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9位廣州外籍人士座談交流防疫,鍾南山一口氣說了這麼多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4月1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19名外國籍人士進行了親切的座談交流。

一進入會場,戴著口罩的鐘南山院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與這19名外籍人士一一握手問好,握手持續了長達三分多鐘的時間。這19名外籍人士來自非洲、歐美、日本等地,其中還有不少是醫學專業學生,他們向鍾南山介紹了在廣州的生活感受與所見所聞,也提出了自己所關注的問題。

「覺得廣州很安全」

來自日本的澤村博美(Hiromi Sawamura)是美國人國際學校顧問。是一位心理輔導員。她告訴鍾南山,2月15日自己便從東京回來廣州,覺得在廣州生活非常有安全感。

五賓(Bindanda Mvuama Van Timothee)來自剛果(金),是南方醫科大學兒科學碩士研究生。當聽到五賓的自我介紹,鍾院士笑了,並用左手輕輕拍了拍他。

「我非常喜歡廣州。」在隨後的交流環節,五賓表示,他知道鍾南山院士非常辛苦,也非常希望能夠通過跟鍾南山院士的交流了解更多關於新冠疫情的情況,與親人、朋友交流。

95後波波(Virginio Bibang Ndong)是南方醫科大學本科生,他來自赤道幾內亞,生於1996年,他已經在廣州生活了6年。「疫情發生後,我沒有回國,因為我相信中國會控制疫情,讓我們放心。」 他表示,現在他來到這裡,希望鍾南山院士可以進一步告知他們應該如何面對疫情,這樣他也可以告訴家人和朋友該如何應對。

在場內,還有一位來自巴勒斯坦的外籍人士——默罕默德·歐德·阿布·那茅斯,此前從武漢來廣州旅遊時確診新冠肺炎,並在廣州治癒出院,成為廣州市首例新冠肺炎治癒出院的巴勒斯坦籍人士。「非常感謝大家!」他表示,對於新冠肺炎,他也有很多疑問想要提問鍾南山院士。

中英文雙語PPT 全英文介紹了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

鍾南山展示了中英文雙語的PPT幻燈片,用40分鐘的時間全英文介紹了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從新冠肺炎疫情的時間線、中國的防控、治療、用藥等全方面和在穗外國籍人士進行交流。

鍾南山提醒在穗外國籍人士,新冠肺炎的防控關鍵是戴口罩 、保持距離。「戴口罩更重要的是能保護自己免受感染。」

鍾南山首先梳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時間線,以自己和團隊前往武漢的時間線為例,指出當時可以辨明的兩大情況是: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和醫護人員感染的情況。

「最早更加關注歐洲、美國等地的疫情,現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包括澳洲、非洲、印度等地的疫情都發展很快。」鍾南山再次強調了新冠肺炎的強傳染性特徵,病毒傳播指數平均為3,在部分地區最高甚至達到7。」在明確了新冠病毒強傳染性的基礎上,鍾南山介紹中國的防控經驗:疫情高發地區封城、其他地區限制出行,基層聯防聯治。

鍾南山提醒,要警惕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當你被傳染後,在潛伏期的3-7天便具有傳染性,在最早的五天中,病毒載量在上呼吸道更多,一周後顯著下降。」所以,應該更加注意兩類無症狀感染者,即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還有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

小哈與鍾南山一起自拍。

「給我爸買了500個口罩寄回澳大利亞,他不願戴怎麼辦」

Hazza(小哈)來自澳大利亞,是廣東電視臺國際頻道擔任主持人,包括主持訪談節目《面對面》、旅遊節目《Hazza的瓊海心體驗》等等。

小哈向鍾南山提問,他在中國買了500多個口罩寄回澳大利亞,但他的爸爸還是不願意戴口罩,對此應該如何說服他戴口罩?

對此鍾南山表示,現在大家對戴口罩有兩種看法,在美國等其他國家不少人認為戴口罩說明該人得了病,但是在中國,戴口罩時為了避免別人傳染給自己。

「尤其在非常擁擠的地方,比如搭乘公交或地鐵時,需要戴口罩。」鍾南山表示,還有一些病例是在電梯裡傳染的,因為空間上離得近,越近的空間,更容易發生飛沫傳染。

小哈還表示,現在南半球的天氣很熱,但很快就是冬天了,風險會不會增大?

