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國又一衛星發射成功!和50年前「東方紅一號」有淵源

2020-09-10 竊鉤者說

人造衛星

2020年7月5日7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在航空航天事業、自主研發衛星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我們在歡慶本次發射成功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中國衛星的發展史,不應該忘記為了我國科技、國防、軍工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

中國衛星事業的緣起

1956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開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迅速推進。因此,火箭和衛星技術,就在1956年被納入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

1957年,以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為首,科學界開展了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毛主席也在1958年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

毛澤東與錢學森

1958年,中國科學院將發射人造衛星列為當年的第一重點任務。

可以說,中國的衛星事業,在60年前就已經開始打基礎了。

中國衛星事業在探索中前進

在1958年,中國科學院將發射人造衛星列為當年重點任務後,有人曾提出類似於「大躍進」一樣不切實際的目標,大幹快上,在1959年國慶節就把第一顆國產人造衛星送上天。

這種目標當然無法實現,當時的國家高級領導人鄧小平指示,不要做與當時國力不相稱的不切實際的目標。

因此,中國衛星事業開始腳踏實地,穩步前行,以「探空火箭練兵、空間物理探測打基礎、不斷探索衛星發展方向,籌建空間環境模擬試驗室,研究地面跟蹤接收設備」為具體工作方針。

中國衛星事業的革命性突破

12年過去了,在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成為了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發人造衛星,並發射成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衛星

這裡要說幾個關於東方紅衛星發射的小細節。

  1.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其實不在甘肅,而是在甘肅酒泉市以北,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由於地處荒涼,最接近的城市是甘肅省的酒泉市,因而為名。
  2. 選擇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作為發射基地,是因為該地區屬於沙漠性氣候,降雨極少,白天日照時間長,全年溫度平均為8.5攝氏度,溼度35%-55%,非常適合衛星發射,全年可以有300天進行發射或者試驗。
  3. 東方紅衛星因為第一次發射,因此製造了五顆樣星備用,結果第一顆衛星就發射成功了,這枚衛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東方紅一號」。
  4.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採用電池供電,它的設計使用壽命為20天,實際運行了28天電池耗盡。但是它可以在太空環繞地球運行數百年時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其實不在甘肅酒泉

中國衛星一步一個新臺階

在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後,我國的返回式衛星、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也開始步入正軌。

從1974年到2006年,中國發射了24顆返回式衛星,這一類衛星的主要作用是採集遙感資料、微重力實驗和新技術試驗,為中國掌握載人飛船返回技術提供重要借鑑。

返回式衛星的主要作用是採集遙感資料、微重力實驗和新技術試驗

而同步軌道衛星是指人造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圍繞地球以圓形軌跡運行。

因為衛星繞地球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同步,衛星與地球之間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因此在這種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被簡稱為「同步衛星」,又稱為「靜止衛星」或「固定衛星」。

同步軌道衛星可以來實現海上、陸地上和航空移動用戶之間的通信、或是移動用戶與固定用戶之間的通信。

同步軌道衛星可以來實現海上、陸地上和航空移動用戶之間的通信、或是移動用戶與固定用戶之間的通信。

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就是基於同步軌道衛星技術。它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不單是我國,而且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讓我國不依靠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這三個同類系統,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北鬥衛星發射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國衛星的發展史,也是我國無數科研工作者,無數普普通通不為人知的技術工人,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奮鬥的歷史。本次試驗六號02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是我國在自主研發衛星、航空航天道路上的又一大步。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繁榮富強!

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繁榮富強

我是專注於歷史領域的,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點讚、評論、轉發、收藏、關注吧!

