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一號」發射!這次中國航天,實在太「硬核」了
暫定北京時間7月23日擇機發射的我國「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實現繞軌飛行、軟著陸、巡視三個步驟。這一任務對於從未探測過火星的中國來說,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 其實,「天問一號」並不是中國首次探索火星。2011年,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火箭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成就航天夢,BJ90書寫中國車新驕傲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突破了中國航天新裡程。除了九天上的驕人成績,中國智造在陸地上也正在書寫著一段光輝歷史。
-
奇瑞捷途致敬「天問一號」「中國智造」目標星辰大海
1956年,錢學森起草《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誕生。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奇瑞捷途與「天問一號」共同創造「中國智造」不朽豐碑
1956年,錢學森起草《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誕生。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順利返回。
-
中國航天的裡程碑:vivo X50 Pro記錄天問一號發射全過程
近日,地球前往火星的「霍曼軌道」出現了,不少大國都準備好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工作,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近日順利升空,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央視新聞「御用記者」——近距離直播了火箭發射的全過程。微雲臺防抖,近距離見證歷史時刻「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
-
登艙啟航 致敬天問一號 奇瑞捷途瞄準「中國智造」探秘火星
1956年,錢學森起草《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誕生。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順利返回。
-
國人淚奔,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這臺手機竟然拍下了全過程?
一切準備就緒,今日的文昌發射場,中國航天再次受到全球矚目!裝載有「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準時點火,帶著中國人民對於未知宇宙的好奇升入高空——這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全新裡程碑,亦是「攬星九天」概念的重要一步。在嫦娥系列穩紮穩打,幫助中國航天人全面了解月球後,天問一號將前往火星,為我們揭開這顆遙遠行星的全貌。
-
走進「天問一號」背後的亦莊智造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探測器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踏上探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的背後有」亦莊智造「的身影 快和小亦一起去看看吧中國日報記者 趙磊 攝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
-
「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天問一號」的發射引發了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在發射前及發射後,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The Verge網站、美國太空網、《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德國之聲》、英國愛爾蘭廣播電視臺等在內的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導。這些媒體指出,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vivo X50 Pro"親眼"見證了一偉大時刻
近些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如日中天,隨著北鬥衛星系統的全部成功發射,我國航天事業技術又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新現象點評:捷途汽車致敬火星探測,意在推「中國智造」騰飛
1956年,錢學森起草《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誕生。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順利返回。
-
世紀浪人:浩瀚宇宙,「天問」出徵,彰顯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
2020年7月14日,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獲悉,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 2020年7月22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對外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尋訪火星 中國向未知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今天,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
長五火箭踏上探索火星徵程,冀希刷新中國航天裡程碑
近日媒體曝光,在海南航天發射場,挺拔秀麗的長五火箭已整裝待發,即將開啟探「火」之旅,本次發射是中國用自主研製長五火箭並搭載自研火星著陸器-「問天一號」的首秀中國目前人造物體的深空探測記錄150萬公裡。但是此次的探「火」工程,將一舉刷新中國航天在深空探索方面多項的新紀錄。好戲就要開場,唯有耐心期待!測控技術新突破火星與地球,在太陽系中8大行星中分中位布軌道,離太陽不遠不近,而且兩天體之間距離比較適中,是人類探測行星的第一目標。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網友卻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火星探測已成全球各國科研的重要項目,是國家整體綜合實力的體現。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7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它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飛向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科技在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此事卻讓印度網友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
現場全程記錄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這意味著,遙遠的火星將不再陌生。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索浩瀚神秘的星空,對於中華兒女來說,這將成為非比尋常的一天。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將尋訪火星,這是中國向星辰大海的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