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京人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不得不提老字號品牌義利麵包和北冰洋汽水。歷經歲月沉澱,這兩個民族品牌近年來煥新升級,以青春靚麗的新姿態融入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它或許是社區便利店貨架上包裝時尚的「元氣棒」新款麵包,或許是與玉淵潭花海相映成趣的北冰洋「小櫻」汽水,或許是朋友圈好友頻頻推薦的網紅款「小豆」「袋兒淋」雪糕……
義利、北冰洋所屬的北京一輕食品集團公司近日披露,今年1月至5月,一輕食品集團公司各項指標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在商業環境的劇烈變遷中,百年品牌為何能跟上新時代,不斷推出粉絲們鍾愛的「國潮新品」?
老工藝留住老味道
位於西城區東經路的一家社區生活店,家住附近的一對老夫婦進了店門,大媽熟練地抓起兩袋義利果子麵包。「幾十年就愛這一款麵包,一直是熟悉的味道!」她說,只有義利麵包才有獨特發酵香味的筋道口感。門楣上,紅色的招牌上噴著鮮黃的大字——「百年義利」。
「百年義利」,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這四個字背後百年的風雨浮沉。
一輕食品這個在京城打響名號的企業並非土生土長,「義利」其實創建於1906年的上海。68年前,新中國成立初期響應「繁榮首都」的號召,義利從老上海的租界區遷徙而來。在2001年搬到現如今的大興廠區前,義利一直在城內廣安門附近的廣義街5號。附近的老居民都能講出街名的來歷:「廣」是廣安門,「義」是義利食品廠。
義利的名聲在京城打響,但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原料價格瘋漲導致經營困難,義利麵包曾一度退出市場。直到2002年,經過工藝改良後的果子麵包重新上市,義利才算回歸,有「義利情結」的市民終於「續」上了這口不變的味道。
義利麵包獨特的發酵香味,為何能延續百年?記者在義利麵包工業生產線找到了答案。大部分的麵包都是一次發酵,1個小時就能完成,但義利不同,每車麵團兒都要發酵兩次,共計6個小時,而且每小時麵點師傅都要做一次「按摩」,以保證氧氣進入、發酵充分,二次發酵法雖然費時費力投入大,但是口味好、營養好。
社區生活店遍地開花
義利不再只賣麵包和汽水。在新開闢的水果蔬菜區,砂糖橘透著清香,各類葉菜水靈靈的;一角的主食廚房,餡餅、煎餅、燒餅、烙餅、麵條、饅頭等樣樣俱全……
去年末,百年義利福長街店經過一番換裝後,以「YiLi社區生活店」的新門臉重新亮相,這家老字號門店一改往日復古風格,變得更明快、更時尚,來選購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變身後的YiLi社區生活店營業額平均增長3倍以上。
其實,「義利」早已不只是麵包的名字,還成了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2011年7月,義利食品第一家門店在西城區福長街開張,綜合性食品專賣店從此在京城遍地開花。百年義利商業連鎖公司總經理許鵬婕說,「百年義利」在北京已有140多家門店,目前已經陸續開始改造,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打造成社區生活店。義利目前已開始籌備建設24小時營業門店,以滿足北京日益增長的「夜經濟」消費要求。
據介紹,一輕食品集團還將以每年30家店的速度快速擴張,持續加大開店力度,力爭實現在本市範圍內,每5公裡就有一家百年義利便民超市,方便社區百姓日常生活,助力「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老字號的青春密碼
近日,盒馬在北京20多家門店同步上市了北冰洋瓷罐酸奶,把童年回憶裡的老酸奶和老味道帶到了市民身邊。北冰洋的名字,再次「刷屏」。
北冰洋曾是當之無愧的國民汽水,其前身為建於1936年的北平製冰廠。2011年,在義利開設首家門店的同一年,義利團隊受命恢復兄弟品牌「北冰洋」。雪藏15年的北冰洋汽水重新回到大眾身邊,還是那隻伸著脖子仰望的憨厚大白熊,還是那個需要撬開的鐵皮蓋兒。
看似一切如舊,但內涵已經煥然一新。「情懷能拉動老品牌的初期銷售,但不能透支!」一輕食品集團總經理李奇感慨。
重回市場路漫漫,如何再次成為北京人的「心頭好」?得先在工藝上下苦功夫。很少有人知道,新的北冰洋將舊配方中的添加劑全部換成天然成分,以桔汁調味,以桔油調香。北冰洋選擇了以街邊小店為切入點,重新搭建銷售網絡和渠道,並於復出後不久布局電商平臺。
今年夏天,讓很多市民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北冰洋對易拉罐汽水進行了「瘦身」,造型更時尚;和玉淵潭公園、景山公園分別合作推出的「小櫻」汽水和「牡丹」汽水,成為國潮網紅產品;最新推出的瓷罐酸奶、蘇打水、雪糕等,讓年輕人紛紛「種草」……
深耕本地市場的北冰洋兩年前還飛出了北京,在全國23個省份設立了180個城市經銷商,還進入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12個國家。今年,北冰洋計劃在重慶和長三角地區建設京外第二個和第三個生產基地,並對現有的北京和馬鞍山生產基地進行智能化升級。未來3到5年,北冰洋計劃面向國際市場設立生產基地。
老北京從義利麵包和北冰洋汽水身上,尋回了自己小時候的味道,也感知老品牌的新魅力。老字號品牌以堅守引領創新,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化,承載著一代代人的美好記憶。(記者 潘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