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問一號」刷屏了!你知道「天問」出自哪裡嗎?

2020-11-23 騰訊網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2016年8月23日,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 圖源:新華社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介紹: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long poem "Tianwen," meaning Heavenly Questions or Questions to Heaven, written by Qu Yuan (about 340-278 BC),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

「天問」來自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

In "Tianwen," Qu Yuan rai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in verse involving the sky, stars, natural phenomena, myths and the real world, showing his doubts about some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the spirit of seeking the truth.

《天問》是屈原對於天空、星辰、自然現象、神話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體現了他對傳統理念的疑惑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天問」這個名字表達了中華民族對於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the Chinese nation's perseverance in pursuing truth),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culture of exploring nature and the universe)。

國家航天局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

圖源:新華視點

CNSA also unveiled the logo of China's 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 featuring the letter C, signify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apacity of entering space.

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標識展示了字母「C」的形象,匯集了中國(China)、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進入太空的能力等多重含義。

China plans to launch the Mars probe in 2020, aiming to complete orbiting, landing and roving in one mission.

我國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在一次任務內完成軌道運行、著陸、巡視的任務。

中國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man-made satellite)「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為紀念「東方紅一號」這一中國航天事業開創性、奠基性成就,2016年,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Space Day)」。

參考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今天,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是天問一號奔火滿月的日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8月23日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達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臥薪嘗膽9年,我國在「天問一號」的建設上直接大膽設立一次性完成3大任務的目標。要知道,人類探測火星分為探測器掠飛探測、繞、落、巡、採樣返回、載人登火6個階段,而本次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不僅直接跳過掠飛探測這第一階段,還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就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此挑戰,在世界航天史上屬首次。所以什麼是繞、落、巡?
  • 天問一號的這些數字密碼,你知道多少?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你知道任務背後的這些數字嗎?①本次探測任務被命名「天問一號」,將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1步;②將一次實現繞著巡3個目標;③飛行過程經歷6個飛行階段,其中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段飛行約7個月...加油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將要著陸在哪裡?
    #宇宙生活指南#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其實不是01著陸在哪裡?天問一號最初選了2個備選著陸區,有趣的是也和兩艘海盜號(Viking 1和Viking 2)很像,分別是1區(克律塞平原)和2區(烏託邦平原) [1]。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然而已經有公司註冊了「天問一號」零食商標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出自《楚辭》,來源於屈原的長詩,作品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
  • 「天問一號」在哪裡?我知道!
    8月2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執行,每一步都離不開對軌道的精確計算。
  • 益陽:七彩暑假天問一號有多先進你知道嗎?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張紅豔)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總重5噸,由兩部分組成,一個火星軌道飛行器,一個著陸器,裡面裝有一臺火星巡視車,重量約240公斤,與重量越過1噸的好奇號火星車相比,要輕巧得多,以太陽能電池作為動力,設計壽命90天,但正常使用兩三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月球上的玉兔2號設計壽命也只有90天,現在用了一年半也沒出現任何問題。
  • 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要經歷什麼嗎?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3時25分,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你知道嗎?
  • 今天,轉發天問一號的數字密碼,為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加油
    【今天,轉發天問一號的數字密碼,為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加油!】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你知道任務背後的這些數字嗎?①本次探測任務被命名「天問一號」,將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1步;②將一次實現繞著巡3個目標;③飛行過程經歷6個飛行階段,其中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段飛行約7個月...加油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上那抹「中國紅」,出自哈工大
    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這是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天問一號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對新中國的生日祝福。這抹鮮豔的中國紅出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吳曉宏教授團隊。
  •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今天就來說說你關心的那些問題!一、為什麼我們要探測火星?而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天問」一詞,則出自我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所著《楚辭》中的同名長詩《天問》。全詩通篇是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閩南網]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昨日 23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 4 臺 120N 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 20 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昨日 23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 4 臺 120N 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 20 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 60 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雖然今天的火星是一片荒涼,地表遍布沙丘、礫石,大氣是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而且還未發現有液態水。,並將其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怎樣才能抵達火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的,而著陸巡視器又分為進入艙和火星車,那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究竟怎樣才能抵達火星呢?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約6小時後,它將穿越地球磁層頂,進入行星際空間,開始了漫長的火星之旅,這段路程將行駛7個月之久。
  • 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並且任務重點比美國的好奇號更進一步,重點包括發現當前和以前的火星生命,以及行星的表面和環境,是人類航空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做到一次發射就超越到火星探測任務第一的位置。天問一號的取名來自於屈原長詩「天問」,該詩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其中天文方面三十問,地理方面四十二問,歷史方面多達九十五問,可謂包羅萬象。
  • 探索火星的「天問一號」升空後,商標也火了
    最近的朋友圈,都被「天問一號」刷屏了。很多小夥伴都非常興奮,中國的「天問」開始向火星進軍。「天問一號」的名稱來源於《天問》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一首長詩。「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我們對太空的疑問和探索,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了。在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 今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探測,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
  • 「天問一號」飛奔火星,國內網友發出「燒腦」十問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國內網友沸騰熱議。同日,百度發布的《「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記錄了由4月末以來,國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並公布了對「天問一號」、對火星,國內網友們最好奇的10個問題。
  • 今天,「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截至8月23日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