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萬人沉浸在歡呼中,為何兩天後卻傻了?

2020-12-03 子淵談史

對於中國如此飛速的發展,西方的有些國家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是絕不可以,也絕不可能超越他們的。因此,隨著中國在各個領域的成就越來越顯著,很多西方國家便開始打起了輿論戰,肆意捏造和抹黑中國。說到底,一些西方國家就是見不得中國好,既然不能阻止中國發展的腳步,那就只好從各個方面來抹黑中國,想方設法造中國的謠。

而對於這一點我國也是非常清醒,我們從不會根據西方的謠言來理論,只會用實際行動來打他們的臉,而這也成為了我國獨具個性的中國性格。在不久前中國的航天事業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天宮一號墜落!而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美國萬人同慶。然而,兩天後他們卻都傻了,直言中國還是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也越來越顯著,我國也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除了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外,我國在空間站上的探討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前兩年成功發射的天宮一號,就是我們準備建造空間站所吹響的號角。

天宮一號於2011年成功發射,曾先後與三駕神舟載人飛船順利對接,而這也宣示了我國已經成熟擁有了太空飛行器自主對接技術,這也是向空間站建設發起衝擊的至關重要一步。由於天宮一號獨特的設計和先進的技術,原本計劃服役四年的它成功在太空中遨遊了六年之久,而在完美完成了使命以後,2018年4月,天空一號按計劃降落到南太平洋地區的太空飛行器墳場。

然而,就是我們這麼一個正常的航天活動,美國方面卻對此大書特書。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我國的天宮一號在太空中就失去了控制,而在失去控制後的天宮一號將很可能墜落在地球上的任意角落。而經美國媒體的渲染以後,數萬美國人普天同慶,紛紛嘲諷中國的航天事業。然而,僅僅在兩天之後,事實卻狠狠打臉了美國媒體。因為我們的天宮一號,順利的墜落到了太空飛行器墳場,並沒有如美國媒體所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人高興壞了,但兩天後傻了:還是中國厲害
    最近幾十年,中國迅速發展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特別忌憚,看中國如此發展特別著急。生怕中國崛起後,會跟他們秋後算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方有很多國家,都曾對中國發動過進攻。我國苦苦掙扎了近百年,才克服種種問題,在炮火中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天宮一號,終於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後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
  •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4月1日發布的最新消息,預計天宮一號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的文章所述,像天宮一號這類進入軌道衰減期的太空飛行器,在各種阻力和太陽活動作用下,機械能逐漸減少,飛行軌道高度逐漸降低。進入稠密大氣層後,在氣動熱、力、減速過載等綜合作用下,艙體會劇烈破壞解體。若太空飛行器再入飛行時間較長,氣動力/熱對太空飛行器損毀充分,能到達地面的殘留物碎片就會所剩無幾。
  • 天宮一號整流罩殘骸墜落陝西榆林 疏散近10萬人
    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昨晚21時30分許,首片整流罩殘骸在榆陽區孟家灣鄉野目蓋村的一塊空地上找到。最大整流罩墜落榆林  昨日21時18分,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63秒鐘後,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成兩片向下墜落,隨後,火箭飛過平流層和中間層,向大氣層邊緣靠近。
  • 再見了,天宮一號!最後墜落身影美國網站要全程直播
    中國首座太空站天宮一號可能在本周末(3/31-4/1)墜落,引起全球關注,美國太空觀測網站虛擬望遠鏡計劃(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就將透過全球直播,讓民眾在家中就能觀看天宮一號墜落的過程。而我國太空中心推估,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在大西洋上,靠近古巴的位置。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社評:自行墜落的天宮一號亦自律自尊
    天宮一號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開始再入大氣層,未燃盡的部分墜落在南太平洋。儘管去年3月份天宮一號就停止了數據服務,地面無法再對它進行調控,它何時再入大氣層墜落以及墜落在什麼地方成為全球航天界的關注點,但科學家們對它安全墜落的估算得到最終驗證。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大事件」——中國飛行器、重達8.5噸的「天宮一號」墜落了。根據《衛報》的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將在4月的第一周墜落,歐洲航天局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在3月24日至4月19日之間。由於被猜測到的地區較多,境外媒體想像力大爆發,一時間,「失控」、「帶毒」、「撞地」、「危害」等詞語都被與天宮一號聯繫在一起。
  • 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組圖)
    「中國目標飛行器重回地球倒計時!」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
  • 天宮一號墜落地點「很準」 西方「僥倖」說法不值一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細節,有不少外電根據權威專家的觀測進行了評論。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推特上表示,太空站或在大溪地島西北部墜入海洋。這一地點處於「太空飛行器公墓」北部,那裡是太平洋上常有太空殘骸落入的偏遠區域。
  • 天宮一號月底墜落地球: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未來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墜入地球大氣層。根據天文愛好者的測算,天宮一號正在以每周6千米的高度降落,預計將在3月底墜回地球。天宮一號是為中國太空實驗室計劃設計的8.5噸重的實驗性軌道飛行器,任務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
  • 美媒抹黑中國稱「天宮一號」將墜落日本地區,將覆蓋數百公裡
    中國現在的科技實力已經發展的非常強大了,所以就備受其他國家的妒忌,尤其是&34;上天之後,上個月外媒就推測&34;即將墜落的消息了,而現在外國所謂的那些專家們又開始計算&34;的墜落位置了。3月左右降落地球,其最有可能墜落的三片區域中,包含了日本北海道南部和東北方向。
  • 中國稱天宮一號墜落不會傷人 大碎片落到地面概率極低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美媒稱,中國一座8.5噸重的空間站正墜向地球,引起這個星球上約75億人中某些人的擔憂。但北京30日表示,這座空間站不大可能造成人身傷亡。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30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他們可以通過關注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和聯合國外空司網站,來跟蹤天宮一號空間站的墜落情況。陸慷說,中國「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處理此事。目前來看,這個龐大的空間站在墜落過程中可能分解成不會造成傷害的較小碎片。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一個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持續服役了兩年半,完成了各項在軌試驗後,2016年3月21日終止了和地球的數據連接,在之後的接近兩年時間裡,天宮一號一直孤單地在無聲的太空中徘徊,天宮一號做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將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其實早在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就徹底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這次的天宮一號事件又為何讓外媒如此上心?日期間但他們對於天宮一號的墜落地點幾乎無法預測他們認為中國已經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掌控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一號殘骸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目前,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退役後,國際通行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深海區,這一區域也被稱為「太空飛行器墳場」。太空飛行器墳場四面與陸地距離都超過2000公裡。
  • 天宮一號空間站下個月墜入地球 墜落地點尚不確定
    2016年,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停止了數據傳輸,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雖然它的結構依然完整,但是卻已經不受控制,而8.5噸的前哨站一直在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漂泊。廢棄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隨時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著。
  • 天宮一號:控制中的「墜毀」
    2013年6月13日,天宮一號與載人飛船神舟十號成功自動對接。結束了神舟十號任務以後,天宮一號的所有目標就已全部達成,沒有進一步的安排,這也符合它預先設計的僅兩年的壽命(2013年底結束)。但是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斷數據連接。天宮一號將會逐漸墜回地球。
  • 科技日報解讀天宮一號墜落 :被碎片砸到概率低於萬億分之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輕舒一口氣,緩緩從指揮席起身,走到指揮樓的露天平臺,遙望著佇立在不遠處塔架上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和天宮一號。2小時後,他將指揮一次超出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原本計劃的發射,思緒又回到從前……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階段任務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