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想它了嗎?不得不知道的3個基本問題!

2020-12-01 騰訊網

大家好,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出發4個月了, 據了解已飛行3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挺想它的,下面來全面解讀一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

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選擇火星為目標,美國跟前蘇聯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就開始探測火星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目標也是火星,它還聲稱最終要實現100萬地球人移民火星的目標。這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也都揪著火星不放,那為啥人類對火星那麼感興趣呢,是因為它紅嗎?其實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為他近,火星在離地球近的時候只有5000多萬公裡遠,有人就要問了,金星和水星離地球不是更近嗎?並且金星跟水星比地球更加靠近太陽,從發射難度來說,可以利用太陽的引力直接把飛行器給它拽進去,為啥不去探測金星跟水星呢?

其實金星和水星人類也都探測過,但是人們的興趣更多在於火星,還是因為火星從各個層面上來說,都更加有希望成為人類外星移民的第一站,研究價值也更大,我們簡單對比一下溫度你就知道了,水星跟金星,溫度高的時候能到400多度,這個溫度要去星際殖民還是拉倒吧,火星雖然冷的時候是零下100多度,但是暖和的時候可以到30度左右呢,並且科學家在火星上找到了疑似水存在過的證據。所以從距離,溫度和環境的角度上來說,火星都是最適合的。

那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選擇今年發射呢?我們會發現,今年不光我們發了」天問一號「,美國跟阿聯也在這幾天要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都扎堆呢?答案是這一段時間地球跟火星的距離是很接近的,大概只有8000萬公裡以內,任何兩個圍繞太陽公轉的天體,只要它們周期不一樣,那就一定有距離最近的時候,地球跟火星的交會周期大概是780天左右,錯過這段時間等下一次就要26個月以後了。所以大家都在今年發射。

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發火箭、放衛星什麼的,不一般都在酒泉、西昌什麼的。為什麼這次在海南的文昌呢,一個原因是因為海南的緯度低,你發射的時候肯定是要利用所有能夠讓火箭加速的資源,首先你要利用地球的公轉,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的速度大概是30公裡每秒,所以都是向東發射,因為地球的公轉是自西向東轉的,其次我們還要利用地球的自轉,地球也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更加要向東發射,這樣的話就是搭了地球的順風車,在地球上的自轉速度赤道是最大的,坐地日行8萬裡,所以速度大概是465米每秒,所以你越靠近赤道自轉的線速度就越大。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發射方案,「天問一號」探測器的軌道其實是比較樸素的,不會用到引力彈弓之類的騷操作,因為火星和地球之間沒有其他的行星給你借力了,之前70年代人類發射「旅行者」號探測器想要飛出太陽系,這事能成,是因為碰到了歷史上的難得時刻,當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運行到了最佳位置,讓探測器剛好可以把它們都借力一遍,獲得一個很大的速度,這樣的好時候,下一次要等到22世紀中期了。所以這次「天問一號」去火星的軌道是比較簡單直接的。

那麼「天問一號」的技術難度在什麼地方呢?這次「天問一號」將一口氣完成三個特別難的技術動作,分別是環繞、降落以及巡視,早年的火星探測連環繞都做不到,所謂環繞的就是你的探測器飛到火星附近的時候,你就要調整速度,使得探測器可以被火星的引力場俘獲,然後圍繞火星運動,變成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然後你就可以隨便拍照了,速度調整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是很困難的,為啥?因為火星遠,火星離地球遠的時候有4億公裡那麼遠,用電磁波信號去控制它的話,信號打個來回就要幾十分鐘,這個時間一過,黃花菜都涼了,我們經常在科幻電影裡面可以看到,在太空裡面要調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靠噴氣,這個操作看起來非常簡單,是因為可以做到迅速的控制,比方說地球上空的空間站,要麼是由太空人可以進行實時操作,可以做到隨機應變,再就是離地球近的地方用電磁波直接遙控。

火星這個距離要做到實時的精準的遠程遙控是不可能的,所以60年代美國的探測火星,都是能飛掠就不錯了,所謂飛掠就是從火星的邊上擦過,你飛了幾十天的時間才達到火星,擦過的時間估計也就在24小時小時以內,距離也沒有辦法太近,效率是很低的,照片也拍的不夠清楚。所以要做到能夠環繞,很大程度上必須要探測器自己「控制」自己。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以飛行3億公裡,想它了嗎?成功與否的3個基本問題!
    大家好,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出發4個月了,距了解已飛行3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挺想它的,下面來全面解讀一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選擇火星為目標,美國跟前蘇聯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就開始探測火星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目標也是火星,它還聲稱最終要實現100萬地球人移民火星的目標。這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也都揪著火星不放,那為啥人類對火星那麼感興趣呢,是因為它紅嗎?
  • 好消息傳來,「天問一號」已飛行3.6億公裡,離火星僅剩1200萬公裡
    就在7月4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另外在11月24號,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也同樣發射成功。嫦娥五號是國際社會在最近50年內,首個再次登月採集月壤返回的探測器。同時,這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3個登月採集月壤並返回的國家,是中國航天歷史上又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
    新華社福州9月18日電(記者章博寧、胡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3億公裡!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11月初,著陸巡視器進入艙和火星車的多個分系統完成首次在軌自檢,結果正常。
  • 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離火星一步之遙
    我們都知道,人類發展到至今,各種各樣的科技成果與產品被發明出來,極大程度的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且還一直保持著對宇宙的探索,因為對於人類來說,宇宙太過神秘而且非常值得探索與研究,其他國家也不例外,對宇宙愈發趨之若鶩。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1億公裡。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飛行期間,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8月19日晚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行3億千米
    品玩11月17日訊,據人民日報報導,國家航天局消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 116 天,飛行裡程超過 3 億千米 , 距離地球約 6380 萬千米。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疑問」,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很多屈原所好奇的問題已經能夠用科學解釋了。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狀態良好
    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自20年7月底成功發射後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火星探測器自拍、多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動作、以及火星探測器攜帶載荷開機自檢等工作內容,天問一號還成功進行了數次軌道修正,根據計劃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1年2月份左右接近火星後緊急剎車,隨後實施探測器制動然後使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目前狀態良好
    資料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最新消息!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
    據新華社報導,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目前距離地球約1800萬公裡,並以每天30萬公裡速度向火星飛行。「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已飛行1.6億公裡,「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預計2021年2月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著陸巡視器預計於2021年5月降落火星。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
    12月15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截至 12 月 14 日 21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 144 天,距離地球超過 1 億公裡,飛行裡程約 3.6 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 4 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 1.9 億公裡。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戳視頻!看這些航天人是如何守護天問一號的!
  • 飛行突破4億公裡後,天問一號即將去火星過年!網友:快看看能不能種菜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截至1月3日6時,它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未來,它還有哪些動作即將實施?任務特點又是什麼?下月,天問一號還將進行關鍵剎車。它準備好了嗎?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約1.6億公裡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據介紹,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測器飛行過程中,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軌道偏離進行修正,使探測器更貼近理論軌道飛行。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天問一號飛往火星的時間漫長,距離遙遠,近7個月的路途被地面照顧它的飛控人劃分成了一個個目標,逐步實現。除了以時間為單位,飛行裡程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計量方式,第一個以「億」為單位的小目標就在8月28日10時08分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