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

2020-11-2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北京紀念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50周年

「紀念東方紅一號升空5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2019年3月10日,「中星6C」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中國西南的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提供高清廣播電視傳輸服務[圖片/新華]

本周二,我國最大的空間技術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辦研討會,紀念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燕生,總經理袁潔以及一些著名的火箭科學家和宇宙飛船設計者共同參加了這一會議,會議回顧了1970年4月24日由中國第一艘運載火箭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並發射升空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及發展歷程,並研討了中國航空事業的經驗及面臨的挑戰。

東方紅一號任務或者說是東方紅一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主研發、製造、發射衛星的國家。飛船工作了28天後能量耗盡,但人造衛星仍在軌道上運行。

50年來,中國已經研製和操作了17種型號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300多次長徵任務將500多艘宇宙飛船送入軌道。

吳燕生表示,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克服了無數的困難與挫折。他要求航天工作者提高產品質量,開展研發工作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國的太空理想。

2016年,國家把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每年的這一天,航天局和主要承包商將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2019年,中國執行的太空任務超過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成功將衛星送上預定軌道32次。

相關知識

東方紅一號作為中國東方紅空間衛星計劃的一部分,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發射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重達173千克,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發射的首顆衛星重量的總和。東方紅1號攜帶了無線電發射器,在繞軌飛行的同時,持續播放了同名歌曲《東方紅》二十餘天。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院長錢學森指導了東方紅1號衛星的研發和發射計劃。當時成功製造了5顆完全相同的衛星,首顆發射的衛星即獲成功。研究院當時制定了包括了東方紅1號,返回式衛星,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在內的三星計劃,而孫家棟是東方紅1號的技術研發工作的負責人。1967年,黨洪辛選擇了一種銅質天線膜,以解決在100°C至-100°C極端溫度條件下使用超短波天線進行廣播的難題。在解決技術難題之後,工程師成功地在衛星上安裝了一個音樂播放器來播放《東方紅》。

東方紅一號通過火車運送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時,每兩個電線桿之間都有武警嚴密把守。 1970年4月24日21點35分,長徵1號運載火箭(CZ-1)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於21點48分成功將東方紅1號衛星進送入預定軌道。

東方紅1號衛星的主要工作是進行衛星技術測試,並獲取地球電離層和大氣層的讀數。衛星的形狀約為正72面體,質量為173千克(381磅),直徑約為1米(39英寸)。為保持自身穩定,東方紅1號每分鐘自旋120次。衛星外表面塗有控溫的鋁合金。球體的主體有四個長度至少為兩米(6.5英尺)的超短波鞭型天線。下部連接到裝有火箭發動機的平臺。它的底部安裝了一個閃亮的金屬環,可將衛星的亮度從+5提高到+8。

作者:Zhao Lei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 不朽的航天魂!
    歷史上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獲得圓滿成功,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震動世界!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啟了太空時代。「中國航天人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院士興奮地說道。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衛星按設計要求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地面對其實施精準測控,數萬名中國人仰望星空觀看衛星過境,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震動世界。中國航天人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
  • 中國航天日|守護、測試……陝西航天人和「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據《中國科普博覽》近距離西安有個「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 「東方紅一號」衛星紀錄片《堅守航天夢》
    千龍網北京4月24日零時訊 為慶賀首個「中國航天日」,經出品方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授權,24日零時,全面呈現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艱辛研製過程的紀錄片《堅守航天夢》開始在千龍網上播出。
  • 從「東方紅」到「天問」中國航天邁向深空新「長徵」
    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開啟太空時代的標誌——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2020年,中國將實施探月三期、首次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在世界航天進入大發展時代,中國航天將不畏艱險挫折,繼續追天攬月徵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 如果說「東方紅一號」開啟了中國太空時代、「嫦娥一號」探月讓中國航天站到了深空探測的門檻,「天問一號」訪火無疑將成為拉開中國深空時代的序幕。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汪國漢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孫兆福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劉平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在軌飛行50年 「東方紅一號」點燃中國人造衛星的星星之火作者 郭超凱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點燃了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的星星之火。時至今日,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軌飛行。
  • 中國航天35年:從「東方紅1號」到「神舟六號」
    1970年的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狂飆中,街頭遊行屢見不鮮,然而4月25日的遊行與以往不同。 當人們得知我國成功發射衛星的消息後,都自發地走向街頭,歡呼、跳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全國各地,幾乎萬人空巷。  東方紅1號衛星進入軌道以後,運行情況良好,各種儀器工作正常。衛星上的短波無線電發訊機,循環播送《東方紅》樂曲和遙測訊號,樂曲聲音清晰嘹亮。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中國航天日,青島智騰向航天人致敬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自主研發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的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夜,隨著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口令的下達,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了。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蘇延齡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劉廣運精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星辰大海,徵途在前,中國航天令人驕傲
    ​50年前,一曲東方紅響徹茫茫宇宙,中國向著星空邁出了第一步,開啟了太空時代。在這50年裡,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傲人成就。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北鬥組網、天問升空,中國的航天事業在穩步發展,然而隨著spacex橫空出世,刷新了一個又一個成就,越來越多的人會想,中國的航天技術到底行不行?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潘學勤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張永金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蕭四希精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趙仲傑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中國航天事業「成績單」
    加強商業航天活動監管,特別是在遵守國家安全法、國際空間條例、進出口管制、發射場及試驗場安全管控等方面嚴加監管,確保合法合規。發揮商業航天機制靈活、創新性強等優勢,鼓勵其積極開拓空間目標監測、碎片移除等國際商業市場,在國際太空活動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一個「飛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