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2020-08-17 深圳都市匯

50年前,中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太空時代!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50年後,中國「探火」正式起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並將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中國主流媒體全部跟蹤報導,外媒更是高度評價:中國已經成為太空探索領域領導者,中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使太陽系探索不再是屬於歐美世界的特權,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和全球火星探索的裡程碑!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為銘記這一航天盛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套組《天問一號》耀世首發,一璽一箭,一飛沖天,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權威監製,中國最強玉雕天團以國玉和田傾力打造,一經發行便引起了強烈的航天收藏熱!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由中華航天博物館永久館藏,意義非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天問一號」套組

中華航天博物館是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最具獨特性、唯一性和代表性的官方博物館,隸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任第一任院長。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和頑強拼搏,先後研製了10餘種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和不同型號的戰略、戰術武器裝備。為提升我國國際地位、鞏固國防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航天科技大型綜合專業展館,館藏的都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次「躍進」,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小型縮影。其中,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實物及模型,它們曾多次將國內外衛星送入太空。還有「風雲一號」、「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二號」等10顆呂類衛星以及運載火箭發動機系列,除此之外還有返回式衛星回收艙、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及返回艙主傘、火箭發動機等。中國第一套火星探測徽寶《天問一號》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監製,永久館藏,銘記中國航天史,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騰飛。



中華航天博物館內部展示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以「璽上加璽,一璽雙印」的形式打破傳統,寓意中國航天事業「喜上加喜」。中國航天徽寶璽鈕上的兩片瓦當造型,寓意太空和宇宙,整體寓意「蒼穹之上,神龍問天」,並且璽基高4釐米,整體璽高8釐米,意為「四平八穩」,寓意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的順利實施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越發展奠定更為穩固和堅實的根基。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人類文明走向宇宙深空的關鍵一步!國內外主流媒體全部跟蹤報導,中國成為深空探索領域的領導者!同名火星探測徽寶套組一經發行引起航天收藏熱,這是在中國航天最重大題材下,與國家工程同名的徽寶套組,以最頂級工藝「一璽雙印」的形式發行,中華航天博物館權威監製並永久館藏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見證泱泱華夏的耀世輝煌!

相關焦點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套組《天問一號》耀世首發,一璽一箭,一飛沖天,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權威監製,中國最強玉雕天團以國玉和田傾力打造,一經發行便引起了強烈的航天收藏熱!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由中華航天博物館永久館藏,意義非凡!
  •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 「雲春遊」輸出航天文化
    作為豐臺區科普教育基地,中華航天博物館在豐臺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貼近生活、貼近公眾、貼近實際的科普活動。近年來先後參加豐臺區「科普資源牽手工程」,參與「魅力豐臺科普行科普惠民」——科普地圖、科普護照活動,原創微話劇《匠心永鑄》在豐臺科技周進行多場展演,館藏「東方紅二號」衛星亮相「飛越太空」社區科普展覽,積極發揮科普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促進科普大眾化傳播。2016年國務院批准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回顧中國航天曆程,見證祖國偉大復興!
    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於甘肅酒泉發射升空。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國家。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繞月軌道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今天,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創造了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史。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
  • 肯德基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見證「天問」啟航,夢縈深空探索 ——記華陽探索娃「志在寰宇 求索深空」文昌航天之旅
    2017級18班 鍾澤銘  胖五帶「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倍感自豪,希望獨自去火星旅行的「天問一號」一切順利!期待中國航天的新徵程!2015級5班黃濼菡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箭直衝雲霄,聲音響徹九天。我們在現場感受到了震撼,體會到了激動與自豪。
  • 長城潤滑油帶你見證:奇幻的2020,超燃的中國航天
    年初長徵五號奏響開篇序曲後,「天問」探火、「嫦娥」採樣等相繼取得重大成就,讓世界見證了中國航天的超級模式。在中國航天2020每一次的高光時刻,長城潤滑油都始終如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一次次彰顯了大國重器的擔當!
  •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長城潤滑油守護航天事業七十年
    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徵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
    今天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豐臺區有著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蘊。
  • 加油,中國航天!加油「天問一號」
    據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國慶節小長假之後不久我們的「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運行軌道,慢慢地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據相關人員透露,「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都是一些充滿熱血的年輕人,還有九八年出生的小哥哥,哪怕在舉國歡慶的節日裡他們也一直忙碌在崗位上。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高調的「天問一號」發射,低調的中國航天對外傳播
    中國國家航天局太低調了! 世界這麼大,如此輝煌就不想讓外人知道嗎?「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航天大國紛紛祝賀。何以見得,請看推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第一時間通過推特表示祝賀,他在推文中寫到,隨著這次發射,中國步入火星國際科學探索的團體,祝「天問一號」一路順利!
  • 豐臺「航天日」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開館
    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當天,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
  • 「天問一號」發射!這次中國航天,實在太「硬核」了
    7月還將有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等待發射,人類探索火星又一次熱鬧起來。暫定北京時間7月23日擇機發射的我國「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實現繞軌飛行、軟著陸、巡視三個步驟。這一任務對於從未探測過火星的中國來說,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成功升空!如皋籍航天人王成又一次見證了歷史——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相信大家都為「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激動不已吧!小編立即與復興村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確認是真的王成的老家在城北街道復興村12組
  • 重溫中國航天追夢歷程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從太空傳回的《東方紅》樂曲,讓每一個中國人激動、自豪。今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雲展廳開幕。
  • 中國航天的裡程碑:vivo X50 Pro記錄天問一號發射全過程
    近日,地球前往火星的「霍曼軌道」出現了,不少大國都準備好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工作,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近日順利升空,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央視新聞「御用記者」——近距離直播了火箭發射的全過程。微雲臺防抖,近距離見證歷史時刻「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刷新中國航天新紀錄,BJ90再次彰顯中國智造硬核實力
    眾所周知,航天事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國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輝煌成就,令每一位國人自豪。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也已經正式啟用,將投入到「天問一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而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這標誌著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有一次迎來重大突破,令世界矚目。將目光轉向陸地,代表軍工製造最高水平的BJ90以全球頂級資源,和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體系,也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在高端發展道路上正在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