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辰星)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1917年12月27日,錢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的一個貧苦家庭。父母養育七個兒女,他是長子,全家僅靠著幾畝地維持生計。1930年(13歲),錢驥考上了全省最好的中學——省立南京中學,但40元的學費成了難題,父親心一橫賣了幾畝地,給兒子湊夠了學費。
錢驥手裡拿著賣地的錢,流著淚跨進了校門。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好好學習,做家裡的頂梁柱,報答父母。
1931年(14歲),「九一八」事件爆發,隨後淞滬抗戰,日軍入侵上海,省立中學被迫停課,錢驥轉入縣立初中。
1934年(17歲),錢驥初中畢業後,在當地小學教書1年,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讀書會。1935年,錢驥考入無錫師範學校,3年後又考入國立中央大學理化系。
1943年(26歲),錢驥大學畢業,被老師看中,安排留校當助教,繼續進修。老師讚賞道:「錢驥成績好,思想覺悟高,還可以組織學生運動,前途無量。」
(在工作中的錢驥)
1947年(30歲),錢驥受老師推薦,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當研究員,協助中國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的開拓者——趙九章院長,進行科研。
1949年,國民黨大勢已去,準備南遷。趙九章和錢驥拒絕南遷,冒著生命危險,保護研究所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資料,留在了大陸。新中國成立後,研究所併入中國科學院,錢驥保護儀器有功,受到表彰。
1952年(35歲),錢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錢驥加入空間科學衛星設計院,繼續協助趙九章研究空間科學。
(錢驥手寫的科研資料)
1957年10月4日(40歲),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夜,錢驥失眠了,他決定專心研究人造衛星,得到錢學森、趙九章等人的支持,向國務院提交了研製人造衛星的申請。
1958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立「581專案組」,錢驥任副主任,專攻人造衛星。同年10月,錢驥遠赴蘇聯,專門學習星知識。
(1958年錢驥(左)訪問蘇聯)
1959年,錢驥任人造衛星技術總負責人。
在此後的幾年裡,錢驥跑遍了全國的研究單位,協調資源和進度。他親自參加了200多次項目試驗,填補了中國在人造衛星、火箭探空等領域的空白,奠定了衛星上空的基石。
1965年6月,錢驥站在中南海西花廳,向周恩來匯報人造衛星方案。錢驥非常緊張,額頭上都是汗珠。周總理一邊看報告一邊說:「姓錢很好嘛。我們高尖端科技,核彈飛彈衛星,那一樣都需要錢。」
錢驥頓時輕鬆下來::「是,是,我們國家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但願我能在航天設計上省些錢。」
這次匯報很成功,錢驥準備的方案得到許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稱就叫「東方紅一號」!
(工作人員調試東方紅一號)
8月,「東方紅一號」項目成為當年第一個重點項目,命名為「651」項目,趙九章任總負責人,錢驥任技術總負責人。師徒兩人通力合作,夜以繼日的工作。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趙九章因早年曾與蔣經國一同留學蘇聯,因而遭到批鬥,最終無法忍受侮辱,自殺身亡。
錢驥悲痛欲絕,頂著悲痛和壓力接過總負責人的重擔。
(東方紅一號衛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衛星酒泉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目睹衛星升空全過程的錢驥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第一顆衛星升空後,錢驥沒有停歇,立刻投入到發射通信衛星的工作中。他反覆試驗,寫下了數萬張的草稿,最終提出了發射通信衛星的方案。
1984年4月8日,「東方紅二號」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自主衛星通信的歷史。
(人們看著人造衛星升空)
1979年(62歲),錢驥任中科院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1983年8月18日,錢驥積勞成疾,患癌症去世,享年66歲。
2年後,1985年,錢驥主持的「東方紅衛星和返回型衛星」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9年,國慶50周年,錢驥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58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1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