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商業航天活動監管,特別是在遵守國家安全法、國際空間條例、進出口管制、發射場及試驗場安全管控等方面嚴加監管,確保合法合規。發揮商業航天機制靈活、創新性強等優勢,鼓勵其積極開拓空間目標監測、碎片移除等國際商業市場,在國際太空活動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一個「飛天」夢。
幾十年篳路藍縷,一顆顆衛星升空,來看看我國航天事業的「成績單」: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繼美國、蘇聯、法國和日本之後,我國成為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我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並安全返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順利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完成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
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2013年4月26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高分一號「衛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了中國對地觀測的新時代;
2015年12月17日,「悟空號」發射升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2019年7月25日,由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2220秒後,將實踐二十號衛星準確送入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的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首戰告捷;
2020年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7月31日,我國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邁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成績斐然,令人振奮。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