鍾南山表示,病毒比較喜歡冷的環境,4-16度的氣溫非常適合病毒生存,在南半球有進一步暴發傳播的可能性。而在非洲,如果這一段時間預防做得好,病毒的發展有下降的可能性。「一般病毒在天熱時(活性)是會下降的,但是秋天來臨時需要做一些注意和防控。」

「群體免疫不可取」

面對在穗外國籍人士的提問,鍾南山回答,新冠肺炎相較SARS,具有更強的傳染性,相對低的死亡率。SARS的死亡率在10%左右,新冠肺炎在武漢地區死亡率近6%,在中國其他地區不到1%。

但他再次強調,群體免疫不可取!1%、2%的死亡率導致的死亡人數也會很龐大。「關鍵還是疫苗的研發,目前中國正在全力研製三種類型的新冠肺炎疫苗,但我認為半年內難以投入使用。」

「中國與其他國家如何守望相助?」

中國與其他國家如何守望相助?來自越南,現就讀於的中山大學漢語言專業中文系的範玲玲向鍾南山提出了這一問題。

「這個問題非常好。」鍾南山回應道,中國除了支援口罩、呼吸機,還有試劑盒外,更重要的是醫學方面的交流。

「我們現在跟歐洲、美國,每個星期都有交流,今天下午還要跟印度交流。」鍾南山說,「我們也很願意和越南、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進行交流,因為我們目前的疫情防控有些是對的,但也有些可能是走彎路。大家多交流可以儘量避免走彎路,這是很重要的。」

「對於非洲國家防控疫情怎麼建議?」

鍾南山表示,疫情嚴重的國家需要封鎖,因為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提前防控始終是針對傳染性疾病最古老但最有效的方法。」鍾南山表示,如果一定要聚集,比如開會時,請戴上口罩。「如果我去了非洲,我會首先和當地政府認真討論(防控措施)這個問題。提前防控,盡力檢測,是世界各國防控時都要同樣注重的。」

外國在穗留學生如何防疫?鍾南山表示,外國學生和中國學生沒有區別,應該同等對待。近期,中國出現個別感染案例,但不代表疫情就會第二次暴發,大家可以逐步恢復工作、上學。「但如果你有外國的朋友來,還是需要小心、注意防範。」

「蚊子是否會傳播新冠肺炎?

蚊子是否會傳播新冠肺炎?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會否對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有一定作用?面對鍾南山,來自非洲馬拉威共和國的遲姆維問了這個問題。

鍾南山表示,沒有證據顯示蚊子會傳播新冠肺炎,治療瘧疾的藥物可能會顯示出對新冠肺炎的一些治療作用,比如青蒿素等。但證據還不充分,需要更多的實踐證明,可以進行一些嘗試。

遲姆維是個90後,1994年生,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科生,因為馬拉威醫生緊缺,遲姆維高中畢業後選擇到中國南方醫科大學學習,今年即將本科畢業。

有些小朋友出現了發熱等相關症狀,怎麼做出診斷?

剛果(金)籍兒科碩士研究生五賓向鍾南山提問,有些小朋友出現了發熱等相關症狀,怎麼做出診斷?

對此,鍾南山表示,兒童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如果兒童出現發熱症狀,先要診斷是普通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並對家長做檢測。如果只是一般過敏性疾病,接觸了過敏源才會出現,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如果有效果一般就只是過敏。

「如果用了沒效果,就要考慮其他的可能。」鍾南山還介紹,(新冠肺炎患者)不是一定會有發熱症狀,50%的患者最初是沒有發熱症狀的。

怎麼教育孩子防範新冠病毒? 鍾南山表示,需要政府、家長、社區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家長的觀念和說法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政府也要承擔責任。從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來看,現在有一些說法在製造「歧視」,說只有某種人易感染,這是不對的,實際上所有人都易感染。

