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2020-07-19 愛科學的M叔

文/M叔

圖侵刪


有人說走出地球,駕馭太空才是人類的未來,我十分認同這句話。人類的發展離不開資源和能量,而外太空有著豐富的資源。在我以前文章中就科普了小行星礦產,隨意一個S型小行星的金屬,都夠人類開採十年了。不過,目前太空探索成本太高了,就拿發射一個衛星來說,不算研發成本的情況下,大致要花8千萬美元左右,其中90%多是火箭的運輸費。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那麼有沒有更便宜的發射方式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還真開了不少腦洞,其中有搞超級炮臺將衛星打出去的,也有設想搞一個「太空電梯」的等等。

但我覺得就現今情況,最靠譜的還是將衛星「甩出去」這個黑科技。


將衛星甩出去

權威科技媒體《連線》雜誌,在2月11日報導了一家創業公司Spinlaunch,這家公司的產品可謂是對航天發射的方式進行了革命性的顛覆。這家公司的發射方案是不利用火箭,而是在地面建造一座巨大的離心機,把衛星甩到太空裡面。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離心機其實不難理解,你可以想像你家洗衣機甩乾衣服的場景,原理就是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通過加速,把物質給「甩出去」。常用的離心機通常的大小也和洗衣機一樣。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但是,Spinlaunch這臺「離心機」可就大得多了,這家公司的計劃裡是要建一個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的,利用機器內部幾十米長的旋轉機械臂,把末端的物體通過離心力加速,像「扔鉛球」一樣給「甩」向太空。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據《連線》雜誌公布數據,Spinlaunch的大「洗衣機」可以把100KG重的物體直接扔到距離地面60公裡的高空,速度甚至能達到7200 公裡/小時。可是你知道嗎?飛機的飛行速度只有800-900公裡/小時。


60公裡的高空,還達不到衛星軌道的最低高度,但空氣已經相當稀薄了,大氣的阻力開始變得很小。所以這家公司計劃,把衛星裝到一個微型火箭裡,等甩到距離地面60公裡高,再點火繼續爬升進入太空軌道。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離心機發射技術的優勢

這樣看似多此一舉,但是傳統火箭的升空過程裡,最費錢的就是從0飛到30公裡這段高度。這一段爬升過程空氣阻力大,火箭需要攜帶重量巨大的燃料,這段距離最高會耗費90%的總燃料數。


離心發射技術,不僅能大大節省燃料,而且可以簡化火箭的設計。現在的傳統火箭都是200噸以上,但是據這家公司的初步估算,使用離心機發射低地球軌道衛星的話,只需要200公斤左右的火箭就可以,成本一下減少了一個數量級別


航空革命!新的衛星發射方式,這個黑科技腦洞太大了

離心機發射技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發射頻率高!

常規的衛星發射中心,一天也就發射一次。而這個離心機,一天至少可以「甩五次衛星」,大大提高了發射效率。


離心機發射技術的未來

Spinlaunch公司從2014年創立,期間很多科學家聽到這個設想的事情,都提出很多質疑。

這個想法確實是屬於天馬行空一類的,但Spinlaunch從創立到現在,一直都有投資者。其中包括風投公司凱鵬華盈(KPCB),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投資部門GV,和空中巴士公司(Airbus Ventures),這些都是頂級投行。雖然離心機發射技術,對外公布的具體實驗細節和數據並不多,但是投資公司願意花上千萬的真金白銀去投資它,說明未來它還是有可能性的。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當我們從太空望向地球,發現地面有一座螺旋狀的大炮,正在把一顆顆耀眼的流星,從地面發向太空,這是怎麼一副景象呢?

