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政之衛星發射

2020-09-14 吉林中公事業部

一、衛星發射的地點。眾所周知,我國的衛星發射地點有四個:甘肅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

2019年1月1日以來的主要發射場地是四川西昌:

2019年01月11日中星2D通信衛星,

2019年03月10日中星6C通訊衛星,

2019年03月31日天鏈二號01星,

2019年04月20日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2019年05月17日第45顆北鬥導航衛星。

甘肅酒泉發射的有:

2019年01月21日吉林一號光譜01、02星,

2019年03月27日靈鵲一號B星,發射失敗。

山西太原發射的有:

2019年04月30日天繪二號01組,

2019年05月23日遙感三十三號衛星,發射失敗。

2019年以來且到目前為止,沒有在海南文昌進行衛星發射活動。

二、衛星發射的類型及名稱。衛星依據其功能不同分為很多種,如導航衛星、通信衛星、中繼衛星、對地觀測衛星等。其中我國的導航衛星是北鬥系列衛星,我國北鬥衛星發射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00年,建成面向中國範圍提供服務的北鬥一號系統;到2012年,建成面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的北鬥二號系統;到明年,也就是2020年,建成面向全球提供服務的北鬥三號,也是全球定位系統。目前,我國在建的就是北鬥三號,即全球定位系統,所以現在發射的導航衛星大多是北鬥三號,比如上面發射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而第45顆導航衛星是北鬥二號的備份星。

我國的通信衛星有東方紅系列、中星系列、鑫諾系列、亞太系列,所以,看到這些名稱就應該知道這些衛星的作用。比如上面的中星2D和中星6C。

我國的中繼衛星有天鏈系列,中繼衛星就相當於一個橋梁或者媒介,起溝通作用。我國有天鏈一號01星、02星、03星,這是我國第一代中繼衛星。2019年03月31日天鏈二號01星是我國第二代中繼衛星中的第一顆星。非常有名的中繼衛星還有溝通地月即地球與月球背面嫦娥四號的中繼通信衛星鵲橋。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七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10月27日時政
    哈嘍,小夥伴們早呀今天的時政來嘍1.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科技日報)5.北京出臺政策明確,11月1日起,進口冷鏈食品無追溯數據將不得銷售。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新華社西昌12月6日電 題:滿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黃國暢、王玉磊、何習果冬日的川西大涼山腹地,暖陽高照。
  • 追逐引力波之光「極目」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顆科學衛星,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將這顆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埃及降水和溫帶氣旋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八篇,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第五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而造成這場洪災的始作俑者是 3 月 12 日前後席捲埃 及等地的一個溫帶氣旋,3 月 13 日,衛星拍下了這 個風暴席捲埃及時的衛星圖像。從圖像上看,可以 看到這個風暴規模龐大,螺旋性相當明顯,模型估 計,在該地區和每年的這個時候,其強度是正常值 的六倍,這非常罕見。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作為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已躋身於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北部,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相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形成了特殊的氣候特點,每年這裡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氣溫5℃,夏天十分涼爽,不僅是發射服務的理想場區,還是旅遊和避暑勝地。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荔枝軍事
    據悉,此次任務是高分衛星專項系統建設的收官之戰,是中心年度高密度發射任務衝刺階段的關鍵之戰,更是西昌航天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檢驗之戰,責任重大,意義重大。   中心計劃處處長邢朝介紹,為了確保發射任務萬無一失、圓滿成功,從衛星、火箭進場開始,中心科技人員便從人員定崗訓練、技術狀態變化分析、風險分析防控、衛星鑑定策劃等方面紮實開展準備工作,僅測發系統就識別了16項技術狀態變化、6
  • 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原標題:量子衛星發射,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七日網景)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世界第一!中國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人類保密通信新紀元」……   8月17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不僅是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也是世界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衛星發射後,國內外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
  • 公基科技知識:中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
    在公共基礎科目科技常識中,常常會考到我國的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如果題目設置稍有難度,學生就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選出正確答案。本文旨在介紹我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的基礎知識,幫助各位考生了解相關考點。
  • 追逐引力波之光!剛剛,「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了便於理解記憶,研究人員還給衛星起了個暱稱叫「極目」。「極目」衛星的主要觀測目標包括雙緻密星併合引力波產生的高能輻射、伽馬暴、磁星爆發及快速射電暴等宇宙中的劇烈爆發現象,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
  • 追逐引力波之光!中國「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科幻世界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記者 程怡欣)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由我市新經濟企業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製的「科幻世界號」AI衛星(星時代-8)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
  • 科普來了 | 追逐引力波之光!「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顆科學衛星,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將這顆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記者丨樊英 許雯圖據電子科大官方微信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不過,目前太空探索成本太高了,就拿發射一個衛星來說,不算研發成本的情況下,大致要花8千萬美元左右,其中90%多是火箭的運輸費。那麼有沒有更便宜的發射方式呢?這個問題,科學家還真開了不少腦洞,其中有搞超級炮臺將衛星打出去的,也有設想搞一個「太空電梯」的等等。但我覺得就現今情況,最靠譜的還是將衛星「甩出去」這個黑科技。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瞬間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 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成都1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電子科技大學今天對外公布,由該校和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的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上午11時19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悉,這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 2021北京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考點:中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
    在公共基礎科目科技常識中,常常會考到我國的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如果題目設置稍有難度,學生就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選出正確答案。本文旨在介紹我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的基礎知識,幫助各位考生了解相關考點。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被稱為「東風航天城」。
  • 【科技】「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發射成功!
    成功發射!攝影:雷聲「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為亞米級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是鄭州大學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的實際舉措,對於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空天信息體系,建立遙感人才培養基地、產業示範基地和成果推廣基地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有助於學校加強生態環境學科和衛星遙感技術的融合,提升學科水平,拓寬社會服務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