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2021-01-17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據報導,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


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


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圖片:網友放出的一張軌道圖。


圖片:與天宮一號擦肩而過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在軌位置。


為什麼近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飛行器已經墜落,而48年前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預定軌道上運行,還有不少航天愛好者拍攝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划過天際的照片!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採用化學電池,所以在太空工作了20天後,於同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也與地面失去聯繫。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並沒有因為停止工作而墜落燒毀,而是繼續在預定軌道上飛行。


這是由於當年在設計時,將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設計地比較高。


一個太空飛行器會不會墜毀,關鍵是看它的近地點高度,而大氣層是太空飛行器軌道降低並重返大氣層燒毀最關鍵的因素,因為大氣的阻力會使失去動力的太空飛行器越來越慢,最終降低高度以致被地球的大氣和引力束縛,最終墜毀。我們的天宮一號就是這個情況。


圖片:進入大氣層燒毀的天宮一號想像圖。


所以只要近地點在大氣層以上就相對比較安全了。一般來說,超過500千米後,大氣對太空飛行器的影響就幾乎微乎其微了!在這個軌道上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就擁有非常長的軌道壽命。


比如我們發射到35786千米上的地球靜止衛星,還有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發射高度也達到20000千米,這個軌道高度幾乎是能夠「壽與天齊」了,地球不毀滅,不被太空垃圾撞擊,這些衛星是不會掉下來的。


圖片:北鬥導航衛星屬於那種永遠不會掉下來的太空飛行器。


東方紅一號就是這樣的典型。1970年發射上天后,近地點為429千米,遠地點是2036千米。到了2009年,東方紅一號還運行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57千米的軌道上。到了2018年2月24日,東方紅一號軌道近地點為435千米,遠地點為2041千米。


我們會發現,48年後,東方紅一號的橢圓軌道居然越來越大了!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擔心東方紅一號會重返大氣層墜毀,而要擔心在無數年後,東方紅一號將徹底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成為真正走向星辰大海的中國人造天體!


圖片:東方紅一號衛星組裝。


東方紅一號對於中國航天,甚至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意義是非凡的!開啟了中國人徵服宇宙的道路!


48年過去了,曾經參與東方紅一號研製的科學家、工程師們也從青絲變為華發。曾擔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副組長的潘厚任感慨:「我們的衛星還在天上轉,但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已經走了」。


由於當年為了能夠更好地在地面上觀測東方紅一號衛星,這顆衛星表皮採用了閃亮的鋁色,在夜空中辨識度很高,經常有航天愛好者用天文望遠鏡或普通長焦鏡頭拍攝到東方紅一號划過天際的照片。


