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1984
經公號「嘉言1984」
五十年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國際衛星標識符:1970-034A)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正式加入了「太空俱樂部」。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音頻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無線電廣播《東方紅》樂曲和遙測訊號錄音)。
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報》號外——我國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喜報,及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報》套紅頭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5日18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裡,最遠點2384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律,播送「東方紅」樂曲。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飛經祖國各地及世界各地的時間(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報》)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衛星為近似球形的72面體,質量173千克,直徑約1米、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轉速為120次/分,外殼表面由按溫度控制要求經過處理的鋁合金為材料,球狀的主體上共有四條二米多長的鞭狀超短波天線,底部有連接運載火箭用的分離環。衛星飛行軌道為近地點439公裡、遠地點2384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為傾角68.5度的近地橢圓軌道,運行地球一圈周期為114分鐘。「東方紅一號」衛星除裝有試驗儀器外,還能以20.009兆赫的頻率發射《東方紅》樂曲。
「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採用銀鋅電池作為電源,設計工作壽命20天,實際工作壽命28天,期間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東方紅一號」衛星直至今天還在軌道上飛行。
工作人員正在將「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安裝到「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上
「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佇立在發射場
「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並且它的質量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第一顆衛星的總和。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巧合的是,從世界航天發展史來看,4月24日也是個吉日,30年前的1990年4月24日,著名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國際衛星標識符:1990-037B)發射升空。
「哈勃太空望遠鏡」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今年「中國航天日」的活動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實話實說,目前中國航天事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今年有極為重大的任務、但近期又連續爆出重大挫折(其實近幾年多次發射任務也很不順利),不多談了,希望半個世紀前中國第一代航天人開天闢地的輝煌能帶給今天的中國航天一點好運!
我們的徵程是星辰大海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