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2021-02-08 科學解碼

北京時間4月2日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是做什麼的?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在其兩年多的服役期間,天宮一號先後與三艘神舟飛船進行了在軌交會對接,其中一艘是無人飛船,兩艘是載人飛船,一共有6位中國航天員登上了天宮一號。

為什麼預測精確的墜落時間那麼困難?


儘管至少在一年之前,專家們就已經預見到這樣的結果,但是對於隕落的精確時間卻一直難以把握。這件事那麼難做嗎?是的。

牛頓定律告訴我們衛星是以圓形或橢圓形軌道圍繞地球運行的。但在較低的軌道高度上(1000公裡以下),情況要複雜得多。這是因為在這一高度以下,飛船或衛星會受到極為稀薄的大氣阻滯作用。這種作用會減低飛船運行速度,從而使其軌道高度進一步下降。

理論上,我們可以非常精確地計算出飛船下墜的軌道。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詳細掌握幾個參數,包括:衛星的運行速度,不同高度上的地球大氣密度,飛船的氣動外形和朝向,尤其它的橫截面積大小等等。

利用地面觀測設備,我們可以非常精確地測定飛船的速度值,但其他參數的測定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要想非常精確的估算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和地點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隨著飛船高度越來越低,專業機構對於天宮一號的隕落時間估算誤差也正不斷縮小,目前,專家們給出的比較達成一致的意見是在4月1日上午,至於墜落的地點仍然存在分歧,其中北美防空司令部給出的預測是在我國境內的河南與安徽交界區域,但這其中還存在不確定性。

為了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科學解碼的推送,請把 科學解碼【置頂】一下!科學解碼天天見!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而今天,天宮一號「悄無聲息」地再入大氣層的消息終於讓這些謠言炒作不攻自破。天宮一號的碎片在墜落過程中會受到氣動熱和氣動力的雙重作用熔化或燃燒,質量和體積逐漸減小,其中大部分碎片在到地面之前就會燃燒殆盡。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人類大約有15000噸以上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殘骸落回地球,但是沒傷害到人口密集地區的居民。
  • 歡迎回家!天宮一號墜入南太偏僻海域 長眠「太空飛行器公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終結了幾周來部分外媒圍繞天宮一號命運的喧囂,這些媒體擔憂的、甚至是渲染的「失控太空飛行器威脅地球」的場景並沒有出現。西方權威科學家表示,天宮一號落在有「太空飛行器公墓」之稱的南太平洋的一塊水域,那裡是經常落入太空殘骸的區域。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消息公布後,很多外媒進行了報導。
  • 社評:自行墜落的天宮一號亦自律自尊
    天宮一號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開始再入大氣層,未燃盡的部分墜落在南太平洋。儘管去年3月份天宮一號就停止了數據服務,地面無法再對它進行調控,它何時再入大氣層墜落以及墜落在什麼地方成為全球航天界的關注點,但科學家們對它安全墜落的估算得到最終驗證。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天宮一號,終於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後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回家」了!圖片來源:新華網2017年4月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作為一位太空「快遞小哥」它將給天宮二號「送快遞」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天宮一號 歡迎回家中國「天宮一號」飛行器即將墜落,2011年升空到現在,天宮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7年之久,並完成了與三艘神舟飛船的對接,它還曾經是中國第一次太空授課的課堂
  • 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組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圖為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拍攝到的天宮一號畫像。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來源:新京報在太空遊弋了近六年半的天宮一號,昨天「回家」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宮一號,就此正式謝幕。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太空勞模,歡迎回家,中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天宮二號預計墜落地點
    據了解,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包括釋放伴飛小衛星,完成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的對接等,目的是為了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 再見了,天宮一號!最後墜落身影美國網站要全程直播
    ▲虛擬望遠鏡計劃將直播天宮一號墜落過程。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墜落了。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實現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宮一號原本應該在2013年退役,按照原設計,它應該接受地面控制,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在南海遙遠海域墜海。
  • 天宮一號墜落地點「很準」 西方「僥倖」說法不值一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細節,有不少外電根據權威專家的觀測進行了評論。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推特上表示,太空站或在大溪地島西北部墜入海洋。這一地點處於「太空飛行器公墓」北部,那裡是太平洋上常有太空殘骸落入的偏遠區域。
  • 天宮一號月底墜落地球: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未來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墜入地球大氣層。根據天文愛好者的測算,天宮一號正在以每周6千米的高度降落,預計將在3月底墜回地球。天宮一號是為中國太空實驗室計劃設計的8.5噸重的實驗性軌道飛行器,任務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
  • 天宮一號空間站下個月墜入地球 墜落地點尚不確定
    廢棄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隨時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著。而就在今年三月下旬,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將墜入地球,該空間站有一些較大的設備或組件有可能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墜落到地面上。天宮一號正以大約18,00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行駛,並且現在並沒有設備將其引導到海洋或無人居住的地區,所以天宮一號很有可能衝回地球。
  • 天宮一號墜落時間再生變 或「遺憾錯過」4.1
    據外媒報導,看起來「天宮一號」很快就要奉上它的最後一場大型表演了。
  • 天宮一號整流罩殘骸墜落陝西榆林 疏散近10萬人
    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昨晚21時30分許,首片整流罩殘骸在榆陽區孟家灣鄉野目蓋村的一塊空地上找到。最大整流罩墜落榆林  昨日21時18分,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63秒鐘後,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成兩片向下墜落,隨後,火箭飛過平流層和中間層,向大氣層邊緣靠近。
  • 剛剛,「天宮一號」墜毀!炸在了外國媒體臉上!
    上尉特意去翻了一下外國媒體的報導這麼說的還真是不在少數而且從2016年就開始有這種說法了到上周天宮一號確定了墜落日期外媒更是各種報導幾乎形成了刷屏可以說是唯恐天下不亂就盼著我們的天宮一號砸到人最近幾個月天宮一號離地球越來越近它飛行的高度也越來越低世界各國也在用一些衛星追蹤器進行追蹤美國航天航空公司預測天宮一號會在4月第一周墜落歐洲航空局則認為是在3月24日到4月19日期間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一個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持續服役了兩年半,完成了各項在軌試驗後,2016年3月21日終止了和地球的數據連接,在之後的接近兩年時間裡,天宮一號一直孤單地在無聲的太空中徘徊,天宮一號做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萬人沉浸在歡呼中,為何兩天後卻傻了?
    在不久前中國的航天事業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天宮一號墜落!而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美國萬人同慶。然而,兩天後他們卻都傻了,直言中國還是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也越來越顯著,我國也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