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5
BB跟注我們在BTN的公開加注,翻牌底池2500,翻牌面Kd Jd 8h,BB過牌,BTN全範圍下注750。
從傳統定義來看,如果底牌是AA,那麼我們做的是價值下注;如果底牌是AdTd,那我們的下注則是聽牌半詐唬。從權益角度來看,AA有著81%的權益,而AdTd的權益為72%,因此AA看上去更像是一手強牌。
然而,從EV角度來看,AA的EV為2922,而AdTd的EV為3561,所以AdTd的EV更高。
這一區別在面對BB過牌加注之後變得更為明顯,現在假設BB過牌加注2750。
當我們用AA跟注時,底牌AA的EV為4192,相對底池EV的8000,已經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強價值牌了;然而當我們用AdTd跟注時,底牌EV進一步增長到10037,依然領先於底池EV。
再重複一遍,底牌EV取決於雙方的範圍和策略,雖然用頂對頂踢腳或者超對這樣的成手牌下注常被理解為價值下注,但從它們的的EV看來並不總是如此。
上一節中我們擴展了傳統定義中詐唬的概念(迫使比我們底牌更弱的牌棄牌有利可圖),這一節我們則擴展了價值下注的概念(用聽牌下注的EV可能高於成手牌)。
如果你堅持閱讀到這裡,你可能已經覺得傳統的二元下注理論有很大局限,但更重要的是,你已經開始從迫使對手棄牌以及在擴大底池後迫使對手棄牌的角度思考撲克的盈利之道。
這些概念都是我們從《Lillian的學習路徑》中提及的那本《無限德州撲克進階指南》中學到的。我們推薦你也去讀一讀這本書,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內容代表了目前人類對撲克原理最精準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的二元下注理論看似對河牌下注仍具有指導意義,但前提是我們的對手依據手牌權益大小
1.當我們不可能讓比我們強的底牌放棄
換而言之,我們的底牌比對手跟注範圍內最弱的牌要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獲利的手段只有下注那些在被對手跟注後有50%以上勝率的底牌。
2.當我們不可能讓比我們弱的底牌跟注
如果我們的底牌比對手跟注範圍內最弱的牌要弱,那麼我們不可能通過下注被跟注贏得底池。我們的下注並不是為了獲取價值,而是迫使一部分比我們強的牌棄牌,從而獲利。
上面的話看似很有道理,但沒有考慮到阻擋牌的影響。實戰中,由於阻擋牌的存在,對手的跟注範圍並不能完全按照權益大小進行排列。
因此我們對手的策略中,既可能將強牌放棄也可能用弱牌跟注,我們的行動EV應為棄牌與跟注收益之和。這種情況在河牌用極化範圍做大尺度下注時經常發生
例6
SB在3bet底池對抗BTN,我在BTN位持有TsTc.
翻牌面4c 3d 3c,SB全範圍cbet,BTN跟注;
轉牌8c,SB過牌,BTN下注,SB跟注;
河牌6s,SB過牌,BTN的策略?我在實戰中有些拿不定注意,但我最後選了過牌。
牌例:
https://pokeit.co/public/124C2y3ZN/r
我們在PioSOLVER復盤這手牌,軟體給出了BTN在TsTc以96.8%的概率全押的策略(見下圖BTN策略)。
這裡TsTc過牌之後攤牌勝率為64.5%;然而如果我們全押被跟注,勝率僅為37.6%。
事實上,從下圖SB的策略中可以發現因為阻擋牌的原因,我們既可以讓對手放棄比我們強的手牌(SB在JJ-KK的棄牌率均高於TT),也可以讓比我們弱的手牌跟注(SB在77、99的跟注頻率高於TT),因此這個下注有利可圖。
例7
河牌公共牌22233,底池100,有效籌碼為100。OOP的底牌為AA或QQ的概率各為50%,IP的底牌只有KK。
當OOP全押時,IP會以50%的頻率跟注,但是勝率只有33%,跟注EV為0,即跟注與棄牌的EV沒有差異。
如果OOP只用QQ過牌,那麼IP下注,OOP只需棄牌,則IP完全無法利用他的位置優勢。
雙方範圍的權益均為50%,但是OOP的EV為75(底池為100),IP的EV僅為25,OOP佔據絕對優勢。
例8
SB在3bet底池對抗BTN,翻牌面Ac 9d 5h,BTN跟注SB全範圍cbet;轉牌2s,BTN繼續跟注SB的cbet,河牌2d。
在河牌時,SB的全範圍權益為49.7%,與BTN幾乎一致;然而,SB的EV高達21567(底池38400),BTN僅有16833,SB佔據絕對優勢。儘管BTN有位置優勢,但是SB的EV優勢來源於極化範圍,雙方範圍的權益分布如圖所示。
縱軸為權益(0%-100%),SB範圍內的每個底牌對應的權益用綠色表示,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範圍由高權益和低權益的牌組成;另一方面,BTN範圍內的底牌顯示為紅色,除個別強牌,大部分均為權益在50%左右的邊緣牌。
SB利用極化範圍的優勢全押,下圖為BTN在跟注SB全壓時的EV分布,除了極少數牌的跟注有著明顯的正EV,絕大多數跟注的牌EV都幾乎為0,即BTN用這些牌跟注和棄牌沒有差別。
請牢記這個將會深深影響我們盈利的撲克原理:撲克是一個極化範圍佔據優勢的遊戲。
我覺得傳統撲克下注的二元分類法也是嘗試將這個原理用通俗的方式告知初學者,利用極化範圍獲利的道理。
