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2020-07-24 原點閱讀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一起來看看發射時的震撼景象 ↓

終於!火星,我們來了!

為什麼我們要探測火星?

我們將如何探測火星?

......

今天就來說說你關心的那些問題!


一、為什麼我們要探測火星?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火星的地形地貌 來源:NASA

火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行星,有稀薄的大氣層,氣壓為地球的1%,局部最高溫度甚至可達35攝氏度,當然平均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只有零下63攝氏度。此外,還封存有大量冷凍狀態的水。

在未來,火星幾乎是唯一存在移民可能性的行星。另外,火星還可能存在像微生物這種低等生命的可能性。這也是世界各國熱衷探索火星的重要原因。

二、為什麼取名為「天問」?

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其中「熒」代指火星由於土壤富含氧化鐵而發出的紅光;「惑」則出於古人對火星運行缺乏規律而感到的困惑。

而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天問」一詞,則出自我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所著《楚辭》中的同名長詩《天問》。全詩通篇是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宇宙誕生之初的情況人們是怎麼知道的?天地未分,混沌無垠,是誰考定而知之的?幽明之理,難知難曉,誰能窮極其本源?天地既分,惟象無形,何以識知它的形象?」

早在先秦時期,屈原就已對當時的天文學提出了質疑,這是可貴的科學精神萌芽。這與如今科學家們對火星的不斷探究精神,不謀而合。

三、「天問一號」將怎樣開始工作?

此次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將在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經歷火星捕獲、火星停泊後,著陸巡視器將與環繞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

四、為什麼今年三個國家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

今年有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和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

如果錯過了8月15日這個最後的窗口日期,那麼就要繼續等兩年,這是為什麼呢?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2018年,美國洞察號飛往火星的軌道。其他飛往火星探測器的軌道類似。

火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2個地球年,火星運動的比地球慢,因此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時刻在變化。

如果選取的發射時間窗口合適,當探測器沿著霍曼軌道運動到與火星軌道交點時,火星也能恰好運行到這個交點附近。對於發射火星探測器而言,這個時間窗口大約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因此,錯過今年的發射窗口,就要再等兩年!所以,今年才出現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情況。

五、火星探測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火星探測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 7 分鐘』,在進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要在 7 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 2 萬千米降低到零。這需要融合多種減速手段才能實現,包括氣動外形、降落傘和反推等,也需要自主導航控制技術來保證。」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張偉曾對《科技日報》表示。

六、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什麼目標?

中國「天問一號」此次探測目的是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即能夠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進行巡視勘測。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七、中國製造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都長啥樣?

22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對外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

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八、本次探測任務將實現哪些新裡程?

1、首次在火星軌道上釋放著陸器

天問一號釋放著陸器,這就意味著超越了歐洲空間局,歐洲空間局「獵兔犬2號」火星著陸器由於失聯導致著落任務失敗。

2、首次在火星表面釋放巡視器

天問一號釋放一輛巡視器,或者說是一個小型火星車,如果成功就達到美國宇航局的技術水平。

3、加入探索火星的隊伍

美國宇航局從2003年的「勇氣號」和「機遇號」,到2011年的「好奇號」核動力火星車,以及今年的「毅力號」核動力火星車,都在找火星水和生命痕跡。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的自拍 來源:NASA

九、未來我們還有哪些計劃?

1、尋找火星生命和如何建造火星基地

天問一號釋放的巡視器採用太陽能電池板收集能量,這意味著巡視器的壽命需要考慮火星沙塵暴、軌道光強等因素。

天問一號將第一次探索火星的水平拔高了很多。掌握繞、落、巡三步這一技術後,我國第二步火星探測可能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尋找火星生命和如何建造火星基地上。

2、載人登陸火星

根據美國宇航局、馬斯克登陸火星的時間表,載人登陸火星預計在2040年前完成,因此接下來我國的火星探測仍然需要更大的投入,最終將航天員送到火星上。

十、「天問一號」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我國已經完成了四次探月任務: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的繞月任務,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落月任務。然而,這都還都屬於地月系統內的探測,而本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而且還要一次完成軌道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種形式的探測活動,複雜度和難度非常高。

據悉,後續我國還將執行小行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和木星探測等深空任務。因此,「天問一號」還將為未來的這些天問系列探測器鋪平道路。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踏上了奔赴火星的軌道

它還要經歷7個多月的漫長旅行,行程數億公裡才能到達火星

祝「天問一號」一路順風

讓我們共同期待它著陸火星的好消息吧!


