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已經半個世紀的東方紅一號怎麼樣了?酒泉測控團隊:再次捕獲

2020-10-18 科普大世界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的這一天也是我國第5個中國航天日。為什麼選這一天作為中國航天日呢?因為這一天是我國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發射上天的日期。

1970年的4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它的直徑約一米,質量約173千克,在太空中以電波形式向全世界播放《東方紅》樂曲。此舉標誌著我們中國從此打開了通向太空的大門,距離現在已經50年了,所以今天也是我國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升空的50周年紀念日。

那麼您知道如今的東方紅1號在哪裡嗎?實際上它仍然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據《中國青年報》4月24日報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控團隊與當天4:15追尋到了已經在太空中運行50年的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並為它拍下最美「名星照」。說明雖然半個世紀過去了,東方紅一號仍在圍繞地球飛行。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工作壽命設計只有20天,實際上它在太空中正常工作了28天時間,一直在以電波形式播放東方紅樂曲。由於沒有使用太陽能電池板,而是使用的蓄電池作為電能來源,因此其工作時間較短,在電能消耗完之後,它仍然在軌道上運行,一直到現在。

雖然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已不能使用,但實際上我國航天測控團隊一直沒有放棄對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跟蹤監測工作,並且關注著它的軌道變化,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測控負責人稱「東方紅1號衛星(軌道運行)實際位置已經偏移數公裡,脫離測量視場,但是測控團隊各設備均成功「捕獲」目標,並順利獲取相關測量數據。

那麼今後東方紅一號衛星還能這樣運行下去嗎?雖然它的軌道比先前發射之後有所變化,但是畢竟經歷了50年的時間,這種變化是很正常的,並不影響其正常運行,可以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比如在幾百年中,它仍然可以按目前的狀態繼續運行,但是由於其軌道的不斷變化,它有可能會在地球引力下和地球靠得越來越近,也有可能因為速度太快而漸漸遠離地球,前者會導致它最終墜入地球大氣層中銷毀,而後者則會讓它遠離地球而去進入宇宙空間。由於我們並不知道它是在靠向地球還是遠離地球,所以不易推測它將來的狀態。不過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飛行器通常大多數都是漸漸靠向地球墜入地大氣層的銷毀,所以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更有可能是這樣的結局。

參考資料:

《中國經濟周刊》4月24日文章《今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50年整,再次被測控團隊捕獲》

相關焦點

  • 根本沒燃料的東方紅一號,運行了半個世紀,為什麼還沒掉下來?
    「東方紅一號」是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在它之前已經有蘇聯和美國以及法國和日本等均已經發射了第一顆衛星,距離第一顆衛星,蘇聯的「史普尼克一號」晚了13年,但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第一顆衛星中,只有中國和法國的衛星還在天上飛,其它衛星均已隕落星辰!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控系統圓滿完成「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盛磊、屈嶽陽中心測控系統圓滿完成「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測控任務6月2日12時13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高分六號」衛星和珞珈一號衛星,中心測控系統根據任務需求,緊前開展衛星跟蹤、通信鏈路、圖像傳輸等設備調試工作,圓滿完成了火箭、衛星的跟蹤測量任務。
  • 東方紅一號的秘密: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記
    《山高水長》一書中回憶,當時,為了讓衛星測控工作不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聶榮臻和錢學森力主將衛星的地面觀測臺、站的建設工作從「701工程處」移交給東風基地。東風基地就是今天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裡遠離政治風波,相對安定。於是,東風基地的副參謀長喬平率領勘查組,在全國進行了大規模勘查,確定了各衛星地面觀測站的站址。
  • 東方紅一號衛星 發射成功的幕後故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四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中國航天系列:東方紅一號
    1966年,美國成功發射了74顆衛星;蘇聯當年上天的衛星數量據統計,與美國相當。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爭相發射衛星的時候,國內爆發了WG。 1968年6月,著名火箭金屬材料研究專家姚桐斌遭受武鬥,慘死家中。差不多4個月後,趙九章在家中自殺。 此時,中國科學院已經無力再將衛星項目進行下去。為了扭轉局面,1967年3月,發布了對各國防工業部實行軍管的決定。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小傢伙,你好!我已經在這星空中孤獨地飄蕩了49年,一直也沒遇到一個能說話的人,今天能遇到來自祖國的親人我太激動了!」
  • 漫遊篇 | 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本文就為大家講述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成功背後的那些故事。電線桿下站民兵 為通信保駕護航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前後,很多人有著這樣的擔心,運載火箭能不能把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衛星入軌後,地面能否及時預報衛星的運行狀態呢?
  • 50年過去了,當年東方紅一號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因為,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彼時,無數中國人守候在收音機旁,和樂曲一起放聲歌唱.....東方紅一號衛星為什麼是球形的?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院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介紹,當時衛星的設計主要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圓球形,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個圓球形。第二種是圓柱體。第三種是接近球形的一個多面體。考慮過三種方案,各有利弊,球形可能在軌道上運行受到大氣阻力會比較均勻。
  • 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太空之旅
    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超過120小時的時間,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作正常。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自主發射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共進行過46次火星探測活動,而成功的概率不到50%,其難度可想而知。
  • 我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 率先捕獲「天問」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 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中國日報4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國正式開啟了太空時代。50年後,2020年4月2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 馭星速訊 | 和德五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6月17日15:19,由和德宇航自行研製的和德五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進步,國內外各大衛星運營商的星座計劃正陸續鋪展,這也對測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馭星一直致力於星座測控技術的研發和探索,已經完成了星座測運控軟體的研製。據悉,除本次發射的衛星外,航天馭星目前還同時在為和德「天行者」星座的和德二號A、B星與和德四號衛星提供在軌長管服務。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圖片:與天宮一號擦肩而過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在軌位置。為什麼近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飛行器已經墜落,而48年前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預定軌道上運行,還有不少航天愛好者拍攝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划過天際的照片!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 商業航天測控企業有足夠多的客戶嗎?
    有多少網際網路衛星準備上天?到2020年3月,已經有74顆衛星被發射入軌。該公司在2020年3月27日申請破產後,已經完成了收購和重組,發射工作正在恢復。美國亞馬遜公司的Kuiper項目:計劃發射3236顆LEO軌道衛星。已經獲得FCC批准。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5月12日9時16分,酒泉航天發射場,繪有醫護人員圖像和「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字樣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曆來給人以勝利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氣,凝聚起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武漢號」的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再次給困難中的人們帶來慰藉和希望。
  • 鋪設"天路"助力"問天"——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成功保障"天問一號"發射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34;,火箭飛行過程中,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採用&34;方式,對運載火箭進行遙測數據中繼傳輸,天鏈二號01星與天鏈一號02星接力跟蹤火箭發射,實現整個軌道的天基測控全覆蓋,保障&34;順利&34;。
  • 我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為「天問」探火提供測控支持
    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李國利、呂炳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當天21時37分與24日凌晨1時許,探測器相繼被坐落在我國東西邊陲的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成功捕獲。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正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加注操作手對高分九號04星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8月5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