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2021-01-12 騰訊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辰星)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1917年12月27日,錢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的一個貧苦家庭。父母養育七個兒女,他是長子,全家僅靠著幾畝地維持生計。1930年(13歲),錢驥考上了全省最好的中學——省立南京中學,但40元的學費成了難題,父親心一橫賣了幾畝地,給兒子湊夠了學費。

錢驥手裡拿著賣地的錢,流著淚跨進了校門。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好好學習,做家裡的頂梁柱,報答父母。

1931年(14歲),「九一八」事件爆發,隨後淞滬抗戰,日軍入侵上海,省立中學被迫停課,錢驥轉入縣立初中。

1934年(17歲),錢驥初中畢業後,在當地小學教書1年,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讀書會。1935年,錢驥考入無錫師範學校,3年後又考入國立中央大學理化系。

1943年(26歲),錢驥大學畢業,被老師看中,安排留校當助教,繼續進修。老師讚賞道:「錢驥成績好,思想覺悟高,還可以組織學生運動,前途無量。」

(在工作中的錢驥)

1947年(30歲),錢驥受老師推薦,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當研究員,協助中國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的開拓者——趙九章院長,進行科研。

1949年,國民黨大勢已去,準備南遷。趙九章和錢驥拒絕南遷,冒著生命危險,保護研究所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資料,留在了大陸。新中國成立後,研究所併入中國科學院,錢驥保護儀器有功,受到表彰。

1952年(35歲),錢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錢驥加入空間科學衛星設計院,繼續協助趙九章研究空間科學。

(錢驥手寫的科研資料)

1957年10月4日(40歲),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夜,錢驥失眠了,他決定專心研究人造衛星,得到錢學森、趙九章等人的支持,向國務院提交了研製人造衛星的申請。

1958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立「581專案組」,錢驥任副主任,專攻人造衛星。同年10月,錢驥遠赴蘇聯,專門學習星知識。

(1958年錢驥(左)訪問蘇聯)

1959年,錢驥任人造衛星技術總負責人。

在此後的幾年裡,錢驥跑遍了全國的研究單位,協調資源和進度。他親自參加了200多次項目試驗,填補了中國在人造衛星、火箭探空等領域的空白,奠定了衛星上空的基石。

1965年6月,錢驥站在中南海西花廳,向周恩來匯報人造衛星方案。錢驥非常緊張,額頭上都是汗珠。周總理一邊看報告一邊說:「姓錢很好嘛。我們高尖端科技,核彈飛彈衛星,那一樣都需要錢。」

錢驥頓時輕鬆下來::「是,是,我們國家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但願我能在航天設計上省些錢。」

這次匯報很成功,錢驥準備的方案得到許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稱就叫「東方紅一號」!

(工作人員調試東方紅一號)

8月,「東方紅一號」項目成為當年第一個重點項目,命名為「651」項目,趙九章任總負責人,錢驥任技術總負責人。師徒兩人通力合作,夜以繼日的工作。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趙九章因早年曾與蔣經國一同留學蘇聯,因而遭到批鬥,最終無法忍受侮辱,自殺身亡。

錢驥悲痛欲絕,頂著悲痛和壓力接過總負責人的重擔。

(東方紅一號衛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衛星酒泉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目睹衛星升空全過程的錢驥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第一顆衛星升空後,錢驥沒有停歇,立刻投入到發射通信衛星的工作中。他反覆試驗,寫下了數萬張的草稿,最終提出了發射通信衛星的方案。

1984年4月8日,「東方紅二號」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自主衛星通信的歷史。

(人們看著人造衛星升空)

1979年(62歲),錢驥任中科院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1983年8月18日,錢驥積勞成疾,患癌症去世,享年66歲。

2年後,1985年,錢驥主持的「東方紅衛星和返回型衛星」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9年,國慶50周年,錢驥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58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15篇作品)