相關焦點

  • 發射420顆衛星組建網際網路,AR地球儀被帶火了!
    馬斯克是一個天才創業冒險家,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也完成了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壯舉。就在本周,馬斯克再次宣布了一項偉大的計劃,將在6個月內公測衛星網際網路,由Space X發射的420顆衛星組建而成。
  • 五本腦洞大開的科技流小說,黑科技,開掛人生,宇宙爭霸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腦洞大開的科技流小說,各種黑科技,主角從此走上了開掛人生,宇宙爭霸。一《別給我刷黑科技了》 【火洞】【簡介】: 母體:「豢養?這個想法不錯,贊!沒什麼好送的,就送一個智械軍團吧。」海王:「感謝作者講解,原來這樣就可以拿到三叉戟!等我成為七海之主,送你一艘亞特蘭蒂斯的核潛艇!」
  • 四本腦洞大開點亮科技樹的小說,不斷爆黑科技升級,爽到炸裂
    明明道路的情況已經變得更難駕馭,可他進步的速度,還真就沒太大變化,依然保持平均每三四分鐘提升0.5G的勢頭。他摔倒的頻率也沒太大變化。2.一次意外的救人,讓陳默收穫了愛情,也獲得收藏著無盡科技技術的科技圖書館,故事從此開始……非常白的小白流黑科技文,講的是主角獲得了金手指後不斷爆黑科技升級的故事。 是的,爆科技升級。別的小說是打怪升級,這本書是爆科技升級。一個技術爽完了,再上一個黑科技,總之是很套路的升級爽文。連載中,字數258萬。
  •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中國早期研發技術較為落後,因此曾受歐洲邀請加入這一高端技術的研發之中,不料在中國投資了2.3億歐元之後,歐洲卻宣布中國&34;。受此刺激,中國萌生了獨立建設導航系統的決心。
  • 高邊疆之謀|日本研究超低軌道衛星,「黑科技」有軍用潛力
    耗資三千餘萬美元研究航天「黑科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於2017年12月23日發射了SLATS衛星,該衛星將部署高180-268千米的軌道,用於驗證超低軌道高度保持技術,並利用小型光學遙感器開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同時開展大氣地熱層探測,獲取大氣密度、原子氧密度等數據,研究原子氧材料性能惡化的影響,為未來發展超低軌道衛星系統提供工程驗證
  • 「夸克裡又有一個宇宙」,這種說法是腦洞太大還是有科學依據?
    「夸克裡又有一個宇宙」,這種說法是腦洞太大還是有科學依據?這個說法沒有任何依據,只是一種腦洞而已。夸克,被認為是一種參與強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目前,還沒有搞清楚夸克的所有物理性質,既然都對夸克的性質有待觀察和研究,又怎麼可以下結論說,夸克就是宇宙呢?
  • 腦洞 | 敢不敢把遙感衛星變成媒體?
    但是我們調過頭來看一下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尤其是正在成為產業熱點的衛星寬帶服務,會發現一個什麼問題呢?除了用戶數量上的巨大差異之外,用戶行為方式也完全不同。通信廣播和遙感的用戶幾乎每時每刻都掛在線上,都在不停使用衛星服務。這就意味著這兩個細分市場為自己創造了一個需要頻繁使用服務的客戶群。這其中當然是衛星導航最明顯。
  • 日本打算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日本打算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2020-12-31 07: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nfan1   用木頭製作衛星,看起來似乎是腦洞大開, 但也許未來會真的實現。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 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   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低調的黑科技,中國又一航天神器發射成功,美感慨:大勢已去
    圖為空天飛機想像圖近期,據媒體報導,中國又一航天神器發射成功,對此美俄專家紛紛猜測,難道這款低調的黑科技真的是空天飛機嗎?其實此次發射的是一款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有可能是空天飛機,也有可能是太空梭,但無論如何都將大幅提升整體航空實力,對此美國網友感慨:長徵2號又立大功,NASA卻大勢已去。
  • 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世界第一!中國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人類保密通信新紀元」……   8月17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不僅是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也是世界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衛星發射後,國內外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科技最先進的美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也有可能是技術不達標,像幾年前日本也發射過量子實驗衛星,但那個是典型的技術不達標,完全不能用於加密,因為它不能發射和接收單光子,只能發射和接收一束光子,這樣是沒法用來做密鑰的。中國在單光子和糾纏光子製備技術上是全球領先的,美國都趕不上,這真不是誇口。所以很多量子實驗都是中國率先搞出來,比如反事實通信。
  • 1970年,中國第一顆衛星發射,我們不能忘了錢驥這個名字
    周總理在聽有關中國第一顆衛星初步方案的匯報時,得知匯報人姓錢後,風趣地說道:「原來我們的衛星總設計師也姓錢啊!我們的原子彈、飛彈、衛星都離不開『錢』啊!」沒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方案負責人也姓錢,或許是因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几人的名氣太大,讓人們逐漸遺忘了他這個姓錢的「兩彈一星元勳」。錢驥,江蘇金壇縣人,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為了供他讀書,父親賣掉了農民耐以生存的幾畝土地。求學期間,他始終牢記父親的叮囑,刻苦學習,把學業放在第一位。他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 科技時政之衛星發射
    一、衛星發射的地點。眾所周知,我國的衛星發射地點有四個:甘肅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星,發射失敗。2019年以來且到目前為止,沒有在海南文昌進行衛星發射活動。二、衛星發射的類型及名稱。衛星依據其功能不同分為很多種,如導航衛星、通信衛星、中繼衛星、對地觀測衛星等。其中我國的導航衛星是北鬥系列衛星,我國北鬥衛星發射經歷三個階段。
  • 網際網路衛星、空中區域網、空天飛機,我國商業航天好多「黑科技」
    馬斯克的「星鏈」上天之後,他距離「封神」又近了一步,很多人都期盼這個造特斯拉汽車的真實版「鋼鐵俠」,給他們帶來太空網際網路,實現手機隨時隨地直連衛星的夢想。不過不好意思,馬斯克的「星鏈」並不是幹這個用的,它只相當於美國版的「村村通」,真正的網際網路衛星在中國。
  • 【科技】「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發射成功!
    成功發射!攝影:雷聲「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為亞米級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是鄭州大學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的實際舉措,對於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空天信息體系,建立遙感人才培養基地、產業示範基地和成果推廣基地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有助於學校加強生態環境學科和衛星遙感技術的融合,提升學科水平,拓寬社會服務的領域。
  • 智博會|用意念可控假肢 十大「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
    8月23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紅網時刻8月23日訊(記者 何青)用意念可控假肢,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今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些炫酷,又有「生活溫度」的「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
  • 連續三年擊敗美俄後,中國再次在衛星發射領域奪冠
    11月6日上午11點,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6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還包括一顆6G試驗衛星,整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果對航天領域比較關注的話,就會發現今年我國航天發射任務非常密集,基本上隔一陣子就有一次,以至於讓不少航天迷們都有些審美疲勞了,不是重磅發射都提不起太大興趣。
  • 大神自製黑科技龍捲風,萌新卻以為是宇宙大爆炸!
    裝飾在自己的家中一定非常奪目,說到黑科技發明那就不得不提這位玩家製作的龍捲風了,據說萌新看到還以為是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發明我們接著往下看唄。然而玩家似乎想繼續保持這個黑科技的神秘感,他並沒有透露這個發明的特別之處,而是直接分享它的製作方法,首先準備發明所需的材料:藍色電能線、電能棒、轉軸方塊、自動發射器、石箭和飛彈。
  • 公基科技知識:中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
    在公共基礎科目科技常識中,常常會考到我國的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如果題目設置稍有難度,學生就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選出正確答案。本文旨在介紹我國五大衛星發射基地的基礎知識,幫助各位考生了解相關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