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今年的4月24日,是「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我國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50年過去,「東方紅1號」仍在空間軌道上飛行目前「東方紅1號」的空間軌道,圖片來源:Heavens-Above.com50年前的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東方紅一號還在軌運行,失去動力50年,它為何「永不落」?
為了探索宇宙,我們人類發射了無數個衛星,比如旅行者號,洞察號等等,而且在我們地球周圍也已環繞了上千上萬的人造衛星,在進行著各自的工作。在這些衛星中,東方紅1號是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升空,據悉最初在設計東方紅1號的時候,就只有20天的壽命。
-
獨家揭秘「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始末
1970年4月24日,中國酒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代表中國人飛向太空,實現了泱泱中華對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擊,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功開啟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時間會淡漠許多記憶,時間卻也會更加清晰某些歷史。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作者 郭超凱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點燃了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的星星之火。時至今日,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軌飛行。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我國又一衛星發射成功!和50年前「東方紅一號」有淵源
中國衛星事業的革命性突破12年過去了,在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成為了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發人造衛星,並發射成功的國家。
-
設計壽命20天,「東方紅一號」衛星還能運行幾百年?西瓜視頻解析
中國發射的首顆衛星,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紅1號」。這顆衛星從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到現在2020年,依然還在地球軌道上運行,期間已經超過50年時間了,而且據專家介紹,「東方紅1號」還將在軌道上至少運行100年。
-
一個明星的誕生|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並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中國正式跨入航天時代。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是世界第三個突破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運載火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譜系,最大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三位;各類衛星已經形成完整的系列,研製出各類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實驗衛星;航天發射數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或第二位;截止2019年12月,太空飛行器發射數量540餘顆,居世界第三位;截止2019年10月,軌衛星數量319顆
-
紀念中國航天日,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故事,發射50年依舊在飛行
半個世紀前,1970年4月24日的晚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口令下達。遍布全國的測控網開始陸續接收到火箭上的遙測信號,地面觀測站的工作人員一直在緊張地監聽著衛星。通信線路中「跟蹤正常」「信號正常」的報告不斷,運載火箭運行的很順利……終於,監聽系統中傳來了來自太空的中國之聲——東方紅。星箭分離,我國衛星成功入軌。
-
東方紅一號:轟轟烈烈落幕,卻見證一代又一代的崛起
50年過去了,當時設計壽命只有20天的「東方紅一號」雖然早已失去功效,卻依舊運行在近地點為400多千米、遠地點為而這壽命只有20天的東方紅一號,為何能在軌飛行50年?甚至更長!由於條件限制,東方紅一號只搭載了銀鋅電池組,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繫。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因為沒有燃料卻至今還在軌道上。
-
你好,天問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人造地球衛星|航天|東方紅|火星
第四是看看它的內部,當然不可能到更深,只是淺層的地質結構的情況,這也是大家關注的。火星地底下分層結構怎麼樣,到底有沒有水冰的存在等等。因此我們在環繞器和火星車上面都配置了測表層的探測雷達,希望這個方面有所收穫。第五,最後一件事,就是看看氣象是個什麼樣子。
-
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前鋒衛星節提前引爆6.18
從零開始的奇蹟,「東方紅一號」背後的前鋒故事52年前,當時還是「國營前鋒無線電儀器廠」的前鋒接到關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專項任務——為衛星發射系統研製「時間同步勤務系統」(以下簡稱:時同系統)。接到任務後的前鋒迅速組織了一批精英隊伍開始夜以繼日地研製。
-
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十大數字奧秘(圖)
根據紀錄片《堅守航天夢》,千龍網記者從10個鮮為人知的數字中,揭開中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背後艱辛的研製過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的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但是這顆衛星發射工程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東方紅一號衛星最早是在1958年正式提出,代號為「581」工程。這也意味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工程總共花費12年時間,其間經歷了重重難題的考驗,包括飛彈技術不成熟無法將衛星送上天以及經濟困難等,並一度長期擱淺。
-
只有20天設計壽命的東方紅一號,50年不隕落,有什麼過人之處?
一般衛星的設計壽命都比較短,大約在1-5年就走完了一生。壽命比較長的衛星,可能會運行10-15年時間。衛星發展的早期,蘇聯和美國衛星均沒有太高的壽命,他們主要目的只是將一個人造天體發射的太空之中,便算完成了任務。中國人自行設計的東方紅一號,其設計壽命多少天呢?1970年發射之時,預測壽命也只有20多天的時間。
-
圖憶|「東方紅一號」發射:為主席爭光,讓全球聽得見看得到
「東方紅一號」外觀。 新華社 圖「東方紅一號」衛星外形為近擬球體的72面體,直徑約1米,為了做到肉眼可見,技術人員將火箭的第3級用一個布氣球包住,升空後撐開,並在外層鍍鋁,提高亮度。由於第3級火箭是與衛星同步入軌的,一前一後,前後距離並不遠,看到布氣球就很容易找到「東方紅一號」。
-
一文讀懂「東方紅一號」的秘密:意義不僅是放歌 還能飛行數百年
時間一晃過去了50年,有些事卻不該被歲月淹沒。半世紀前,一窮二白的中國人是怎樣因陋就簡,通過各種「土方法」登上航天技術高峰的?「東方紅一號」身上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廁所試驗室」從1970年一直使用到1980年,測試過200多臺次試驗件,總起動次數達十萬次。當然,發射衛星不只是研製衛星火箭那麼簡單,測控系統同樣不可或缺。「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跟蹤測軌系統,採用了多站都卜勒獨立測軌方案,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研製。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風雲四號工程總師李卿當時在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工作,承擔了鎖相接收機的設計研製工作。
-
2020中國航天日主題 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
2020中國航天日主題 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探索浩瀚的宇宙,不懈追求航天夢想,至今,中國航天事業已取得多項成就。為了紀念中國的航天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NASA一顆衛星將墜落地球,我們的「東方紅一號」還「唱歌」嗎
月發射升空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GO-1)衛星,在軌正常運行了5年以後,在1969年開始不再發回數據,最後在1971年對其任務的所有支持都已終止。從發射時間來看,這一顆衛星在完成使命以後,在外太空中飄蕩了幾十年。
-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壽命只有20天,為何50年了還在運行
但自1970年成功發射後,東方紅一號卻已經在太空中運行了50年。(科學家與東方紅一號資料照片)那麼,在沒有燃料的情況下,東方紅一號為什麼還能夠持續運行呢?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首顆人造衛星,正式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第二年,美國不甘落後,也將「探險者一號」成功送上了太空。在蘇美兩國的帶頭下,世界強國紛紛開始加緊對衛星的研發,中國政府對這件事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視。1964年,中國的經濟形勢出現好轉。尤其是中程飛彈的再次成功發射,更是標誌著中國基本已經掌握了發射人造衛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