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露臺、屋頂花園、陽光天窗,北三環外的海澱區花園北路25號,煥然一新的「北冰洋&義利E園科技文化創新園」近期開門迎客,多家企業已經「拎包入駐」。
一處工業老廠區蛻變為E園EPARK(花園路社區),書寫下北京城市更新的最新一筆。20世紀80年代,園區裡曾充斥著生產流水線的機器轟鳴,如今老廠房更新再造,被賦予了現代化的商業活力,再次煥發生機。
改造前
據園區產權方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奇介紹,園區最早是北京固體飲料廠,曾生產有名的冰川汽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工廠跟一家臺灣企業合資成立北京方便麵食品廠,生產很多老北京熟悉的「營多」牌方便麵。到後來工廠停產,老廠區曾在很長時間內出租給物美,作為倉庫和大賣場使用。
改造前
2018年,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聯手北京意園創新辦公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籌劃已久的老廠區轉型。為突出園區文化特色,改造方案數易其稿,經過一年多磨合終於敲定,老廠房也在2019年年中啟動改造。
改造前
「最終決定以北冰洋信息數位化為主題,融合時尚現代工業風,轉型為獨具特色的庭院式聯合辦公綜合體。」意園股份公司副總裁謝品康介紹,改造施工保持老廠區的結構不變,把過去封閉的車間打通,讓建築從適合高效生產,變得更適合舒適辦公。園區還點綴著北冰洋元素,共享大廳裡,一處由北冰洋玻璃瓶汽水「傾瀉」而出形成的「E園EPARK」造型格外醒目。未來,園區南門還將建一座「北冰洋&義利生活體驗館」。
與「冷冰冰」的老廠房相比,新空間通過超大落地窗、陽光天窗、立體綠植牆、屋頂花園等,營造出親近自然的舒適感。兩棵在此生長几十年的粗大法桐見證著園區變遷,也成為了共享大廳的核心景觀。
辦公區內,不僅有共享大廳、會議室、多功能廳、會客室、電話間、自助列印區等商務配套,還有水吧檯、淋浴房、健身房、影音室、桌遊區等貼心的生活配套。「咖啡豆不足了,我們會及時補充。」謝品康介紹,遍布辦公區的13個水吧檯全天免費提供義大利現磨咖啡、紅茶、花果茶等飲品,可以「無限續杯」。
與傳統寫字樓按面積出租不同,園區按工位出租,小到2人的小空間,大到133人的整層,企業可進行靈活組合,最短一個月也能租。「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發展階段,靈活增加或減少工位數量,進行成本控制。」謝品康說。
目前園區籤約率已達到5成。北京店小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零售業提供網際網路技術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助力傳統零售門店數位化轉型。去年12月,公司創始人兼CEO鄭偉帶著20多人的項目團隊來到園區,成為首家入駐的企業。「真是拎包入駐,帶上筆記本電腦和文件,隨時就能辦公。」
園區轉型的同時,也在融入周邊社區。園區引入的餐飲、商超等商業配套,不僅為入園企業提供服務,也為周邊小區居民帶來生活便利,滿足居民果菜肉奶蛋等生鮮消費需求。園區在建的智能立體停車樓可提供80個車位,未來在下班時間也可供周邊居民錯時停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杰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