作為基於這個撲克原理的策略,我們將會在有堅果優勢時使用一個很大尺度的持續下注。如果我們在PioSOLVER中設置的cbet尺度很小,那我們經常可以做一個全範圍的下注,但這些些場景下,全範圍小尺度下注是一個簡化的GTO策略。然而,如果我們將大尺度的cbet也設置到軟體中去,我們將會發現在有些情況下,利用極化範圍,使用一個大尺度cbet的EV更高。
例9
BB跟注BTN翻前的公開加注。翻牌面AKQr,BTN用極化範圍做大尺度cbet的EV高於全範圍小尺度cbet。
★全範圍cbet策略與極化範圍cbet策略★
單次加注底池,BB跟注BTN公開加注,翻牌面AKQr,有利於BTN。設置不同的BTN cbet策略。
策略1:BTN的下注尺度為30%,70%,150%
策略2:BTN的下注尺度為30%
策略3:BTN的下注尺度為全範圍30%
下圖為策略3的輸出結果,EV為1712.3,與策略2差異不大。
綜上分析,混合極化範圍下注的策略1有著最高的EV,因此當我們通過堅果優勢用極化範圍做超池下注時,EV會遠高於全範圍小尺度下注。
例10
轉牌超池下注也是另一個經典的例子。在下面的牌例中,我處於防守位置,雖然我很幸運地跟注贏得底池,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超池下注的威力。
牌例:https://www.boomplayer.com/32605026_83ED5AF1B2
通過超池下注將範圍極化為強牌和弱牌是很強力的武器,大部分情況下EV都很高,因此我們在轉牌和河牌應該將超池下注納入策略。即使在籌碼深度為100bb的單次加注底池(SRP),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底池不斷成長並在河牌全押的牌局。GTO策略常常被形容為防守策略,因為它不可被剝削,但實際上GTO的很多打法非常激進,經常可以看到相當頻率的全押。
再過去幾年的200NLz和500NLz,我們一直在研究用極化範圍做超池下注的策略,利用強成手牌和強聽牌構造極化範圍的策略相對易於使用,因此這個戰術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了。
在上面的幾章中,我們研究了下注的目的和收益。這一章中,我們將會考慮下注可能付出的代價。
1.如果我們最終不能贏得底池,我們首先會損失的就是用來下注的籌碼。
2.如果我們從IP下注,這將給OOP一個繼續行動的機會,所以我們的下注將冒著被OOP加注的風險。
3.下注最大的風險就是面對對手的加注,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一些權益不錯的底牌;即使我們跟注了對手的加注,對手也通過加注獲取了極化範圍的優勢。
我在上一篇博文《如何對抗激進玩家》提到過,如果我們面對加注僅僅是被動跟注防守,我們很容易被剝削;如果我們下注過於頻繁,我們將很難對抗對手的加注。
4.當我們用強牌下注,那我們的過牌範圍中將沒有這手強牌。同理,如果你想用純策略執行多種尺度下注,那你用於某個尺度下注的牌將不存在於其他下注尺度中。
我們在之前的博文中提到過,有些場合全範圍過牌會好於全範圍下注。如果我們不恰當地使用全範圍下注,對手將會通過3)和4)來剝削我們。還有一個下注帶來的劣勢是我們對手的範圍會增強。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通過下注迫使對手放棄一些弱牌,而作為硬幣的反面,他們繼續遊戲的範圍會變得更強。上述的1)-4)均為下注的成本,其中1)無法避免,但是2)-4)並不一定都存在。當下注成本越低時,選擇下注就越有利可圖。例 11
當我們從OOP下注時,我們不需要擔心2),因為對手本身就有行動機會。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在OOP的下注可以比IP更多樣,可以用很小的尺度下注。曾經,大家普遍認為下阻擋注是一種錯誤,但我們現在發現將阻擋注用於正確場合是有利可圖的。
例 12
當我們全押時,我們不需要擔心3),因為我們不會被對手再加注。無論如何,任何的弱牌都可以通過全押實現100%的權益。如果我們已經在極化範圍內使用超池下注,那在後續行動中將會經常出現全押。正如我之前所寫的,我們一旦全押,便無需擔心權益實現的問題。
例 13
當我們處於河牌IP時,不需要擔心如何平衡河牌的過牌範圍。另外如果我們在某條街執行全範圍下注策略,我們也不需要擔心如何平衡過牌範圍,因為我們沒有過牌範圍。
從價值和詐唬角度進行下注決策的思考對於入門玩家依然很有價值。本文研究的內容希望能幫助那些已經不滿足於二元下注理論的進階玩家開拓視野。我個人已經很少從價值或詐唬角度進行思考,尤其是針對翻前和翻牌的行動。我認為決策主要基於本文中提到的這些因素,例如對手棄牌範圍的權益、對手繼續遊戲範圍的權益、雙方範圍的權益分布、下注後被加注的可能性、過牌範圍的保護等等。
今天的文章就到此結束,還有很多關於如何通過現代下注理論剝削對手的內容在本文中都沒有提及,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解釋哪些場景下對手加注的可能性低,那些場景下轉牌適合下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