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構成我國北鬥系統的最後幾顆衛星成功發射上天,我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正式布置完成。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展開了太空競賽,打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篇章,從那時起到現在無數個人造衛星被發射到太空中去。而如今,人造衛星已經不再是是國家之間秀肌肉的工具,而是有了更加實用的多種用途,在地球軌道上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我國第一顆發射到太空的人造衛星是 「東方紅一號」,1970年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東方紅1號在設計之初只有20天的壽命。但是最終它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而在它的能源耗盡之後,按理說應該會墜回地球,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東方紅1號卻在太空中繼續飛行。如今已經過去了五十年的時間,東方紅1號卻依舊在太空中漂泊著。
東方紅1號的主要使命是在測量衛星工程的參數和空間環境,同時在進行軌道測量的同時還播放著歌曲《東方紅》。在成功運行工作了28天之後,耗盡了能源的東方紅1號便停止向地球發送信號,歌曲也停止了播放,但是東方紅1號衛星的軌道壽命卻還沒有結束,至今仍在軌道上運行。
東方紅1號衛星為什麼不會墜回地球呢?原來衛星的使用壽命和軌道壽命是不同的,使用壽命指的是衛星被發射上去所能進行工作的時長。衛星被發射到太空中往往都是帶著自己的使命,而衛星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消耗能量,東方紅1號的能量來自於自身攜帶的銀鋅電池,無法在太空中進行能量補充,因此很快便會耗盡能量結束自己的使用壽命。
而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卻不需要消耗能量,衛星在軌道上的運行是受地球重力影響下的慣性作用,東方紅1號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時的離心力與地球對它的重力相互平衡,才使得它至今仍在運行。而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到墜落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就被稱作是衛星的軌道壽命。
所以雖然東方紅1號的的使用壽命已經結束,但是軌道壽命還有很長,根據如今下落的高度計算,東方紅1號的軌道壽命大概還有上百年,到那時它才會重新墜入大氣層,回到地球。
東方紅1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進入了太空時代,它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如今東方紅1號雖然已經停止了使用,但它帶來的歷史意義卻永遠留在世界上,留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