相關焦點

  • 他是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是他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史麗君丈夫叫錢驥,正是他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那一天,晚上很多中國科學家徹夜未眠,錢驥是其中一位。 他想著,自己也要專心研究人造衛星。 一年後,毛主席說:「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要搞就搞得大一點。」
  • 1970年,中國第一顆衛星發射,我們不能忘了錢驥這個名字
    周總理在聽有關中國第一顆衛星初步方案的匯報時,得知匯報人姓錢後,風趣地說道:「原來我們的衛星總設計師也姓錢啊!我們的原子彈、飛彈、衛星都離不開『錢』啊!」沒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方案負責人也姓錢,或許是因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几人的名氣太大,讓人們逐漸遺忘了他這個姓錢的「兩彈一星元勳」。錢驥,江蘇金壇縣人,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為了供他讀書,父親賣掉了農民耐以生存的幾畝土地。求學期間,他始終牢記父親的叮囑,刻苦學習,把學業放在第一位。他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 科學家簡史第三期——「兩彈一星」專家錢驥
    五十年代首先把電子技術應用於我國的地震記錄測量儀上。後參加人造衛生星的研製和組織工作。參加組織研製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生星和回收型衛星。1983年逝世。[成就榮譽]我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臺設備的研製。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是指發射到繞地球軌道上作短期或長期運行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其運動服從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其軌道一般是以地心為焦點的橢圓,特殊情況下是以地心為中心的圓。它離地面的高度根據用度而定,從幾百公裡到幾萬公裡不等,一般不低於200公裡。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
  • 星光耀紅東方——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誕生內幕
    並確定整個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委負責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面檢測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委試  驗基地負責建設。因是一月份正式提出建議,國家將人造地球衛星工程的代號定名為「651」任務。全國的人、財、物遇到「651」均開綠燈,這樣中國衛星就從全面規劃階段,進入工程研製階段。
  •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2020-04-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護中華的科學家錢驥
    一些條件開始逐漸具備,1964年,當看到東風四號火箭發射成功後,錢驥預感到,發射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著手東方紅一號,和中國衛星發展的制定工作,第二年,時任581小組技術負責人的錢膜,在綜合了解運載火箭技術,環境模擬等領域的進展後,正式向國務院作出了,關於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的報告,並一同上報了之前編寫的,《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設想》,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當天晚上要見周總理
  • 張勁夫: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怎樣上天的?
    繼《請歷史記住他們——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一文後,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張勁夫再次撰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怎樣上天的?》,向世人展示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零起步到最終飛天的感人歷史畫卷。    張勁夫回憶,1957年10月4日,蘇聯把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
  • 令美國震驚: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內幕
    大約半個世紀過去了,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壯舉早已垂青於史冊。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想到,當時的蘇聯政府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射的那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全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會讓「蘇聯」二字譽滿全球;它也沒有料到,那一次發射竟然會成為人類步入太空的第一步。
  • 他才是真正兩彈一星"三錢"之一,名字卻鮮為人知,無他無現代通訊
    但是如果說&34;的話,那這個說法就要變一變了,因為錢偉長老先生並沒有參與&34;計劃,而確實是有另一位錢姓科學家參與到了其中,但是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這位科學家一生淡泊名利,不爭不搶,卻是&34;。他的名字叫錢驥。
  •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4月2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北省新樂市分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發行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 當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人類進入了開發利用空間的新紀元。這是人類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那麼,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用的是什麼火箭呢?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新聞公報: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2020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通告
    國家郵政局關於公布《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的通告  國家郵政局審定,《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如下:序號】獲取《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購買入口購買入口,還可獲取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發行背景、郵票圖案及面值等信息推薦。
  • 東方紅一號衛星 發射成功的幕後故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四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圖說歷史上的今天: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飛行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94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號升空飛行
  • 50年過去,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現在怎麼樣了,它如今在哪裡
    50年過去了,它依然在太空中獨自漂泊,但並不孤獨,從未遠離過我們的視野,在太空中它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由弱到強的光輝歷程,它就是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今年4月24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
  • 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在63年前的今天,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蘇聯的人造衛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已經製成由蘇聯發射成功。運送衛星的火箭使衛星獲得了每秒八千公尺左右的必要的軌道速度。據計算,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裡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鐘,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人造衛星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嘉嘉1984 經公號「嘉言1984」五十年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國際衛星標識符:1970-034A)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還記得祖國的第一顆衛星嗎?將中國拉回聯合國,在太空播放東方紅
    01-太空競賽 1957年10月4日,在距離莫斯科2000公裡之外的哈薩克丘拉坦荒漠,蘇聯拜科努爾基地發射場上,一顆人造衛星悄然升上了太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的出現宣告了人類航天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