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天問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人造地球衛星|航天|東方紅|火星

2020-11-28 騰訊網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

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

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

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

啟動儀式上公布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

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火星探測任務標識

據介紹

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

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

堅韌與執著

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

文化傳承

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

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象徵「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

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

匯聚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

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

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

等多重含義

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

理念與態度

據悉,按照計劃

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

發射火星探測器

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

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要探什麼?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

張榮橋介紹,主要有5件事

第一是照相,這是最基本的工作,去了總得看看是什麼樣。

第二是測物質、測元素,火星表面有什麼物質,這些物質的構成成分是什麼?在我們的環繞器上裝備了多光譜相機,在我們著陸器上裝備了勻速的分析儀。

第三是測環境,我們的環繞器和火星車,應該說這個儀器數量還是最多的,電的、磁的、高能的、中性的這些儀器都裝配了。

第四是看看它的內部,當然不可能到更深,只是淺層的地質結構的情況,這也是大家關注的。火星地底下分層結構怎麼樣,到底有沒有水冰的存在等等。因此我們在環繞器和火星車上面都配置了測表層的探測雷達,希望這個方面有所收穫。

第五,最後一件事,就是看看氣象是個什麼樣子。大家關注火星上有沙塵暴,火星上的溫度變化到底怎麼樣,這次我們在火星車上配置了一個叫火星氣象測量儀,我們能測風、能測溫、能測氣壓,還能聽聽火星上的聲音到底什麼樣。

今天,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整整50周年

50年前的今天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當「東方紅」的音樂在太空響起

中國人便開啟了邁向深空探索的徵程

1970年初,科研人員正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圖源: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以那時的技術

用望遠鏡看是看不見衛星的

所以科研人員就想了個辦法

讓這顆衛星主動去發射短波信號

然後在地面上接收這個信號

那發什麼信號呢?

就是那曲《東方紅》

研究所裝配人員在裝配「東方紅樂音裝置」。(圖源: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它以20.009MHz的頻率向外發射

由地面接收站接收

再廣播給百姓的收音機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大家圍坐在收音機旁收聽《東方紅》樂曲。(圖源: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東方紅一號的設計壽命只有20天

但它實際工作了28天

還把一些遙測數據

和太空探測資料返回了地面

一直到現在

東方紅一號仍然在軌道上運行

當年為之奮鬥的人

有的已不再年輕

有的已魂歸星海

但航天精神

卻成為一種基因、一種氣質

印在中國航天人夜以繼日的奉獻裡

從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到「嫦娥之父」歐陽自遠

一代代航天人為祖國託起無數星辰

用奮鬥將夢想變為現實

4月24日

中國航天日

致敬中國航天人!

火星,我們來了!

大/家/都/在/看

(來源:人民網央視新聞 北京日報)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李兆彧

本期校對:牛慧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傳回地月合影,從「東方紅」中國人走過半世紀的太空旅行
    ,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衛星按設計要求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地面對其實施精準測控,數萬名中國人仰望星空觀看衛星過境,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震動世界。中國航天人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
  • 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十大數字奧秘(圖)
    46年前,「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由衛星傳遍世界,這段歌聲是怎麼從太空傳回地球的?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前,法國、日本的首顆衛星升空不久突然意外無法正常運轉了,它們出現了什麼問題?我國的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命運如何、又突破了哪些難題?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國人的驕傲:從東方紅到天問一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向世界播放東方紅的美妙旋律,從此原本在外層空間探索為零的中國,開始進入了空間探索的新階段。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東方紅》音樂上衛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50年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當國人聚集在收音機旁,聽到太空中發出的《東方紅》樂曲時,內心的激動之情難以抑制,這不僅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創舉,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創舉。近日,國家博物館推出的「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中,觀眾可以在虛擬展廳中看到「東方紅一號」衛星樂音裝置,這是個金色的方形盒子,所以又可以稱它《東方紅》樂音盒。中央要求: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見,聽得到1965年,中央確定將人造衛星研製列為國家尖端技術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
  • 「東方紅一號」衛星研發者:科研人員躲進紙箱觀察實驗
    「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這一天正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的日子。  1970年4月24日,悠揚的《東方紅》樂曲從天際傳來,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而這高精尖的航天技術是如何在動蕩的歲月中萌芽、誕生?它的背後又有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 中國航天日|守護、測試……陝西航天人和「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建設空間站、載人探月、火星探測……星辰大海的徵途還在繼續,祝福,中國航天!【>>星途·時間線】1964年我國中程飛彈再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具備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能力。
  • 從「東方紅」到「天問」中國航天邁向深空新「長徵」
    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開啟太空時代的標誌——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中新社報導,在這個特別的日子,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面向深空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Tianwen)」系列名稱和「攬星九天」標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則依次編號。 今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按計劃,中國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東方紅一號」衛星紀錄片《堅守航天夢》
    千龍網北京4月24日零時訊 為慶賀首個「中國航天日」,經出品方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授權,24日零時,全面呈現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艱辛研製過程的紀錄片《堅守航天夢》開始在千龍網上播出。
  • 都關注天宮一號墜落,你知道48歲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還在天上飛嗎?
    天宮一號是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這樣算下來,這個空間站在軌運行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預定了2年壽命,可以說是中國航天的又一個創舉。不過,在天宮一號今天再入大氣層墜毀的時候,我們看到其軌跡與另一個中國著名的太空飛行器擦肩而過。這就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 東方紅一號衛星 發射成功的幕後故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四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太空之旅
    ,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今天,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開始了400000000公裡的火星之旅。「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你不知道的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50年 目前仍在天空運行
    2020年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的日子,雖然過去了50年,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並沒有返回地面,而是仍然在太空軌道上運行。#「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設計壽命為20天,在1970年5月14日,也就是運行28天後,「東方紅一號」的電池耗盡,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聯繫,《東方紅》樂曲也停止播放
  • 50年過去了,當年東方紅一號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院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介紹,當時衛星的設計主要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圓球形,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個圓球形。第二種是圓柱體。第三種是接近球形的一個多面體。考慮過三種方案,各有利弊,球形可能在軌道上運行受到大氣阻力會比較均勻。「東方紅一號」衛星結構設計總圖為什麼選擇放東方紅這個樂曲?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天記
    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搭載著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史迎來又一個裡程碑,而這也是中國航天日的由來。今天,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讓我們重溫東方紅一號研製升空的歷史,回顧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銘記和弘揚歷久彌新的航天精神。——編者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