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中國第一顆衛星發射,我們不能忘了錢驥這個名字

2020-12-05 歷史文社

周總理在聽有關中國第一顆衛星初步方案的匯報時,得知匯報人姓錢後,風趣地說道:「原來我們的衛星總設計師也姓錢啊!我們的原子彈、飛彈、衛星都離不開『錢』啊!」沒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方案負責人也姓錢,或許是因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几人的名氣太大,讓人們逐漸遺忘了他這個姓錢的「兩彈一星元勳」。

錢驥,江蘇金壇縣人,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為了供他讀書,父親賣掉了農民耐以生存的幾畝土地。求學期間,他始終牢記父親的叮囑,刻苦學習,把學業放在第一位。他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功夫不負有心人,錢驥考上了國立中央大學理化系。

1943年,26歲的錢驥大學畢業,留校當助教,進修物理。四年後,他進入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擔任助理研究員。後來,他歷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1952年,他加入我黨。

1958年,錢驥參與空間物理研究機構,和眾多科學家一起探討人造衛星的基礎研究課題,開展人造衛星方案的探索研究。他是中國空間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同年,他參加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到蘇聯考察,回國後更加堅定了「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衛星」的想法。

1965年,錢驥寫下了一篇名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為人造衛星的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不過,由於當時環境特殊,他的方案沒有上報給國家領導人。不久,他被調到基層工作。錢驥沒有停下科研工作,寫下了數萬張研究卡片。妻子史麗君曾說:「錢驥是一個十分老實的人,不向這個世界提任何要求,無論遇到什麼都不吭氣,沉默寡言。但只要提起衛星,他總能眉飛色舞地講個不停。」1968年,錢學森來看望錢驥。他從抽屜中拿出一個份有關衛星規劃的手稿——有關東方紅衛星的三種方案手稿。兩年後,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由於各種原因,身為方案總負責人的錢驥沒能在現場見證這一重大的時刻,不過他內心非常高興。

另外,錢驥在地球物理學、氣象衛星、通信衛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加快了這些領域的研製步伐。1983年,錢驥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6歲。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空軍事業,為實現「科技強國」理想奮鬥了一輩子。他勇於創新,甘於奉獻,他的功績值得人們銘記!

相關焦點

  •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辰星)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錢驥手寫的科研資料) 1957年10月4日(40歲),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是他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史麗君丈夫叫錢驥,正是他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那一天,晚上很多中國科學家徹夜未眠,錢驥是其中一位。 他想著,自己也要專心研究人造衛星。 一年後,毛主席說:「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要搞就搞得大一點。」
  • 科學家簡史第三期——「兩彈一星」專家錢驥
    1965年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組織編寫《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衛星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衛星總體設計機構,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守護中華的科學家錢驥
    一些條件開始逐漸具備,1964年,當看到東風四號火箭發射成功後,錢驥預感到,發射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著手東方紅一號,和中國衛星發展的制定工作,第二年,時任581小組技術負責人的錢膜,在綜合了解運載火箭技術,環境模擬等領域的進展後,正式向國務院作出了,關於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的報告,並一同上報了之前編寫的,《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設想》,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當天晚上要見周總理
  •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裡,最遠點2384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星光耀紅東方——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誕生內幕
    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  1970年的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狂飆中,街頭遊行屢見不鮮,然而4月25日的遊行與以往不同——北京、上海、天津、瀋陽、西安……全國各地,幾乎萬人空巷。因為此前的一天,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在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呼嘯升空。
  • 東方紅一號衛星 發射成功的幕後故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四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嘉嘉1984 經公號「嘉言1984」五十年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國際衛星標識符:1970-034A)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50周年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東方紅》的樂曲從太空傳到了世界各地!我們今天給讀者帶來的中國郵政官方珍藏版郵冊,內含完整大版、首日封 1 枚、極限片 1 枚,收藏價值極佳!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即可訂購!
  • 他才是真正兩彈一星"三錢"之一,名字卻鮮為人知,無他無現代通訊
    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的錯誤,這是指1956年第一個&34;中的三位錢姓科學家。但是如果說&34;的話,那這個說法就要變一變了,因為錢偉長老先生並沒有參與&34;計劃,而確實是有另一位錢姓科學家參與到了其中,但是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這位科學家一生淡泊名利,不爭不搶,卻是&34;。他的名字叫錢驥。
  • 張勁夫: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怎樣上天的?
    各分系統密切配合,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進展非常迅速。    張勁夫回憶,正當科學院的衛星研製基本完成的時候,發生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1月之後,科學院衛星研製科研隊伍、試驗基地、科研設施、工廠,以及研製任務一起交給了國防部門。1968年成立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繼續完成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上了天。
  • 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是否裝自毀系統周總理不能拍板毛主席批示不裝
    毛澤東在蘇聯衛星上天的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內,便作出發展中國衛星事業的決策,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戰略家的膽識和胸懷。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參加十月革命勝利四十周年慶祝活動,抵達莫斯科機場後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盛讚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就。毛澤東認為:「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件,人類進一步徵服自然界的新紀元從此開始了。」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新聞公報: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各國第一顆衛星都已墜毀,為什麼法國和中國第一顆衛星還在運行?
    從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上天以來,全世界總共向太空發射了7000多顆人造衛星,但不能否認的是,第一顆衛星總是被人關注的,但能被被直接說出來的國家中,除了能自行發射衛星的前五大,估計第六個英國和第七個歐空局還能被人記得,之後估計不太可能再記清楚前後了!
  • 我們晚於日本發射衛星僅僅兩個月,為什麼不早一點發射超過日本?
    1965年11月26日,法國成功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阿斯特裡克斯」號衛星,成為繼蘇聯和美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也在對發射自己的人造地球衛星格外重視。但是我們都知道,日本於1970年2月11日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而我們中國則是在同年稍晚的4月24日才成功發射。在這裡,我們都很好奇,間隔時間如此之短,我們晚日本發射衛星僅僅兩個月,為什麼不早一點發射超過日本呢?視線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 2020年郵票投資必漲: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一號」衛星與核彈、飛彈一起,被稱為「兩彈一星」,成為中華民族科技強國戰略的重要標誌,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2016年3月,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20年的「中國航天日」當天,中國郵政將發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一套1枚。
  • 太陽,我們來了: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ASO-S將在2022年發射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2018年,備受矚目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對太陽進行觀測,並已經獲取一定的成果。在這場太陽的探索之旅中,我國在太陽探測衛星方面一直缺席,直到 ASO-S 的出現!
  • 還記得祖國的第一顆衛星嗎?將中國拉回聯合國,在太空播放東方紅
    1970年4月24日,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舉世震驚。第二年,聯合國大會上,美國便放棄了對中國的阻攔,中國成功擔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東方紅一號"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讓世界矚目於此呢?
  • 特殊的衛星:我國何時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分為多少個種類?
    ,簡稱人造衛星或衛星。通信及廣播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導航定位衛星,都是開發相對於地面的高位置空間資源的太空飛行器,這類太空飛行器一般又稱為應用衛星。應用衛星是直接為國民經濟、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務的人造衛星,是當今世界上發射最多、應用最廣泛的太空飛行器。
  • 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 ASO-S 將在 2022 年發射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 2018 年,備受矚目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對太陽進行觀測,並已經獲取一定的成果。在這場太陽的探索之旅中,我國在太陽探測衛星方面一直缺席,直到 ASO-S 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