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驕傲:從東方紅到天問一號

2020-11-25 騰訊網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向世界播放東方紅的美妙旋律,從此原本在外層空間探索為零的中國,開始進入了空間探索的新階段。

從第一次衛星發射,到發射了上百顆各類型的衛星,從發射神舟五號號 到2016年 發射的神舟十一號,北鬥導航全面建成,再到如今發射的我國第一次探索火星的天文一號,中國航天技術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從無到有,從簡陋到複雜緊密,從低空到如今的火星,就是美國為首花費巨資建造道德空間站預計 2022年我們也將建成,我們如今的技術水平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沿!

這是中國 人的一小步,更是世界的一大步 。中國的空間探索的進步,從此徹底擺脫了亞非拉國家想探索天空就必須忍受西方國家漫天要價,仰人鼻息的地步。不管是中國的 月球探測,還是空間站建設使用,再到如今的天問一號 ,我們都積極的參與國際合作,不因為 想參與國國家小弱而拒絕,當然更不會 讓昔日屢次禁止中國參與國際太空技術合作的美帝之流假惺惺的參與,使世界上亞非拉國家也 從此跟上中國的步伐,有機會一起參與到這場全人類的太空探測的偉業之中。

中國的太空探索能取得如此大的進步 ,也正是中國國力進步的象徵,更是中國從一窮二白的貧瘠的科學技術到 科技興隆的真實寫照。它昭告了世界,中國14億人從此徹底站起來了,它宣告了落後一百多年的東方睡獅已經覺醒了!

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不僅僅是 科技實力的象徵,它們更象徵著中國人從 100多年前丟掉的信心和自尊心從此徹底地找回。新中國的建立讓全體中國 人從此站起來,但這太空探測工程也是建立國人信心和找回文化自尊的工程,它代表的最偉大的含義就是:中國人從此在科技 貧乏中站起來了!它也證明 任何對 中國科學技術的打壓都註定是徒勞的,沒有什麼是這個偉大的民族不能徵服的。

從東方紅到天問一號,是14億國人的驕傲,更是14億 國人對於這100多年中國遭受的不公命運的一次不屈吶喊,讓世界看到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潛力!睡獅已經覺醒,將無可匹敵!

相關焦點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今天,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中國航天人的犧牲精神和奮鬥足跡,振奮了國人,震撼著世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創造了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史。
  • 天問一號國人的驕傲,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美國也束手無策
    就在今年的7月份,中國海南一聲巨響,中國成為了世界的焦點,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了,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完成火星的發射,並且天問一號順利的進入了預定軌道,中國的火星之旅開始了天問一號也成為了國人的驕傲。現在天問再次讓中國成為全球焦點,美國這次也是束手無策。
  • 從「東方紅」到「天問」中國航天邁向深空新「長徵」
    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開啟太空時代的標誌——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中新社報導,在這個特別的日子,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面向深空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Tianwen)」系列名稱和「攬星九天」標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則依次編號。 今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按計劃,中國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標誌著中國太空科技邁向新領域​
    作者:中國攝像師潘長宏2020年8月21日我從電視中看到,中國7月23日,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向太空發射了一顆具有時代意義的探測器,它叫「天問一號」,根據相關知識導讀,這「天問一號」探測器分為軌道器和著陸器兩部分,總重約
  • 天問一號傳回地月合影,從「東方紅」中國人走過半世紀的太空旅行
    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 你好,天問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人造地球衛星|航天|東方紅|火星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天問一號成功升空,回顧我國艱辛的「撼天」歷程!令人肅然起敬
    21點48分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被送到預訂軌道。隨後地面控制中心聽到那首經典歌名歌曲:「東方紅,太陽升…………!」,在外太空中讓全世界首次聽到中國的聲音!地球上肉眼觀測,東方紅一號在那個貧苦和科技封鎖的雙重打擊下,中國人民與科技工作者排除萬難,把衛星送上天空,實現從0到1的突破。衛星原計劃壽命20天,實際到28天後才停止發送信號!四個預定目標全部達成!「東方紅一號」現實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老外:人類為中國驕傲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說到火星,相信許多小夥伴都會非常「好奇」,畢竟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較為「神秘」的星球,因為其環境與地球大體上相似,所以很多人也比較在意,火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而各國近幾十年來,也致力於勘探火星,來揭開火星的神秘面紗。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天問一號」飛天記
    自古以來,國人就對頭頂的天空充滿好奇。從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到依據人間的帝王將相幻想出高空之上的玉皇天庭,天空滿足了國人的無限想像。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天問》,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追尋宇宙的奧秘。
  • 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人們常將眼光收得很近,以至於只關注到自身周圍事物。是的,探索宇宙,看上去對當下我們來說,毫無意義。但為了自存自衛,中國要想擁有更強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實力,就不能不發展航天。另一方面,航天計劃的背後,更承託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是對子孫後代的一種負責。
  • 天問一號上天成功,商標卻早被多家公司搶先註冊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左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
  • 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太空之旅
    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 《東方紅》音樂上衛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50年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當國人聚集在收音機旁,聽到太空中發出的《東方紅》樂曲時,內心的激動之情難以抑制,這不僅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創舉,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創舉。對於「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央提出了十二個字的要求: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見,聽得到。更詳細說來,即要用運載火箭將衛星精準送入軌道,要讓地面測控系統實現對衛星的成功測控,要能在地面用肉眼看到衛星,要能在地面用收音機聽到衛星發出的信號聲音。這十二個字說起來簡單,但要一一實現,不知這其中有多少難題要攻克。「東方紅一號」衛星樂音裝置,成功完成了「聽得到」的任務。
  • 比「天問一號」更激動人心的是背後的「青春之歌」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成績背後,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青年人是重要參與者。一批「80後」「90後」投身其中,懷凌雲志、做務實事,在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天問一號」成就航天夢,BJ90書寫中國車新驕傲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突破了中國航天新裡程。除了九天上的驕人成績,中國智造在陸地上也正在書寫著一段光輝歷史。
  • 中國再一次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太給國人爭氣,美國心裡是何滋味
    近日,中國再一次成為全球焦點,天問一號給國人爭氣,不知美國心理會是何種滋味。——天問一號,達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那就是飛行距離總計達到了1億千米。這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天問一號大大地給國人爭了一口氣。美國心裡恐怕不是滋味了。畢竟,以往都是美國的太空進展惹人關注。不過,天問一號離最終實現達到火星的目標還很遙遠,1億千米聽起來很長,但實際上,現在它距離地球不過才1000多萬公裡。要想最終到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行近5億千米,這意味著,天問一號現在才完成旅途的1/5。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最近「天問一號」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從臨近發射到發射成功以及之後關於它的消息一直霸佔著各大軍事網站的榜首。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探測火星之旅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最近「天問一號」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從臨近發射到發射成功以及之後關於它的消息一直霸佔著各大軍事網站的榜首。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今天「天問一號」刷屏了!你知道「天問」出自哪裡嗎?
    火星探測任務Mars exploration mission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