綜合自:騰訊宇宙、科普中國、環球科學 等

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張潤昕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相關推薦★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宇宙奧德賽 漫步太陽系》

作者:王爽

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場始於地球、最終將環遊整個宇宙的神奇旅程,而本書是這場宇宙奧德賽之旅的開篇之作。 這是一部由40篇文章組成、並以「紀傳體」的方式呈現的太陽系簡史。我想為你呈現的並不是一些關於太陽系的碎片化知識,而是一個關於太陽系的完整知識體系。藉由從上百個初選題目中精挑細選出來的40個主題,我希望能讓你了解這些太陽系的主要天體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坐標:它們曾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過什麼重要角色?與哪些特別重大的科學事件有關?如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看法?又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繫?

相關焦點

  • 點火升空|天問探火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不僅如此,美國還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在2037年前後,不惜花費數百億美元,將人類送上火星。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馬斯克(馬斯克的粉絲們,請按捺下情緒,咱今天的主角可是中國天問) 正是因為探測火星意義非凡,半個多世紀以來,各國都在對探測火星躍躍欲試,有的夭折有的仍在戰鬥。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並且任務重點比美國的好奇號更進一步,重點包括發現當前和以前的火星生命,以及行星的表面和環境,是人類航空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做到一次發射就超越到火星探測任務第一的位置。天問一號的取名來自於屈原長詩「天問」,該詩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其中天文方面三十問,地理方面四十二問,歷史方面多達九十五問,可謂包羅萬象。
  • 離家4個月的天問一號,獨自一人是否想家了?文昌
    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話說回來,「胖五」這個名號的由來,你們知道麼?科技君10秒「小課堂」馬上開講!看到「天問一號」接下來繁忙的「行程」和重大的任務心裡一邊期待,一邊想大吼一聲:「火星,我們真的來了!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截至7月23日,包括前蘇聯在內,全球已有8個航天局共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
  •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畢竟想往火星發個東西,可沒那麼容易的。臥薪嘗膽9年,我國在「天問一號」的建設上直接大膽設立一次性完成3大任務的目標。要知道,人類探測火星分為探測器掠飛探測、繞、落、巡、採樣返回、載人登火6個階段,而本次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不僅直接跳過掠飛探測這第一階段,還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就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此挑戰,在世界航天史上屬首次。所以什麼是繞、落、巡?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踏上徵程《東方文化》記錄升空影像
    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對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問。2000多年後,天文學已經可以非常精確地回答這一問題——太陽系的引力維繫著八大行星繞其公轉。「天問一號」探測器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加油!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要經歷什麼嗎?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3時25分,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你知道嗎?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特邀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專門解答。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究竟如何到達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約5~6小時後,將穿越地球磁層頂,進入行星際空間,開始漫長的約7個月奔向火星的飛行過程,即地-火轉移過程。期間還要經過中途修正,修正軌道偏差。
  • 「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想它了嗎?不得不知道的3個基本問題!
    大家好,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出發4個月了, 據了解已飛行3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挺想它的,下面來全面解讀一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所以從距離,溫度和環境的角度上來說,火星都是最適合的。 那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選擇今年發射呢?
  • 海南文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成功升空,回顧我國艱辛的「撼天」歷程!令人肅然起敬
    四個預定目標全部達成!「東方紅一號」現實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當時國際大環境下,中國夾在美蘇之間,艱難生存。它向一顆明珠,指引中國前進的方向,鼓舞著全國人民!如果把東方紅一號衛星,比做中國撼天的第一階段,那麼第二階段,我認為就是載人航天!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0)
    請點此安裝最新flash2020年7月27日,在「天問一號」升空四天後,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拍下了這張地月合影。自從「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關於火星、外太空和未知世界,激發了人們濃厚的興趣。天文學學者吳京平說,「天天我看著日月星辰的變化,我總想知道那兒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