領袖毛澤東中華民族復興之根#

相關焦點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前鋒衛星節提前引爆6.18
    從零開始的奇蹟,「東方紅一號」背後的前鋒故事52年前,當時還是「國營前鋒無線電儀器廠」的前鋒接到關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專項任務——為衛星發射系統研製「時間同步勤務系統」(以下簡稱:時同系統)。接到任務後的前鋒迅速組織了一批精英隊伍開始夜以繼日地研製。
  • 一個明星的誕生|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並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中國正式跨入航天時代。衛星總體組的組長何正華認為,中國應該超過蘇聯,發射一個連續的信號,且這個信號要有中國特色,全球公認。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外呼號是《東方紅》樂曲,某種意義上「東方紅」也成了「紅色中國」的象徵。出於對毛澤東的崇敬,何正華還提出了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的建議。這些提議在「651」會議上得到了專家的贊同。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今年的4月24日,是「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我國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 【中國衛星飛太空,普天響徹東方紅;祝祖國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上世紀1970年4月24日,即50年前的今天,我們偉大祖國航空航天科學家和科研團隊,靠自主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創新,科研攻關,發射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開啟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空間的關鍵一步。衛星發射成功那時刻,在全中國的每一塊土地上,人們喜笑顏開,互相祝福慶賀。
  • 你不知道的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50年 目前仍在天空運行
    2020年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的日子,雖然過去了50年,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並沒有返回地面,而是仍然在太空軌道上運行。#「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設計壽命為20天,在1970年5月14日,也就是運行28天後,「東方紅一號」的電池耗盡,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聯繫,《東方紅》樂曲也停止播放
  • 50年前被忽視的一項中國成就:東方紅衛星專業知識,科普給幾億人
    在半世紀前的這一天,中國正式宣告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回首過去,我們可以注意到很多歷史的細節之處——50年前,中國就已非常重視大眾的科普工作。關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種種專業知識,全面地向普通老百姓甚至少年兒童們傳播,利用衛星發射有效提升了國民的科學素養。
  • 紀念中國航天日,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故事,發射50年依舊在飛行
    半個世紀前,1970年4月24日的晚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口令下達。遍布全國的測控網開始陸續接收到火箭上的遙測信號,地面觀測站的工作人員一直在緊張地監聽著衛星。通信線路中「跟蹤正常」「信號正常」的報告不斷,運載火箭運行的很順利……終於,監聽系統中傳來了來自太空的中國之聲——東方紅。星箭分離,我國衛星成功入軌。
  • 你好,天問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人造地球衛星|航天|東方紅|火星
    )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義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度據悉,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 圖憶|「東方紅一號」發射:為主席爭光,讓全球聽得見看得到
    將這一天定為「中國航天日」,是因為46年前的這天,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拉開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序幕,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世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報》套紅頭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 2020中國航天日主題 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
    2020中國航天日主題 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探索浩瀚的宇宙,不懈追求航天夢想,至今,中國航天事業已取得多項成就。為了紀念中國的航天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就在今天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圖 /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歷史性進步!我國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不僅超越美國和俄羅斯,中國還從此邁入「行星探測」時代!
  • 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作者 郭超凱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點燃了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的星星之火。時至今日,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軌飛行。
  • 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十大數字奧秘(圖)
    46年前,「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由衛星傳遍世界,這段歌聲是怎麼從太空傳回地球的?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前,法國、日本的首顆衛星升空不久突然意外無法正常運轉了,它們出現了什麼問題?我國的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命運如何、又突破了哪些難題?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中國日報4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國正式開啟了太空時代。50年後,2020年4月2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 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的前鋒故事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時 35 分,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騰空而起,現場所有的科研人員心潮澎湃,為我國首次探索宇宙奧秘成功而感到無比自豪。他們歡呼, 不僅僅是因為見證「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更是因為他們作為前鋒人親身參與了「東方紅一號」發射項目的相關工作。
  • 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主載荷由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與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中心共同研製的「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這也是我國首顆由高校牽頭,國家立項的技術試驗衛星。
  • 「東方紅一號」衛星研發者:科研人員躲進紙箱觀察實驗
    這一天正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的日子。  1970年4月24日,悠揚的《東方紅》樂曲從天際傳來,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而這高精尖的航天技術是如何在動蕩的歲月中萌芽、誕生?它的背後又有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 獨家揭秘「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始末
    1970年4月24日,中國酒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代表中國人飛向太空,實現了泱泱中華對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擊,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功開啟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時間會淡漠許多記憶,時間卻也會更加清晰某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