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一號48年沒墜地,天宮二號為何突然降軌?不能讓他們得逞

2020-12-06 巔峰高地

總有那麼一些勢力總有那麼一些國家見不得中國的發展取得一些成績,總想找出點么蛾子讓我們難看。譬如航天科技就是最能體現國家實力的一個戰略領域,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航天正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勢頭,一個又一個的航天大項目紛紛上馬,而要說其中最能給國人帶來自豪感最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毫無疑問就是載人航天工程

點火升空的長徵2號F型火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為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實現載人飛船零突破,掌握航天員天地往返技術,通過神舟1號至神舟5號的發射,以及航天員楊利偉天地往返的成功,標誌著載人航天一步走戰略順利達成目標;第二步是掌握航天員出艙行走、太空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多人多天在軌飛行、太空燃料補加等技術,通過神舟6號至神舟11號的發射,以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任務的順利實施,標誌著第二步目標的順利達成;第三步就是建立中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

前兩步都是為了第三步積累空間站的建設與運營技術,通過載人航天各分系統科研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中國航天用最少的發射任務(總計14次)高效達成了上述任務目標,與之對比昔日美國人掌握上述技術總共發射了36艘飛船才得以實現。

可就是這麼一個任務明確、規劃清晰的載人航天工程,也總有那麼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外勢力惡意曲解解讀,就在兩個月前已經完成任務使命並超期服役兩年半的天宮一號下墜南太平洋航天墓地,此新聞一出立馬引起國外媒體的騷動,一時間各種針對中國航天的負面評論接踵而來,筆者想問問這些人,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時我們就已經明確向世界發布了天宮一號的詳細任務計劃,包括了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各自兩年的服役壽命期限,為什麼還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進入天宮實驗室的中國航天員

緊盯中國太空飛行器軌道的美國軍方近日宣布發現中國天宮二號突然下降軌道,天宮二號目前已經在軌將近兩年,先後與神舟11號載人飛船以及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軌對接,成功突破了航天員30天中期駐留技術。

聽到天宮二號突然受控降軌的消息,多事的西方媒體又躁動了起來,認為中國航天可能不想再被外界誤解,所以想讓天宮二號受控下墜。然而幾天後的一個變化證明中國航天人沒有那麼「玻璃心」,無論外界如何聒噪我們都會按部就班地執行我們既定的規劃方案,國外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想用帶偏節奏的輿論來幹擾我們的發展,中國航天人不會讓他們得逞。這個變化就是在受控變軌下降軌道的幾天後,天宮二號發動機再次點火回升到既定軌道

與天宮二號分離的神舟飛船

也有人問了,為什麼不能讓天宮實驗室服役的時間更長一些,連48年前發射的東方紅一號都還在太空,為啥天宮實驗室這麼快就要下來?可以發射飛船上去補加燃料嘛。

受地球引力影響,地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自然衰減軌道高度,只是距離地球越近衰減的越快,尤其是500公裡以下的太空飛行器受地球高層大氣影響衰減最為明顯,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的軌道高度達2057公裡,所以受高層大氣影響極為有限,軌道衰減也不明顯。再比如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運行在3.6萬公裡高度軌道上,墜落地球的時間更會是遙遙無期。

目前世界僅有兩大載人航天項目正在實施,一個是國際空間站,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載人空間項目,其太空飛行器運行軌道都在受高層大氣影響的500公裡以下,因此都需要太空飛行器定期點火提升軌道高度。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與對接節點艙

至於為什麼天宮一二號沒有安排後續飛船對接補加燃料的問題,要知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步都有相應的使命任務,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建成百噸級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在達成這一目標前的環節上浪費資源和金錢屬於緣木求魚得不償失的做法