「在穗人員還要戴多久的口罩?」

對此,鍾南山表示,在外出去逛街、公園等人流不密集的空曠室外場地時,可能風險不大,但在人群密集的室內,比如如果開學後上課時,人與人之間並沒有足夠的距離,依然要保持佩戴口罩。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解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4月15日,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疫情的最新情況如何?在穗外國籍人士最關心什麼?鍾南山給予了解答。一進會場,鍾南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來自非洲等地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握手持續了三分鐘時間。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 用PPT介紹了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尊敬的鐘南山院士您好!我叫澤村博美,是一名日本人,我在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做心理輔導員已經10年了。今天很榮幸來到這裡,向您表示問候,並問候您的家人和您的兩個孫子。2月15日我從日本東京回到廣州後,看到政府為防控新冠病毒作出的努力,感到整個城市受到完備的政策體系的保護,非常有安全感。」
  • 鍾南山:One Word One fight!全英文與外國留學生交流
    鍾南山:One Word One fight!全英文與外國留學生交流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4月15日 15時41分   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開進廣州醫科大學,請來鍾南山與19位外籍人士座談交流。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強調「One world,One fight」
    今天(4月15日)上午10:00,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了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活動。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與19名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One world One fight
    今天(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開進廣州醫科大學,並請來了「大咖」鍾南山,與19位在穗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座談交流。鍾南山用PPT,全程英文向在場的外國籍人士介紹了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並分享了自己對於全球疫情防控的觀點。1、武漢當時關閉離漢通道,是個正確的選擇。2、快速阻斷病毒傳播,關鍵是及早實施戴口罩和採取有效防護;並儘可能減少人群聚集,互相保持距離。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全球抗「疫」戰中,世界各國同處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走進廣州醫科大學,現場,鍾南山院士用嫻熟的英文與19位在廣州生活工作的外國人交流防疫經驗。
  • 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獲獎之後,他們繼續請戰——記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在中國工程院座談新華社記者溫競華人民英雄「回家」了!在人群的簇擁下,三位抗疫英雄微笑著走進中國工程院「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的現場。剛剛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的鐘南山院士看上去精神飽滿、身姿挺拔。當他在座談會上回憶起自己24年的「資深」院士歷程時,才讓人想起他已經84歲。
  • 19位外籍友人當「啄木鳥」給武漢景點譯名糾錯
    原標題:19位外籍友人當「啄木鳥」到4A級景點糾錯,老外被繞暈!楚天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王榮海 實習生朱希)黃陂的Pi翻譯成英文,結果竟寫成Pei ; 晚風亭寫成挽風亭,老外差點被繞暈。9月22日,武漢市外辦、市友協組織19名在漢外籍人士前往木蘭清涼寨,對4A景區英文翻譯錯誤、不規範的標識進行排查糾錯。這些外籍人士是2017年「家在武漢」啄木鳥糾錯小組成員。武漢市外辦有關人員介紹,此舉旨在為進一步規範市內公共場所英語標識,提升武漢市整體國際語言環境,來自泰國的楊小茜女士是一位環保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在武漢生活了3年。
  • 外籍人士如遇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該去哪救治?12345外語坐席是這樣...
    來電的是一名日本籍女士,外語坐席的接線員簡單英語溝通後,立即啟動三方通話機制,現場連線日語翻譯志願者,這才明白:原來,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人數不斷增加,該女士對於外籍人士如遇感染該去哪救治等問題不太了解,特地撥打12345諮詢。在日語志願者的幫助下,接線員將疫情相關的信息悉數告知,解決了日籍女士的疑問。近日,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類似的外籍人士撥打電話諮詢的案例還有不少。
  • 黃埔區:溫情服務近3000名入境旅客,硬核翻譯獲外籍旅客點讚
