》用一篇長篇報導了鍾南山院士的事跡,敘述了他和病毒抗爭故事與體育的不解之緣。當鍾南山需要選擇一種藥物來治療疾病時,運動絕對會是他經常提起的一個治療方案,這位著名醫生在年輕時是北醫大田徑運動隊的名將,1959年首屆全運會舉行,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打破400米欄全國紀錄。他強壯的體格甚至可以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但他選擇了成為一名醫生,後來的事情證實,對於全世界的人類來講,他的選擇絕對沒有錯誤。
  • 中國工程院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中國日報9月8日北京電 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和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出席。當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懸壺甲子 醫教雙馨——記廣州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2020年1月,當人們正歡天喜地準備迎接中國農曆新年的到來時,18日,鍾南山卻接到緊急任務。為儘快了解武漢當地實際情況,他在春節車票緊張的情況下,與助理匆匆趕到廣州南站,購買了無座的車票趕赴武漢。由於正處春運期間,鍾南山與助理只能夠在餐車中找到兩個位置。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的大院裡人聲鼎沸,青年科研人員們舉著「人民英雄」「逆行勇士」「女神」的手牌,用鮮花和歡呼聲迎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他們即將在現場聆聽和學習英雄們的科學家精神。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和陳薇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 鍾南山院士弟子「聯姻」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他是鍾南山院士的學生,跟隨鍾南山院士奮戰在多次重大呼吸疾病的戰場上;2020年1月,他勇敢逆行,作為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廣東醫生,救助無數重症患者;這一次,他又把自己的學術成果帶到了珠海:在1月14日的籤約儀式上,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牽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桑嶺教授,聘任桑嶺教授為客座教授
  • 【2020年度中國醫院人文品牌峰會】那些刻進我們心底的句子
    >11月7日-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指導,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主辦,柳州市婦幼保健院、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承辦,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北京中歐國際醫院管理中心協辦,澎湃新聞、丁香園、家庭與生活報作為媒體支持的2020年中國醫院人文品牌峰會在廣西柳州舉行,來自全國400多家醫院的600餘名代表參會。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2016-03-08 10:01:0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鍾南山說,高收入讓香港醫生有了底氣,可以專心治療疑難病人、做研究,「也不用考慮用什麼藥、收回扣。」  鍾南山曬出了他調研多家醫院得到的醫護人員平均收入為年均6.9萬元,「相當於當地社會平均收入的1.12倍」。他說,在英國,醫護人員平均收入是社會平均收入的3.5倍,美國是5~6倍。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直到1971年,鍾南山調任廣州醫學院,他才開始在醫學上發力。由於他天資聰穎,鍾南山的醫術突飛猛進。1981年,鍾南山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呼吸科。回國以後,鍾南山成為呼吸科的權威,並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成為工程院院士以後,鍾南山一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鍾南山一年的收入來源。
  • 鍾南山:院士、戰士、國士!全角度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 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 鍾南山再談武漢
    11月16日,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目前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也未進行溯源,治療也沒有極具針對性且非常有效的藥物,部分藥物如瑞德西韋僅在一開始發現對治療新冠有用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但在中國,在此時此刻,有一位老人,卻在奔波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前線!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接著,84歲的老院士又受命擔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承擔著攻克防治這一病毒的重任。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用真實打動觀眾
    原標題:《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用真實打動觀眾 由北京龍韜娛樂文化有限公司製作發行的網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近日迎來了大結局,該劇以當前造星行業生態為背景,講述了幾個不同個性的年輕人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該劇以全網播放量超過30億的不俗成績,再次引發了觀眾對職場劇的關注。
  • 鍾南山院士獲得此項殊榮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鍾南山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授予下列人士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一、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 二、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鍾南山院士直播講解中國抗疫的戰略、戰術與打法
    來源:金融界網站「鍾南山擔心一些國家控制不了疫情」,在全球新冠確診超過100萬前,83歲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登上熱搜。4月2日,鍾南山院士在京東直播遠程參加了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並全程英文發表了十多分鐘的演講,向中外專家介紹了中國特別是武漢防控疫情的經驗。他強調:「我現在擔心,疫情在一些國家擴散很快,過多的病人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負擔,沒有床位、沒有醫療設施、沒有專業人士,這會造成惡性循環。
  • ...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2020年中國...
    讓「兩彈一星」精神迸發新的力量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本次中國航天大會特別增設了航天精神高端論壇,在體現大會主題的同時,圍繞航天精神的最新研究進展、重大理論突破、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廣泛交流,以此帶動和提升各單位的航天精神理論研究能力。
  • 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與歐洲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中,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震撼寰宇、氣壯山河,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方案、中國規模與中國魄力舉世矚目、名驚四方。世界各國及人民紛紛為我們中國在防控疫情中所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取得的成績予以高度肯定,並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我們中國點讚!
  • 戰「疫」中的鐘南山:守護蒼生
    鍾南山並不喜歡用手機,但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為的是醫院有什麼請求,他可以及時處理。一個求救電話打來,無論什麼情況,他都不能耽擱。看到這麼多同行病倒,他十分揪心。在武漢抗疫一線有他很多學生和同事,他的團隊有7位幹將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奮戰,20個床位安排的全都是重症中的重症。這個重症隔離監護室並排放置了兩臺大屏幕,24小時連線廣州鍾南山院士團隊的50位專家。
  • 鍾南山:無雙國士 醫教雙馨
    前一天晚上10點多,他接到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電話,又開始新的新冠肺炎疫情緊急科研任務。從今年1月至今,鍾南山一直帶領團隊攻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難題。因為一張夜馳武漢時在餐車閉目養神的照片,因為接受採訪時「肯定存在人傳人」的論斷拉響的警報,繼2003年非典之後,鍾南山又一次披上鎧甲,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