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
-
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分離細節
相聚時難別亦難 且看太空「相別離」——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分離細節 新華社上海11月13日電(記者張建松)「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攜手遨遊太空已近兩周,14日它們將迎來第一次太空分離、第二次太空交會對接任務。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二次交會對接關節點
專家詳解二次交會對接三大關節點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田兆運、趙薇、謝波)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二次交會對接有哪些關節點?將面臨怎樣的考驗? 關節點:倒飛 事件:為順利進行二次交會對接,天宮/神八組合體於13日22時37分在距地面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飛姿態。 解讀(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此時,組合體運行以天宮一號控制為主,神舟八號處於停靠狀態,組合體的姿態調整由天宮一號來控制進行。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天宮二號資料照片介紹 有哪些看點與天宮一號哪些不同
從明天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什麼時候發射】。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因為「天宮二號」原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備份,但由於「天宮一號」表現很好,所以對「天宮二號」進行了適應性改裝,讓它執行空間實驗室任務。為了完成「天宮二號」的三大任務,科技人員開展了很多新的設計工作,從而使「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天宮二號的發射升空將是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之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第二次飛行。 臨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天宮二號準備好了嗎?「目前天宮二號已扣上整流罩並與長徵二號2F T2運載火箭對接,整體狀況不錯,已從總裝廠房移至發射塔等待發射。」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解讀天宮二號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意義—新聞—科學網
中國距離自己的空間站還有多遠 天宮二號的發射時間定了,9月
-
天宮一號運營3年成果豐碩 天宮二號研製全面展開
按照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2016年發射。 「天宮一號在取得大批成果的同時,能夠超計劃、超壽命運營,可以說讓我們感到喜出望外。」王兆耀說。 天宮一號還是我國第一個「太空教室」,在神舟十號任務飛行期間,航天員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
-
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在地面指揮人員的指令下受控離軌,主體在大氣層中燒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去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無控再入大氣層。不同的是,此次天宮二號採取受控方式離軌,這是繼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後,我國第二次實施太空飛行器受控離軌。
-
天宮二號明明還可以再飛數年,為何主動退休?答案在這!
(1)天宮二號帶的「乾糧」還可以再飛數年?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7月13日發布的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設計在軌壽命兩年,目前在軌飛行已超過1000天,儘管已超期服役近一年,可平臺及載荷功能正常、狀態良好。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不僅完美執行了各項既定和拓展任務,更用主動受控離軌這一『壯烈』方式,為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這是我國堅定履行負責任大國國際責任的有力擔當,也是中國人和平科學利用太空資源的生動實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談起剛擁入地球母親懷抱的天宮二號,不舍的話語中難掩內心的激動與自豪。 「身強力壯」為何「退休」?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圖片來源:新華網2017年4月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作為一位太空「快遞小哥」它將給天宮二號「送快遞」
-
「身強體壯」的天宮二號為何此時「退休」?專家這樣說
郭兆煒 保石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一號墜毀日期公開,新的實驗室已備好,天宮二號蓄勢待發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的發布,天宮一號返回地球的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之間。時隔七年它終於能回到地球了。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天宮一號墜毀,又重新將大眾視野重新拉回到它這個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飛行器身上。可殘片墜落可能會傷害到人這種說法竟然也能被人拿出來當作焦點,這完全是在杞人憂天。其實據中國的檢測,殘片將會掉入一沒有船隻經過的海域,美科研人員也在在雜誌上說出實情,根據研究成果,與中方的預測一致,根本沒必要擔心,天宮一號只是終止了數據服務,並不是說失控了,墜落過程依然「受控」。
-
功勳太空飛行器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今晚「回家」。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在地面指揮人員的指令下受控離軌,主體在大氣層中燒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去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無控再入大氣層。不同的是,此次天宮二號採取受控方式離軌,這是繼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後,我國第二次實施太空飛行器受控離軌。
-
專家:天宮一號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 堪稱完美
(原標題:專家解讀天宮一號再入疑問: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堪稱完美)新京報快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