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晚上21時35分。隨著「轟隆!」的一聲震天的響聲!一隻穿雲箭尾部噴射長長的火焰,直衝雲霄!21點48分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被送到預訂軌道。隨後地面控制中心聽到那首經典歌名歌曲:「東方紅,太陽升…………!」,在外太空中讓全世界首次聽到中國的聲音!
東方紅一號,一比一復原圖
中國首顆衛星,定下四個目標:
1、上得去
這是第一要務,首先得把衛星送上去,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不辱使命,達成目標,把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2、抓得住
衛星到預定軌道後,要跟地面指揮中心取得聯繫,使地面指揮中心知道它的位置以及狀態!
3、聽得見
這也是衛星播放那首《東方紅》的原因!要在外太空中,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4、看得見
這個就有點難了,要在天氣良好的夜晚,讓人們能夠在地面上看到衛星!
地球上肉眼觀測,東方紅一號
在那個貧苦和科技封鎖的雙重打擊下,中國人民與科技工作者排除萬難,把衛星送上天空,實現從0到1的突破。衛星原計劃壽命20天,實際到28天後才停止發送信號!四個預定目標全部達成!「東方紅一號」現實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當時國際大環境下,中國夾在美蘇之間,艱難生存。它向一顆明珠,指引中國前進的方向,鼓舞著全國人民!
如果把東方紅一號衛星,比做中國撼天的第一階段,那麼第二階段,我認為就是載人航天!
2003年10月15號上午9點整,在電視機前看到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那一刻,心情澎湃無以復加!隨著「一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分離,再到地面指揮中心響起一片掌聲!「神舟5號」飛船送到預定軌道。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放下來了!不由之主跟著鼓起掌來!直播畫面切換到楊利偉:「身體良好,各項指標正常,飛船姿態正常………!」,在那一刻,作為國人的驕傲,湧上心頭!
神舟五號巡天
神舟5號載人航天,有兩個目標:
1、送上去
作為我國次載人航天工程,首先要把人安全送上去。為什麼被稱為:神舟5號,是因為從1999年11月-2003年1月,中國先後進行4次無人飛行試驗,積攢眾多飛行數據,基本做到萬無一失!短短半個多小時的電視直播,是科技工作者花費無數個日夜,才走楊利偉在太空中,展露出迷人的微笑!
楊利偉,狀態良好,衝著鏡頭微笑
2、返回來
不比發送衛星,送上去完成任務就行,至於返回,這個就自生自滅了!神舟5號作為載人航天工程,還得保證人員安全返回!「神舟5號」由4部分組成:
①推進艙,又稱「設備艙」,主要為飛船調整姿態,軌道變化,制動減速提供動力
②軌道艙,是航天員工作還有生活的區域
③返回艙,這個就不用多解釋,航天員回家的設備
④附加段,這個具體功能不太清楚
楊利偉安全返回,工作人員在返回艙迎接他
神舟5號載人航天工程,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任務!它跟「東方紅一號」一樣,具有裡程碑意義!!在那個從2003年到現在,已過去17年,而這17年是我國騰飛的17年,無論經濟,科技,教育,國防…….!可以說,正是「神舟5號」的存在,極大的鼓動國人的心!在神舟5號之前,航空航天事業默默無聞,沒有名聲,沒有錢途!在那個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歲月裡,在那個小車等在科研所門口,搶奪人才的歲月裡!感謝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堅守,才有今天國防與科技一飛沖天進步!
就是前幾天發射的「天問一號」,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不是「嫦娥探月」工程作為第三階段,首先不是探月工程不重要,而是探月工程只是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今天探討是具有裡程碑意義,作為我國航天工程三部曲:發射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前兩項已經圓滿完成,作為壓軸的終章!探月工程還差點意思,只有「天文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才夠格,才顯大氣!
天問一號順利升空
天問一號同樣可以歸納:時間緊,任務重。
1、時間緊
火星探測任務,2016年1月才立項,要在4年時間裡完成:設計,建造,還有測試!趕在第二個「窗口期」,發射升空,否則又要等上26個月!光聽「天問一號」所帶的眾多儀器,要合理的設計到有限的空間裡,就知道有多難,還有後面製造,還得留出時間來做測試!這是無數科技工作者沒日沒夜辛苦勞作的成果!
火星車上眾多科技結晶
2、任務重
相信大家這段時間,聽到火星任務,簡單歸納就是三個字「繞,落,巡」
①繞,就是環繞火星勘察,找出合適的降落點,為火星做天氣預報!要充分做到天時,地利,人和。為後來兩項「落,巡」掃平障礙
②落,就是降落!這個為何單獨拎出來說!降落時間雖然短,但卻驚險異常!有「死亡七分鐘」之說,火星探測器墳場,大多是這時間產生的!
③巡,就是降落後,火星車出來巡視!對火星多角度,全方位細緻勘察,研究!這也是火星任務最重要的部分!
火星車降落,最危險的七分鐘,的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