    考慮到進行健康服務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是海外人士,語言交流有障礙,工作組專門為外籍人員制定了一套工作流程,並翻譯了英、韓、法三個版本的告知書、承諾書以及《醫學觀察表》《人員登記表》等,消除「聽不懂、看不明」帶來的溝通障礙。區委外辦每天有駐點翻譯人員現場解答外籍人士的各類問題,打消其種種顧慮。
  • 境外輸入成為防疫重點,訊飛翻譯機助力中外溝通
    廣州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境外回穗人員密集,成為防境外輸入防控工作的關鍵陣地。據廣州市海珠區政府辦公室邱漢生科長介紹,截止到3月9日,海珠區共接收入境人員118人,其中包括不少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員,為防控工作帶來了語言交流的多重困難。面對穗市的防控難題,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技術優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 外籍人士「Health Kit(健康寶)」使用問答 Q&A on the Use of...
    「HealthKit(健康寶)」小程序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境外人士提供自身防疫相關健康狀態查詢的工具,查詢結果可以作為復產復工、出入公共場所等場景的健康狀態參考。  The mini-program Health Kit (Jiankang Bao) is a tool that provides theCOVID-19-related health status of foreign nationals during the period of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鍾南山爺爺的戰「疫」全記錄,是孩子最好的勵志課!
    會議剛開到一半,接到通知,上級請鍾南山院士去武漢看看,而且必須今天就到。情況真的越來越緊急了,得趕緊把手頭的工作處理並交接好,今天必須到武漢! 下午在廣東省衛健委的會議一結束,立刻出發去廣州南站。一路上愁眉不展,喃喃說道:「沒想到,03年非典過去了,17年後又出現這麼大的衛生應急事件。」
  • 在冀外籍人士代表迎新年聯誼會在石召開
    長城網記者郭甜肖 攝長城網訊(記者郭甜肖 趙君華)12月29日,元旦氛圍愈加濃厚之際,河北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外宣介暨在冀外籍人士代表迎新年聯誼會在石家莊召開。30多名外國專家代表、部分外企代表、在石高校外籍教師和留學生代表相聚一起,共敘與河北的情誼,盛讚河北取得的成就。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但皆因是河北人的朋友,彼此之間也成了朋友。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記者 金喆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603882,股吧)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齊聚工程院,他們這麼說
    鍾南山。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鍾南山說,這次抗擊疫情跟17年前抗非典疫情有很大不同。抗非典那年,他去了30多個國家講述中國的經驗和臨床醫療。「這次也跟三十幾個國家交流,不單是經驗和體會,還有我們的規律和機制,我們對於重症的預測、動物模型和創新治療方法等都有研究。」他說,科學研究要能轉化,能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院士也得好好學習,不斷提高。」鍾南山說,現在有很多的交叉學科要學,這次他學了大數據、AI、5G和雲平臺等,這些都用在診療裡。
  • 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受訪者F(1992年出生於湖北黃岡,居住於嘉定,軌道交通出行)浦東面積大、人口多。浦東的地鐵線路多,公司多。在陸家嘴、張江、金橋等地區,就業機會也比較多。受訪者U(1994年出生於浙江溫州,居住於青浦)浦東之於上海,如同天河之於廣州。有人說天河像是深圳在廣州的飛地,我對浦東也有這種感覺。浦東的發展是中國新城市建設的樣板和新經濟發展的試驗田。浦東和浦西的關係就像是廣州和深圳的關係,只不過,廣深之間隔著半個珠江口,浦東和浦西隔著窄窄的黃浦江。
  • 女明星質疑鍾南山,那讓我告訴你這一年鍾院士做了什麼貢獻
    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1月18日,星期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回家的路。
  • 鍾南山凌晨六點會見"病毒獵手" 期待儘快取得進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1月30日訊1月30日凌晨六點,鍾南山院士在廣州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會見了一位叫維爾特·伊恩·利普金(Walter Ian Lipkin)的美國教授,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行探討。
  • 天津「健康碼」英文版再添申領渠道 外籍人士上微信即可辦理
    津雲新聞訊:為進一步方便外籍人士申領使用天津「健康碼」,便捷出行,天津「健康碼」英文版新增申領渠道,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可通過微信小程序輕鬆辦理。據了解,外籍人士如需申領天津「健康碼」,除現有支付寶小程序途徑外,現在還可以通過各應用市場下載微信,使用本人姓名、手機號註冊並成功登錄微信後,在微信小程序搜索頁面搜索「津心辦官方」微信小程序並點擊進入,下滑至「熱門服務」功能區,選擇「Tianjin Health Code」,按照英文頁面提示,如實填寫相關信息後,外籍人士即可方便快捷地申領使用天津「健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