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2016年8月23日,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 圖源:新華社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介紹: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long poem "Tianwen," meaning Heavenly Questions or Questions to Heaven, written by Qu Yuan (about 340-278 BC),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
「天問」來自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
In "Tianwen," Qu Yuan rai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in verse involving the sky, stars, natural phenomena, myths and the real world, showing his doubts about some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the spirit of seeking the truth.
《天問》是屈原對於天空、星辰、自然現象、神話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體現了他對傳統理念的疑惑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天問」這個名字表達了中華民族對於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the Chinese nation's perseverance in pursuing truth),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culture of exploring nature and the universe)。
國家航天局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
圖源:新華視點
CNSA also unveiled the logo of China's 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 featuring the letter C, signify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apacity of entering space.
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標識展示了字母「C」的形象,匯集了中國(China)、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進入太空的能力等多重含義。
China plans to launch the Mars probe in 2020, aiming to complete orbiting, landing and roving in one mission.
我國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在一次任務內完成軌道運行、著陸、巡視的任務。
中國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man-made satellite)「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為紀念「東方紅一號」這一中國航天事業開創性、奠基性成就,2016年,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Space Day)」。
參考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