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首次發射,後續將進行一級回收。
長徵八號是一款性價比高、安全性能優良的運載火箭,按照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思路研製,瞄準了商業發射市場,能有效滿足未來中高軌商業發射市場的需求,成為中國商用火箭的主力軍之一,提供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商業衛星發射服務。
長徵八號於2017年5月立項,從立項到成功完成首飛任務,中國僅用了3年的時間。「對於一個新型火箭來說,這個速度很快」,但是同樣的「中國速度」在我國航天人身上已經屢見不鮮了,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剛看見立項的新聞,結果「沒幾天」就成功升空的航天奇蹟。
在世界的另一邊,某些國家似乎有了對中國航天的「新的不安」,事實上這種「不安」早就在上個世紀開始了,面對種種航天技術封鎖,中國航天人不僅沒有被困難打倒,反而「越跑越快」,最令人心想深刻的還是1970年那件讓整個西方媒體「難以置信」的航天大事——長徵一號成功發射。
在那個封閉的年代裡,國人想要了解國外的消息,《參考消息》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窗口」,而在1970年4月27日至4月29日,《參考消息》所刊登的國外新聞報導,出現的最多的詞卻是大量「目瞪口呆」「出人意料」「驚呼」等強烈情緒化詞彙,這時國外發生什麼大事了嗎?不是國外而是國內,1970年4月24日,運載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國外報刊甚至刊登過這樣的一段文字:「蘇聯的報紙很難向它的讀者解釋,一個處於政治混亂狀態的據說是落後和遭破壞的國家,怎麼能把一顆比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還要大的衛星射入軌道。」大家可能不太明白1970年為什麼加上「政治混亂」的標籤,我想我在說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這個時間段大家就明白了。
中國第一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功發射的。不過對於中國的航天事業,困難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從來不會「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說過:「航天,自我們開始做火箭,做衛星,別人一個元器件都不賣給你,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自力更生。」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重83.6公斤。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宣布:「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緊接著,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嚴重「左」傾錯誤,加上從1959年到1961年,中國農田連續幾年遭受大面積自然災害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新中國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三年困難時期」中由於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許多地方城鄉居民因為營養不良出現了浮腫病,1960年毛主席連續7個月沒吃肉也得了浮腫病。
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誕生並成長的,那時候的研究火箭、研究衛星,完全可以稱形容為「拿全國人民的口糧做實驗」,頂著如此大的壓力,毛主席一邊號召全國「省吃儉用」,一邊密切關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1958年9月8日,中國第一枚自行研製並成功發射的探空火箭「東方-1號」由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研製成功並發射,拉開了中國走向空間時代的序曲。
「東方-1號」探空火箭發射場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南匯縣蘆潮港成功發射「T-7M」小型探空火箭,雖然只飛了8公裡,毛主席卻為它點讚:8公裡那也了不起,應該8公裡、20公裡、200公裡地搞上去!
探空火箭只是中國航天事業最開始的地方,之後便來到了1965年1月,錢學森同志向國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國人造衛星研究計劃」的書面報告。1965年6月,中央專委十二次會議決定:將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列入國家計劃,由第七機械工業部(七機部)負責研製運載火箭。自此,人造衛星及運載火箭便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
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基於東風四號飛彈研製成功的,火箭全長29.4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質量81.57噸,起飛推力104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00公斤。它所背負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重達173公斤,是蘇聯第一顆衛星的2倍。
長徵一號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更向世界證明了這一枚舉國之力搞出來的火箭,其背後有一支以身許國、智慧嚴謹、大力協同的隊伍。很難想像,1970年4月24日,全國幾乎60%的通信線路被調用,總參謀部組織有關省市自治區出動了60多萬民兵沿通信線路執勤,要求每一根電線桿下面都要有人警戒,以保障衛星發射場區到各觀測站的通信和數據傳輸。
從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到如今的長徵八號可回收運載火箭,中國航天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也只有了解他們走過的這一路艱辛歷程才能深知其意義非凡。
中國今後也會繼續重視航天事業的發展,未來載人登月、火星探測等空間科研任務也並不會遙遠了。
為什麼要這樣不遺餘力的發展航天事業?
這裡引用鄧小平同志說過的一段話:「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