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青島智騰向航天人致敬

2020-09-10 智騰微電子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自主研發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的紀念日。

1970年4月24日,夜,隨著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口令的下達,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了。

「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同時開創了中國探索星辰大海航天史的新紀元。

來源/國家航天局

為紀念「東方紅一號」這一中國航天事業裡程碑,2016年,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希望銘記歷史、傳承精神,讓更多公眾了解航天、應用航天;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勉勵航天人矢志目標、不畏風險、不懼挑戰,在接續奮鬥中加快建設航天強國;號召全社會凝心聚力,愛國奉獻追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來自太空的音樂「東方紅」

「東方紅一號」衛星重173 千克,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它的使命是測量衛星工程參數和空間環境,並進行了軌道測控和《東方紅》樂曲的播送。

科普小貼士:宇宙是真空,聲音無法傳播,但電磁波可以。衛星在太空中用短波發射器發送《東方紅》樂曲的電磁波波段的信號,信號通過發射機下行,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過廣播電臺轉播。因此,全國人民聽到的《東方紅》樂曲,都是經廣播電臺對衛星信號轉播後呈現的。

「東方紅一號」主要技術負責人戚發軔標表示:「我們自己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沒有用任何一個外國的技術、外國的產品。溫度控制的技術,也是先進的。」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發射,初步形成了我國人造衛星、運載火箭比較完整配套的科研生產體系,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前進發展的重要基礎。50年來,我國自主研製了17種型號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成功實施300餘次發射,將500多顆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獨家整理,2019年運載火箭發射記錄)

隨著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空間出艙、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重大技術的國家之一。同時北鬥導航全球組網即將完成,極大提升我國對地遙感觀測能力,中國航天人開始向更遠的深空發起挑戰。

至此,青島智騰微電子向每一位航天人致敬,我們將傳承航天精神,探索星辰大海。

青島智騰自2002年成立以來,多次參與航天科技集團發射任務,生產液位、溫度、壓力、振動、衝擊等多種傳感器、變換器等運載火箭遙測產品配套,產品遵循國軍標質量標準,傳感器、變換器產品,電路部分採用MCM厚膜混合集成電路工藝研製,契合航天高可靠性,小型化的發展要求。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日|Vlog《光陰的故事》致敬默默付出的航天人
    帶著對神秘事業的嚮往我成為一名航天工作者心中那些高大上的夢想照進現實卻充滿了失落平凡的崗位 簡單的工作單調、機械、重複好像是進入了單曲循環模式單一的壓抑未知的迷茫疫情的緊張擊破了我如薄紙般的堅強這真是我想要的嗎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如何選擇奇怪的是,周圍的人樂觀而堅定他們冒著疫情風險,依舊在崗位上衝鋒就是這些平凡的崗位就是這些重複的操作他們一幹就是十幾年、幾十年是什麼讓他們甘願在平凡中堅守李榮斌,已經堅守了23年他略顯滄桑的臉上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中國航天人,楊利偉成功返航背後,是女兒的離世和妻子的離職
    而中國的航天事業,就算從楊利偉上太空開始算起也已經有17年之久了,但是很多人都卻忽略了中國航天人的航天精神。致敬中國航天人!,他的經歷,他的成功,他背後付出的努力都代表中國航天人精神。致敬中國航天人!,對於中國的航天人,對於這部劇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 向航天人致敬!
    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宮一號「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向空間站進發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題:天宮一號「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向空間站進發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今天,網際網路上被天外歸來的一個中國太空飛行器刷屏。(拼版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4月2日公布,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北京時間當天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為中國航天特別是載人航天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一英雄太空飛行器,就此告別太空,完美謝幕。
  • 世界航天日 | 中國航天第一女試飛員竟然是河北人!還有這些太空中...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稱「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今天,讓我們致敬所有勇於向未知探索的人!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50年前,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就此進入了太空時代。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瑰麗的名詞背後是歷代航天人持之以恆的付出,下面這些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
  • 致敬中國航天人!
    從無到有,二十餘年,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正式開通,我們從此可以用自己的導航系統,和GPS從此說再見,我們再也不用別人的眼睛了。北鬥衛星導航是用三種不同的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衛星導航系統,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設想,從1994年正式開始,一直到2020年6月23日日全部發射完成.
  • "火星"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中國航天人評價電影
    網易娛樂11月27日報導 因為《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故事來源於NASA的火星計劃,得到NASA的支持與把關,並涉及航天科技、數學、植物學、動力學、化學、物理、醫學等眾多領域,被譽為「給科學的一封情書」,片中有一句臺詞特別適合形容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趨勢,I'm going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 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中信銀行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
    (2020年7月29日,北京)隨著中國「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圓滿成功,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開啟,為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7月29日「一起看火星」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辦,中信銀行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宣布正式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將銀行卡金融產品、服務與航天科普活動相結合,創新開拓航天科普新形式,激發廣大人民對太空探索的崇敬,致敬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 肯德基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危險度有多大?致敬:中國太空人英雄楊利偉!
    「飛天」自古以來都是人類的夢想,明朝萬戶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雖然失敗,但是這種夢想一直存在。美蘇在「冷戰」期間,蘇聯率先將太空人加加林送入了太空,從此太空這一未知領域被打開,美國為了趕超蘇聯,在1969年率先完成載人登月的世界壯舉,那中國的首次載人航天危險度有多大?我們應該致敬:中國太空人英雄楊利偉!
  • 《銀河補習班》的「曙光號」,致敬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電影開始的的第一個畫面,正是中國新一期載人航天任務出徵的記者會,會上講的這次任務的飛船就是「曙光十六號」。這個名字一聽十分陌生,想必大家都以為是虛構的。一想到航天飛船,大家一定會想到神舟系列飛船和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但要是論資歷,曙光號卻比神舟號資深得多,它不是一個虛擬的飛船代號,而是真正的中國航天事業曙光。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至此,北鬥三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全部完成,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服務。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創造了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史。他們,和他們的戰友們,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了青春、奉獻了終生。
  • 返回艙、艙外航天服……快來看看中國航天成就展都有些啥
    星辰在線4月2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夏曉瀾 劉賓)4月24日,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湖南長沙舉行。4月23日至4月29日,「航天放飛中國夢」——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成就展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向廣大市民開放。
  • 中國航天日|目標星辰大海,出發!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悠揚的曲調第一次在寂靜的宇宙中響起,拉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因此,中國航天日被定在4月24日。回首過去幾十年的航天曆程,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行走……風雲、神舟、天宮、長徵、北鬥,每一個名稱背後都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奮鬥史。正如航天人入隊誓詞所說的那樣:「我自願從事載人航天事業……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揭秘航空航天的「山東力量」
    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如今探測火星任務發布,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中國航天事業的「高光時刻」。
  • 「有間國潮館」三裡屯開啟《你是我的榮耀》入駐致敬航天夢想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去年曾吸引眾多參觀者,掀起一場「國潮」熱浪的「有間國潮館」主題快閃店昨日再度亮相北京三裡屯。2019年,「有間國潮館」第一季以「中國正當潮」為主題,用年輕化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中國品牌故事。
  • 謝謝你們,中國航天人!
    4月24日是第四個中國航天日(製圖:王雲苗)2019年的三分之一即將過去中國航天人完成了哪些壯舉?新華社發到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發射升空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