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20萬公裡,光速(3*10^8m/s)大約需要4秒的時間走完,在地球以外的地方,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回了一張圖片——地月合影。儘管只是一張黑白圖像(光學導航敏感器合成),但地球和月球一大一小兩個星體依舊清晰可見。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
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
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1970年,中國航天史「元年」。這一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第五個有能力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中國的人的太空之旅也隨之開始。
1、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一號衛星直徑約為1米,重量173千克,設計壽命20天(實際運行28天),主要是為了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同時還有《東方紅》音樂裝置。在當時,「東方紅一號」無論是質量還是性能方面都要優於其他的衛星。
東方紅一號是中國第一款發射成功的人造衛星,雖然其功能相對簡單,但卻讓全世界聽到了中國的聲音,是中國在航天之路上披荊斬棘邁出的第一步。
2、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是我國的第一艘載人飛船,主要任務是檢驗載人飛船的生活環境,檢測飛船系統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最終載人飛船在完成了一天的飛行任務之後順利返回。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從此中國人民真正的進入到太空之中,成為航天大國和強國。
3、「嫦娥一號」中國人的探月之旅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而古今中外關於月亮的文字記載和傳說更是多不勝數。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首次載人登月,而「嫦娥一號」則是中國人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月球。
「嫦娥一號」主要任務是繞月球飛行,通過拍攝三維影像等工作方式對月球的情況進行分析,並為後續探索積累經驗。在按計劃完成了494天的工作使命後,撞向月球預定地點。
4、離開地球走向太空的「天問一號」
天問之名來自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預計明年2月左右到達火星,並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
7月27日拍攝了地月合影,目前運行正常。
當然,發射成功只是火星探索的開始,天問一號也只是走出了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多的難關在等待著,我們期待著天宮一號成功完成使命。
從「東方紅一號」升空到「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期間,不僅完成了第一次發射衛星,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深空探索等成就,而且還完成了北鬥組網,天宮空間站搭建等壯舉。
從進入太空到探索宇宙,中國人民憑藉著自強不息的努力,不斷開拓進取,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時代。在航空航天技術方面,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但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永不停止。
「科技發展引領社會進步,了解更多網絡科技資訊,歡迎大家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