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月底墜落地球: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2020-12-02 驅動之家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未來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墜入地球大氣層。

根據天文愛好者的測算,天宮一號正在以每周6千米的高度降落,預計將在3月底墜回地球。

天宮一號是為中國太空實驗室計劃設計的8.5噸重的實驗性軌道飛行器,任務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設計壽命兩年,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交會對接,並接納了我國航天員。

2016年3月21日,天宮一號完成各項在軌試驗後,終止數據連接。

隨後有外媒炒作我國已經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墜毀後很可能會砸到大城市,但實際上,天宮一號一直在接受監控,而且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砸到人更是無稽之談。

由於天宮一號的重量只有8.5噸,只要在大氣層中燃燒充分,基本不會留下多少殘骸。

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退役後,國際通行的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那裡被稱為「太空飛行器墳場」。

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望遠鏡等都落在那兒。


天宮一號高度稅局:今年1月4日的時候大約220公裡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實現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宮一號原本應該在2013年退役,按照原設計,它應該接受地面控制,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在南海遙遠海域墜海。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
  • 歐美熱猜天宮一號何時墜地球 中國專家:將受控墜落南太指定海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媒對中國天宮一號何時墜落地球的猜測又熱鬧了起來。英國《衛報》6日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將在4月的第一周墜落,前後誤差為一周。歐洲航天局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在3月24日至4月19日之間。天宮一號是中國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2011年9月發射入軌。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別扯了……
    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這一論調並非首次出現。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對此予以否認。朱樅鵬日前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
  • 美媒再炒天宮一號2018年將"撞"地球落點"無法預測" 專家闢謠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天宮一號,終於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後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會砸到我嗎?答案來了
    他表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天宮一號運行狀態仍在定期更新天宮一號模型。在受控墜落方面,中國於2009年遠隔40萬公裡,控制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豐富海」地區;2017年9月,又控制天舟一號飛船離軌,經過兩次制動進入大氣層燒毀,殘骸墜入「太空飛行器墳場」。天宮一號將在大氣層實現充分燃燒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其太空旅途將盡之際再一次走近公眾視野:前不久,部分外媒有關「天宮一號已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造成安全威脅」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我國多位航天專家對此回應道:天宮一號一旦「受控」墜落,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專家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堪稱「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扎堆墜入的太平洋「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經計算預測,8噸左右的天宮一號,或將產生1-1.5噸左右的殘骸墜入大洋。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一號殘骸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天宮一號墜落地點「很準」 西方「僥倖」說法不值一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細節,有不少外電根據權威專家的觀測進行了評論。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推特上表示,太空站或在大溪地島西北部墜入海洋。這一地點處於「太空飛行器公墓」北部,那裡是太平洋上常有太空殘骸落入的偏遠區域。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 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想太多
    一是加強對飛行器的地面監測和預警;二是在飛行器軌道壽命末期,使天宮一號主動離軌,重返大氣層燒毀。此前,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就指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 天宮一號失控事件,到底咋回事?
    最近幾天,西方媒體紛紛鎖定「天宮一號」,有些聲音頗為恐怖:天宮一號已經失控,2018年3月將會撞向地球!引發中低緯度國家和民眾恐慌。這到底怎麼一回事?事實果真如此嗎?預計天宮一號將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4月區間,重返地球,墜落地表,最有可能是在今年3月份。我們再看看,最近一些西方大眾主流媒體(非航空航天專業媒體)是怎麼報導的——包括紐約郵報、福克斯新聞網、CBS新聞網、今日海外(Universe Today)等等,都在直接間接地意指:天宮一號現已失控,即將墜入地球中低緯度地帶。
  • 天宮一號整流罩殘骸墜落陝西榆林 疏散近10萬人
    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昨晚21時30分許,首片整流罩殘骸在榆陽區孟家灣鄉野目蓋村的一塊空地上找到。最大整流罩墜落榆林  昨日21時18分,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63秒鐘後,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成兩片向下墜落,隨後,火箭飛過平流層和中間層,向大氣層邊緣靠近。
  • 天宮一號墜入南太偏僻海域 長眠「太空飛行器公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終結了幾周來部分外媒圍繞天宮一號命運的喧囂,這些媒體擔憂的、甚至是渲染的「失控太空飛行器威脅地球」的場景並沒有出現。西方權威科學家表示,天宮一號落在有「太空飛行器公墓」之稱的南太平洋的一塊水域,那裡是經常落入太空殘骸的區域。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消息公布後,很多外媒進行了報導。
  • 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組圖)
    「中國目標飛行器重回地球倒計時!」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失控撞地」的恐慌:「本月底,還未確定落點的天宮一號將砸向地球北京、紐約、波士頓以及芝加哥等大城市均在危險區域內墜地後會造成大規模致癌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將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其實早在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就徹底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 天宮二號已回家,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
    遨遊太空近3年的天宮二號19日晚在預定時間內返回地球,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用極其壯烈的方式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北京時間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一個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持續服役了兩年半,完成了各項在軌試驗後,2016年3月21日終止了和地球的數據連接,在之後的接近兩年時間裡,天宮一號一直孤單地在無聲的太空中徘徊,天宮一號做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 天宮一號空間站下個月墜入地球 墜落地點尚不確定
    廢棄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隨時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著。而就在今年三月下旬,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將墜入地球,該空間站有一些較大的設備或組件有可能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墜落到地面上。天宮一號正以大約18,00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行駛,並且現在並沒有設備將其引導到海洋或無人居住的地區,所以天宮一號很有可能衝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