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們能有幸天天聆聽一個月的《東方紅》應該也算是一件值得驕傲和永遠銘記的事情吧。已經過去了五十年,雖然《東方紅》音樂早已停止了播放,但是「東方紅一號」依舊在空間軌道上運行著。那「東方紅一號」失去動力已經高達五十年,它為什麼還能「永不落」呢?
如果生活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麼大家一定會知道「581任務」和「651任務」。當時的中國剛建國十幾年,基本還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滿足所有國人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是個問題,更何況發展科研事業了,根本就是無暇顧及。但是這個任務就是在世界整體局勢的情況下被緊急成立並且最終成功實現了。
直到1957年蘇聯先將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成為了將世界首顆人造衛星發送成功的國家,然後美國緊隨其後讓1968年「探險者一號」衛星也成功的在太空定居。
中國政府在此時開始上了心,因為之前的歷史經驗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任何事情都不能坐以待斃,如果自己不進步,那就相當於是落後,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就在這種世界局勢下,中國緊急啟動了「581計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關注一切國家與衛星的相關情況。隨後在1958年年初,「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近代氣象學家」竺可楨、「兩彈一星元勳」趙九章聯名向中央上述,自告奮勇的決定我國也開展人造衛星的研究。
經過長達半年之久的深思熟慮,國家領導人決定我國也要和蘇聯以及美國一樣製造人造衛星,並且將其成功送上天,此項目便被定為「581任務」。此言一出人心振奮,真的是能有能力的付出全部的能力,沒能力的付出百分之百的真心,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新中國的強大而竭盡所能。
但是這條路卻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走。在趙九章團長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的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對蘇聯進行了長達二個多月的考察,回來卻是「備受打擊」。因為發射人造衛星是一項要求綜合技能極其強大的工程,技術的複雜程度完全是無法想像,憑著中國當時的技術根本不可能達到發射衛星的基本要求和條件。無奈之下,581任務還沒開始就被擱置了。
直到幾年後,在1964年中國的經濟形勢有了明顯的上升態勢,在技術發展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進展。當時派遣到國外留學的學生很多也都已經學成而歸,中程飛彈的發射成功更是給了我國很大的信心,堅信我國已經具備了發射人造衛星的能力。於是,「651任務」成功誕生,接替「581任務」未實現的夢想。
這次的「651任務」完全是中國政府的重中之重,並沒有像幾年前的「581任務」一樣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的統籌。從計劃文案到通過審批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隨後就是在1968年到1970年對人造衛星的大調整時期——由錢學森擔任第五研究院院長,孫家棟擔任衛星技術的總負責人,期間成功發射了供試驗使用的兩級火箭更是給了大家堅定的信心。
終於在1970年4月24日,運載火箭「長徵一號」和衛星「東方一號」成功於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起飛。十分鐘之後便確定衛星一直是順利的進入了軌道運行。
也就是此時,讓中國引以為傲的《東方紅》歌曲傳遍了世界各地,這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成為了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第五個獨立研發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五十年。在這五十年的時間中,我國發送的人造衛星也不計其數,或許「東方紅一號」早已被人們遺忘,但是它絕對沒有「煙消雲散」——五十年還依舊位於太空「永不隕落」,這到底是有什麼奇特之處呢?
首先在太空和在地球不同,大家都在物理課上學過——地球上是有地心引力的,還要感謝被牛頓發現的那個蘋果。在太空基本沒有什麼「重力」的限制,空無一物的太空宇宙沒有什麼外在因素的幹擾,所以太空飛行器只需要憑藉著能量守恆定律就可以一直保持著自己原有的運動軌跡狀態,也不需要什麼的外在動力輔助。
即使是如此,但是千防外防還是不能做到完全的抽離狀態,因為太空宇宙也是有大氣的,所以在軌道上運行的太空飛行器還是會和地球的大氣發生著密切的接觸和摩擦。
力與力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難免會產生摩擦力,日積月累的摩擦終究是會使衛星的運行速度減緩,最後就是因為衰減和墜落的結果。
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東方紅一號在發射前夕,科研院士們早就做好了精準的計算和測試。在一百公裡以上的高度,大氣就會變得異常稀薄,雖然是不能繼續為航空器提供動力,但是也不意味著根本就沒有大氣的存在。
按照這個距離計算發射,自然會減少一定的大氣摩擦。目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高達439公裡。同時,東方紅的軌道設計呈現出一種異常的橢圓形設計,更是減少了很大程度上的大氣與衛星之間的摩擦程度。
在設計的時候,「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直徑長度只有一米,並且沒有太陽能板的存在,所以它只能依靠自身所安裝的電池。雖然設備有些簡陋,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衛星依舊能被成功發射也是一件很令人讚嘆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國算是「因禍得福」——因為沒有太陽能板,雖然運行的供電時長大大減少,但是迎風面積也大大減少,所以減少了更多的摩擦力。綜上所述,「東方紅一號」衛星之所以能長久不息的在軌道中一如既往的運行,並且還將長久的運行原因正是在此。
「東方紅一號」的成就標誌著我國早已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東亞雄獅」。中國紅,東方紅,屹立在世界東亞的中國再也不會落後於世界,未來只會做亞洲的代表國、世界的先行者!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