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成功發射,離家5500萬公裡,這次火星&34;旅行會很有趣
&34;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34;主要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總重量約5噸,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是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大任務。
&34;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此次發射將是我國對宇宙深空探測的重要裡程碑!
長徵五號是中國新一代研製的新型重型火箭,它高57米,主火箭芯直徑達到了5米。而美國NASA毅力號火星計劃的阿特拉斯五型火箭才3.8米(加上整流罩才超5米),阿聯&34;號直徑4米。咱們的火箭已經接近世界前列了。
長徵五號起飛重量870噸,可以將25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相比較之前的長徵系列火箭,長徵五號已經是劃時代的了!
火星距離地球過於遙遠,親們不要把這個看似簡單的火星旅行,實際上在這個路上是充滿了各種挑戰。相對比於登月,地球到火星的幾千萬公裡的遙遠距離,是對飛行器的通信的一項無法想像的考驗。在升空之後,在這次&34;般趕路,需要7-8個月時間才能到達火星引力場,然後要依靠火星的引力捕獲才能進行火星軟著陸。開展火星的相關工程實踐活動,並進行相關環繞科學探測。
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其實是&34;,發射於2011年11月9日,藉助俄羅斯&34;火星探測器升空,是準備在火星800-80000公裡的赤道大橢圓軌道分離開啟探索。
不幸的是,&34;火星探測器未能按計劃進行變軌,&34;也再沒有挽回的餘地,此次的火星計劃就此夭折。首次影響,我國宣布在未來兩年內,不會再有新的動作,火星探測任務就此沉寂。
不過這個探測器不能按計劃變軌, 發動裝置沒有工作,兩次點火都沒有成功。因為此次失敗,我國就宣布未來幾年不會有新的關於火星相關動作,因此火星探測任務就此宣告結束。
天問一號此次出遠門旅行,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這就需要深空遙測網絡的幫助,不然沒辦法修正軌道和變軌,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到,長徵五號整流罩上有ESA歐洲航天局的logo,這就是為什麼歐洲航天局會出現的原因。
只要天問一號進入地球軌道,新疆西北部喀什測控站和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測控站提供遙測信號;
然後進入火星轉移軌道時,就需要歐洲Estrack通信網絡支援,該網絡在南美法屬蓋亞那的Kourou地面站可提供遙測信號,同時還需要歐洲空間局在澳大利亞新諾爾恰測控站和西班牙的塞布雷羅斯測控站提供精確的Delta-DOR高精度導航信號(軌跡確定技術),全程一共8次通信連接,對天問一號的軌道進行修正。
圖片解讀:南美法屬蓋亞那的Kourou地面站,有S波段和X波段雷達,距離庫魯鎮27公裡,這次將支持天問一號前往火星,為天問一號提供Delta-DOR高精度導航信號
圖片解讀:Kourou地面站的深空網雷達
宇宙深空測控這一塊一直都在制約著我國在深空任務的發展,由於我國的地緣環境,沒辦法在全球建立關鍵測控點,恰恰深空任務都需要全球站點接力,不然會出現轉移軌道偏航的情況出現,5500萬公裡不是一個小裡程,導航不夠精確的話,就沒辦法抵達火星。
當天問一號抵達火星被火星引力捕獲的時候,歐中航天局就在火星軌道的探測器為天問一號提供最中繼數據通訊支持,協助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只要天問一號軌道器成功,就能夠通過自身跟地球建立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