目前,中國天宮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等大型空間站艙段正在加緊生產之中,按照發射計劃將於明年首發20噸級的天和號核心艙,中國空間站建設目前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只有我們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堅定更持之以恆地去追求我們自己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2019年7月的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和「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軌道不期而遇,雙方軌道相距僅有40餘公裡。「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
  •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原因很簡單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 這不禁讓人想到今年3月份天宮一號的墜落事件,為什麼天宮一號發射僅7年就墜落,而在太空待了48年的東方紅一號沒有墜落呢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
  • 專家解讀:天宮二號為何比天宮一號「飛得更高」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趙竹青)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今晚22時04分成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升空。和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飛得更高」,這是為什麼呢?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不僅完美執行了各項既定和拓展任務,更用主動受控離軌這一『壯烈』方式,為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這是我國堅定履行負責任大國國際責任的有力擔當,也是中國人和平科學利用太空資源的生動實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談起剛擁入地球母親懷抱的天宮二號,不舍的話語中難掩內心的激動與自豪。 「身強力壯」為何「退休」?
  •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2018年4月2日將再入大氣層燒毀。從2016年3月進入軌道衰減期到至今,其軌道高度下降了近200千米。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的文章所述,像天宮一號這類進入軌道衰減期的太空飛行器,在各種阻力和太陽活動作用下,機械能逐漸減少,飛行軌道高度逐漸降低。進入稠密大氣層後,在氣動熱、力、減速過載等綜合作用下,艙體會劇烈破壞解體。若太空飛行器再入飛行時間較長,氣動力/熱對太空飛行器損毀充分,能到達地面的殘留物碎片就會所剩無幾。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都關注天宮一號墜落,你知道48歲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還在天上飛嗎?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天宮一號試驗空間站於4月2日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並在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上空燒毀。東方紅一號是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的,這樣算下來居然在太空中飛行了48年!遠遠超過了天宮一號!那麼為什麼早年的東方紅一號會始終在太空軌道上運行,而最近研製的更加先進的天宮一號試驗空間站卻要墜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天宮二號僅用兩年就即將墜毀?網友:啥原因呢?
    日前,國外相關機構偵測到中國天宮二號衛星正在進行降軌工作,而如果按此推測,則天宮二號衛星很可能即將墜毀。對於國外機構判斷中國天宮二號即將墜毀的猜測,國內一些網友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天宮二號衛星是於2016年9月才發射的,如果按照時間來推算的話,它不過才在太空呆了兩年多的時間,這麼快就墜毀,應該是不太可能吧!
  • 「牧星人」是怎樣把天宮二號帶回家的
    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孫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介紹,天宮二號的離軌控制分兩步實施。先讓它來個「180度轉身」,變成推進器向前。7月18日天宮二號飛到我國喀什測控站上空時,地面發送降軌指令,利用發動機反推讓它減速,使它在繼續繞地球飛行半圈後,在南太平洋上空從此前高度約390公裡的圓形軌道,進入近地點200公裡的橢圓形軌道。
  • 天宮二號資料照片介紹 有哪些看點與天宮一號哪些不同
    從明天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什麼時候發射】。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它只是繞著地球一圈又一圈,做著「降軌運動」,直到最後一天降到70公裡的高度,然後徑直「衝」向大氣層。這期間,金山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天宮二號的歸來。3年前,當29歲的李軒博士畢業,來到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擔任工程師時,也經歷了一場等待。
  • 天宮一號運營3年成果豐碩 天宮二號研製全面展開
    按照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2016年發射。   「天宮一號在取得大批成果的同時,能夠超計劃、超壽命運營,可以說讓我們感到喜出望外。」王兆耀說。   自2011年9月29日發射入軌以來,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飛船圓滿完成6次自動和航天員手控空間交會對接,完成了太空飛行器組合體控制與管理、航天員在軌駐留保障、航天員在軌維修操作等一系列技術試驗驗證,開展了對地遙感應用、空間物理與環境探測和空間材料實驗,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在國土資源普查、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出重要作用。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過程□快報特派記者 孫蘭蘭 金鳳發布 神八入軌後兩天內完成首次交會對接據武平介紹,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T1火箭已於昨天下午加注推進劑,將於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擇機發射。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原計劃8月底發射。但8月18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失利。這型火箭與發射天宮一號的火箭為同一系列,出於安全考慮,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先徹查故障原因,暫停火箭測試工作,相應推遲天宮一號發射計劃。    但天宮一號如在9月底前不能發射升空,將錯失交會對接飛行的最佳「窗口」,整個計劃將全面調整。
  • 天宮二號明明還可以再飛數年,為何主動退休?答案在這!
    朱樅鵬進一步透露,天宮二號所攜帶的推進劑仍很充足,可以繼續支持其在軌飛行數年,「無論從團隊感情還是太空飛行器在軌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都不願與天宮二號割捨」。「天宮二號承載了推動中國步入『空間站時代』的歷史使命」,朱樅鵬說,天宮二號飛行任務期間,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進行了多次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空間實驗,充分驗證了航天員中期駐留太空的能力、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為建造空間站奠定基礎,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麼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航天大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登月計劃、太空實驗室等多個項目成功落地。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也成為經常在新聞中出現的名字,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