圖片:東方紅一號。


圖片:北京天文館朱進館長用延遲相機拍攝的東方紅一號在空中的軌跡。


今天大家全民關注天宮一號的重返墜落,而再過二十幾天就是4月24日了,我們將迎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48周歲生日!讓我們為東方紅一號喝彩,這位中國航天的首席太空人將在天宇之上始終注視著我們,看著中國航天的一個個進步!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都關注天宮一號墜落,你知道48歲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還在天上飛嗎?
    東方紅一號是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的,這樣算下來居然在太空中飛行了48年!遠遠超過了天宮一號!那麼為什麼早年的東方紅一號會始終在太空軌道上運行,而最近研製的更加先進的天宮一號試驗空間站卻要墜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原因很簡單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 這不禁讓人想到今年3月份天宮一號的墜落事件,為什麼天宮一號發射僅7年就墜落,而在太空待了48年的東方紅一號沒有墜落呢
  • 48年過去了 如今的東方紅一號是太空垃圾嗎?
    48年前,「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由衛星傳遍世界,這段歌聲是東方紅一號衛星從太空傳回地球的。
  • 東方紅一號48年沒墜地,天宮二號為何突然降軌?不能讓他們得逞
    、太空燃料補加等技術,通過神舟6號至神舟11號的發射,以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任務的順利實施,標誌著第二步目標的順利達成;第三步就是建立中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可就是這麼一個任務明確、規劃清晰的載人航天工程,也總有那麼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外勢力惡意曲解解讀,就在兩個月前已經完成任務使命並超期服役兩年半的天宮一號下墜南太平洋航天墓地,此新聞一出立馬引起國外媒體的騷動,一時間各種針對中國航天的負面評論接踵而來,筆者想問問這些人,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時我們就已經明確向世界發布了天宮一號的詳細任務計劃
  • 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失去動力50年, 東方紅一號為何沒墜毀? 再過1千年也沒事!
    ,在我國航天史上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作為一顆在1970年進入太空的衛星,儘管燃料早已耗盡,但東方紅一號已經繞著地球轉了50年,依舊沒有墜入大氣層。而2016年發射升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卻受控墜入大氣層,在與大氣層的摩擦中,天宮二號的大部分結構被燒毀,僅有少量殘骸墜入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從技術水平分析,凝結了中國航天數十年技術精華的天宮二號遠遠超過東方紅一號衛星,在天宮二號面前,東方紅一號簡陋得如同玩具,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失去動力的東方紅一號在太空持續飛行50年?
  •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2018年4月2日將再入大氣層燒毀。從2016年3月進入軌道衰減期到至今,其軌道高度下降了近200千米。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的文章所述,像天宮一號這類進入軌道衰減期的太空飛行器,在各種阻力和太陽活動作用下,機械能逐漸減少,飛行軌道高度逐漸降低。進入稠密大氣層後,在氣動熱、力、減速過載等綜合作用下,艙體會劇烈破壞解體。若太空飛行器再入飛行時間較長,氣動力/熱對太空飛行器損毀充分,能到達地面的殘留物碎片就會所剩無幾。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聯合部隊太空司令部(JFSCC)發布簡報:天宮一號已經再入大氣層,墜落區域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麥克·道威爾表示,天宮一號再入時的飛行姿態、切面積大小、高空大氣天氣、大氣層密度、風速、空氣阻力等一系列因素,都會決定它的再入地點。
  • 失去動力50年,我國東方紅一號在軌運行,是一顆永不落衛星?
    從最開始人們覺得宇宙是浩瀚無垠,不可接近的神聖存在,到現在科技在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不斷地向宇宙發射衛星來探索宇宙的神秘,從而更加貼近自然,人類所能探索到的也就越來越多。我國從最開始到現在已經發射了很多衛星,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旅行者號、洞察者號。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2019年7月的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和「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軌道不期而遇,雙方軌道相距僅有40餘公裡。「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
  • 天宮一號墜毀,為什麼國際空間站這麼多年不墜落呢?答案一目了然
    天宮一號在經過了漫長的飛行後,於4月2日隕落大氣層燒毀了。天宮一號作為圍繞地球運行的一個衛星,而且運行軌道較低,受到的空氣阻力比較大,在阻力的作用下失去速度墜入大氣層。但國際空間站也是衛星啊,而且它的體積明顯大的多,迎風面積更大,理論上受到的阻力更大,為什麼它卻運行了這麼多年還不墜落呢?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實現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宮一號原本應該在2013年退役,按照原設計,它應該接受地面控制,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在南海遙遠海域墜海。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將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其實早在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就徹底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所有結果都預測過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後就會被燒毀剩餘殘害將落入指定的無人海域根本不會危害地面」也就是說天空一號殘骸墜落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別扯了……
    朱樅鵬日前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最近一期公告顯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86.5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272.6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00.4公裡、傾角約42.85度),姿態穩定,形態未發生異常。
  • 天宮一號成功墜落海上:我正研一黑科技徹底解決安全問題
    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退役後,如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望遠鏡,中國的天舟一號飛船都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某處遠離人煙的地方。由於大型太空飛行器一般沒有熱防護系統,再入過程中與大氣層摩擦後高溫充分燃燒,一般不會留下太多殘骸。
  • 天宮一號墜落地點「很準」 西方「僥倖」說法不值一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細節,有不少外電根據權威專家的觀測進行了評論。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推特上表示,太空站或在大溪地島西北部墜入海洋。這一地點處於「太空飛行器公墓」北部,那裡是太平洋上常有太空殘骸落入的偏遠區域。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組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圖為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拍攝到的天宮一號畫像。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天宮一號」踏上歸途,那些憂慮不值一提
    「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約8.5噸,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任務,為探索和驗證我國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