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2020-07-24 電網客戶端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地火轉移後,地處中國西部邊陲的「中國航天測控第一站」——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將為其提供全程測控支持。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用無人機對喀什深空站輸電線路進行巡視。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變電站站內設備進行測溫。
7月22日,為確保「天問一號」發射期間喀什深空站的可靠供電,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在完成最後一次保供電應急演練後,正式進入臨戰狀態,所有保電人員對重要變電站實行24小時值守,重要線路24小時不間斷巡視,確保「天問一號」測控用電萬無一失。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喀什深空站輸電線路進行巡視。
據喀什供電公司負責人介紹,此次喀什深空站保供電將歷時10個月,是喀什供電公司有史以來,單次保供電時間最久、要求最高、壓力最大的一次任務,為確保喀什深空站的可靠供電,公司高度重視,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制定了保電方案和保電手冊,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多輪次開展運維、消缺工作。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全部涉及保供電的變電站及輸電線路的消缺、特巡等工作。同時,不斷加強與喀什深空站的溝通協調,協助客戶完成柴油發電機、UPS電源投切試驗。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變電站主控室設備進行巡視。

「天問一號」升空出徵!喀什深空測控站供電絕對靠譜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調試無人機,並為喀什深空站輸電線路進行巡視。
任務期間,國網喀什供電公司相關變電站由無人值守改為有人值守,保電人員24小時堅守一線,以「零差錯、零閃動、零投訴」的保電要求,為「天問一號」測控提供優質的供電保障。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一切正常!揭秘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運管的深空測控站
    喀什深空站深空天線組陣系統 通訊員 呂龍/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 深空測控網:為「天問一號」指路
    上圖為我國深空測控站在執行「天問一號」測控任務。呂炳宏攝今年7月,「天問一號」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探索和追尋,飛向深遠太空,開啟了中國的火星之旅。2007年,為支撐起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嫦娥一號繞月測控任務,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所屬青島、喀什測控站分別新建了兩座18米口徑測控天線,形成了中國深空測控網的雛形。
  • 天問一號踏上「奔火」旅程 中國深空測控網全程護航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4日電 (郭超凱 呂炳宏)中國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與中國相隔萬裡重洋的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天問一號項目上的國際合作
    發射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轉場過程中,火箭整流罩上的徽章顯示,有四個國外的機構參與了天問一號的項目合作這次天問一號發射後,歐空局跟蹤網絡(ESTRACK)對天問一號任務提供幫助。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後,位於南美庫魯的地面站將對其進行跟蹤,提供天問一號的距離、運動方位等信息,並進行通信支持。從天問一號發射到進入火星軌道的6個多月過程,歐洲航天局還會通過位於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站點進行8次通信連接,提供精確的導航和軌道測定。
  • 中國深空測控網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提供全程測控支持
    中國日報7月24日海南文昌電(記者 趙磊) 7月23日中午,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 中國深空測控網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提供全程測控支持
    中國日報7月24日海南文昌電(記者 趙磊) 7月23日中午,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火 中國深空測控網護航
    據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記者李國利 呂炳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我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為「天問」探火提供測控支持
    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李國利、呂炳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當天21時37分與24日凌晨1時許,探測器相繼被坐落在我國東西邊陲的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成功捕獲。
  • 「天問一號」「嫦娥四號」有了新幫手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
    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為提高地面系統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新建3座35米口徑天線,與該站原有的1座35米天線組成4×35米的深空天線組陣系統,達到等效66米口徑天線的數據接收能力,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較現有設備將得到大幅提升,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祖國能後來居上超過老美嗎
    &34;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34;主要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總重量約5噸,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是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大任務。&34;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此次發射將是我國對宇宙深空探測的重要裡程碑!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央視新聞11月17日消息,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直接投入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
    據人民日報11月17日消息,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直接投入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中。
  • 天問一號似紅花深空測控惟綠葉,九天攬月倚神光收放風箏氣神閒
    隨著7月23日中午中國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聚焦的話題直接把「天問一號」燃爆,但是很多航天迷不知道,為了確保「天問一號」在7個月的地火軌道以及明年2月順利進入火星軌道測控任務,它的背後一直有張無形綿密的天網在默默的支撐,有這麼一群人甘願付出,不拋頭不露臉的幕後英雄,正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甘當人梯,他們就是中國深空測控網的航天測控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中國的深空測控網。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已投入天問一號和嫦娥四號測控...
    原標題:上一篇 下一篇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已投入天問一號和嫦娥四號測控任務   記者18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喀什深空站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十三年前寄人籬下,七年前敗給印度,看「天問一號」臥薪嘗膽之路
    最後,2011年「螢火一號」發射升空,但萬分可惜的是,俄羅斯這次直接把螢火一號打沒了……由於「福布斯-土壤號」軟體錯誤,未能給予上面級火箭正確指令,導致發動機點火錯誤,未能進入正確軌道。螢火一號最終帶著創造者們的青春、汗水、榮耀、痛苦,衝入大氣層燒毀,殘骸墜入了太平洋。
  •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完成 「天問一號」首圈次測控任務側記
    2020年7月24日凌晨1時許,明亮的星空下,寂靜的戈壁灘深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的試驗任務大廳中傳來清晰的報告聲。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後,喀什深空站已然翹首以盼了近12個小時。現在,測控接力棒終於順利地交到了他們的手中。站在漫無邊際的戈壁之中,數裡之外就可以看見指向蒼穹的天線,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喀什測控站被稱為我國航天測控的「西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