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仁師大家|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我想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點事情

2020-11-01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王元鋒 張寧

「我要把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建設成國際一流的醫學科學院。」2015年,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成立,尼克·萊蒙被聘為院長。當年58歲的他,信心十足。

在此之前,尼克·萊蒙已與鄭州大學結緣多年。早在2005年10月,他就受聘為鄭州大學分子腫瘤學客座教授。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

尼克的祖父曾是一名海員,年輕時常年往來香港、上海,祖父帶回的精美中國工藝品和東方故事,讓他從小就對中國充滿嚮往。「我是英國人的臉,中國人的心。」10月19日,尼克·萊蒙再次提起他的「中國情緣」。

「河南有1億人,癌症發病率高,我得為大家做點事」「鄭州大學的癌症研究特別是食管癌研究起步早,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礎」,這是尼克·萊蒙紮根鄭州大學的重要原因。2006年,他促成倫敦瑪麗女王大學與鄭州大學聯合建立中英分子腫瘤學研究中心,並任英方主任。

多年來,尼克·萊蒙堅持將腫瘤診療的先進技術引進來,針對河南食管癌高發的現狀,建立了一個新型食管癌早期診斷、個體化分型及個體化腫瘤免疫治療的體系,以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診斷率和5年生存率。尼克·萊蒙與團隊合作研製了抗腫瘤Ⅰ類新藥,研究開發了新型溶腫瘤病毒Ad-TD-nsIL-12,解決了人白介素12臨床應用中的毒性問題,提出序貫應用溶腫瘤腺病毒和痘苗病毒治療腫瘤新策略。

為表彰尼克·萊蒙在醫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河南省人民政府於2009年授予他「黃河友誼獎」。2017年,他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並受邀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招待會。2017年11月,他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尼克·萊蒙帶領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制定了國際化「人才特區」政策體系,先後邀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裡·馬歇爾教授任鄭州大學馬歇爾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費裡德·穆拉德教授、德國生物物理學家厄溫·內爾教授任客座教授,10餘名海外知名專家分別擔任研究中心主任或首席研究員。他堅持每年舉辦腫瘤防治國際學術會議,大幅提升了鄭州大學癌症分子學研究和基因治療的整體水平和國際聲譽。

在尼克·萊蒙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4月,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為「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院校。2019年11月,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尼克·萊蒙是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

「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他返回實驗室的腳步,但他幾乎每天都在線指導團隊開展工作。」談起尼克·萊蒙,鄭州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的孫雪蓮老師深有感觸。

編輯:彭長香

相關焦點

  • 鄭大·仁師大家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 我想為河南人民...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王元鋒  張寧  「我要把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建設成國際一流的醫學科學院。」2015年,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成立,尼克·萊蒙被聘為院長。當年58歲的他,信心十足。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我想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點事情
    河南日報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王元鋒張寧「我要把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建設成國際一流的醫學科學院。」2015年,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成立,尼克·萊蒙被聘為院長。當年58歲的他,信心十足。在此之前,尼克·萊蒙已與鄭州大學結緣多年。早在2005年10月,他就受聘為鄭州大學分子腫瘤學客座教授。
  • 堪稱「癌症剋星」的外籍院士,「中國政府友誼獎」實至名歸!
    15年來,他情定中原,無數次的跨越8800公裡,從英國倫敦到中國鄭州,矢志為1億河南人民健康赤誠奉獻,他就是堪稱「癌症剋星」的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尼克·萊蒙。  續寫中國情緣 志為1億河南人民做點事  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曾任世界Nature集團著名期刊《Gene·Therapy》雜誌主編,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主任,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巴茨癌症研究所所長,英國國家癌症中心主任和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臨床主任。
  •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2.11 星期一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日前相繼公布的新晉外籍院士名單中,共有數十位外籍專家當選,比爾·蓋茨名列其中
  • 兩院新晉外籍院士名單相繼公布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工程院章程》規定,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或在促進我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新聞調查: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日前相繼公布的新晉外籍院士名單,引發社會關注。外籍院士是否只是個頭銜?他們是怎麼被選上的?將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發揮哪些作用?一些新當選的外籍院士或他們的代表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上述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 比爾·蓋茨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憑啥呢?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的結果。其中,大家最意外的莫過於常年霸佔世界首富位置的比爾·蓋茨當選了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看到這條消息,不少小夥伴們紛紛調侃道,「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從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均資產過億」。不過,當然也有人對此產生質疑,蓋茨憑啥能當選外籍院士?
  • 祝賀聶建國院士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35次理事會通過,我系聶建國教授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他也是這次增選中唯一當選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近日,聶建國教授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通知,祝賀他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教授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1994年於我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健博會同期聲|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實現人民健康的原理與道路
    如何實現人民健康?渾厚與緩慢的聲音從會場傳出……6月30日上午11:40,2020大健康產業(重慶)博覽會暨第五屆雙品匯「正解變局」主論壇上,8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圍繞《全名文明健康系統工程體系建設》為話題進行演講,內容落地,有理有據。
  • 衡陽四中傑出校友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日前,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湖南省衡陽縣第四中學傑出校友聶建國院士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時,他也是這次增選中唯一當選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結構工程專家。
  • 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11月24日電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
  • 巨東英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年7月日本工程院公布今年選出的外籍院士名單。原日本埼玉工業大學副校長、工學部教授、材料科學專家巨東英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中國(青島)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日本分賽區主席巨東英在開幕式上。
  •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 18位外籍專家當選院士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常理報導: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有67位院士當選。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悉,此次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
  •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樊代明來濰講學
    12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樊代明應濰坊市醫學會邀請來濰講學。上午,樊院士與市衛健委主任、書記、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曉乙進行了座談。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洪才及部分市直醫院院長、副院長參加了座談會。樊院士對大家提出的專科發展、專業劃分、科研評審等疑惑,結合自己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深刻思考一一進行了解答。
  • 盤點:環境領域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單(附簡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環境領域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們不僅世界上著名的環境學家,同時也為中外學術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約翰·查爾斯·科瑞譚登(John Charles Crittenden)約翰·查爾斯·科瑞譚登教授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是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Brook Byers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純淨工業及處理技術中心主任、美國環保署顧問團、美國國家環境政策及科學技術顧問團、美國國家科研顧問委員會成員。
  • 五位華人入選美國醫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發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100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10名國際成員(非美籍)。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我國的陳竺院士、高福院士和曹雪濤院士都曾經當選過外籍院士。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院士回家,為他們刷屏
    這是我作為軍人分內的事情,也是盡了工程院院士的本分。在這次的抗疫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短板和不足,也使我們有了更深的危機感和更重的責任感。他們是所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驕傲,更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所有院士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何建行院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鍾院士亦師亦父,像航向標一樣深刻影響著團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