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2020-12-0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科技感十足的展覽,讓人與中國航天「零距離」接觸。

18日,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上,參觀者在飛船返回艙展示區觀看、拍攝。記者 王毅 攝

科普,了解中國航天成就

走進展館大門,迎面的是成就展區,大屏幕上播放著中國航天載入歷史的光榮瞬間,展廳正中間擺放著「東方紅一號」衛星1∶1模型。50年前,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徵程。

展館左側,是如排兵布陣的1∶10長徵運載火箭家族和快舟系列火箭。觀眾們仰望著這些火箭家族,紛紛拍照留念。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展覽裡呈現的「上天」高科技並非所有人都能看懂,福州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分布在展館各處,隨時充當觀眾的講解員。

在月球探測展區,嫦娥四號(中繼星、探測器、巡視器)1∶1模型格外耀眼。「2018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承研的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和探測器相繼成功發射,實現了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中繼通信、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多個世界首次。」面對觀眾的詢問,講解員告訴大家,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計劃今年實施,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首次從月面起飛等四個「首次」。

在高分工程展區,高分六號1∶3模型引發觀眾興趣。它是一顆低軌光學遙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實現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能在高空監測田野、森林和草原。

運載火箭、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北鬥導航、高分工程等任務主題展區,讓觀眾近距離感受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中國航天成就而自豪驚嘆。

服務,航天科技改變生活

最讓觀眾感到親切的是航天產業融合成果展。在太空培育過的菌種,南瓜、苦瓜、西瓜等各種太空蔬菜水果,它們在微重力、宇宙射線、高真空共同誘變下,產生了遺傳性變異。

講解員向大家介紹,自神舟一號飛行任務開始至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工程歷次飛行試驗中,利用神舟飛船、空間實驗室及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飛行器的資源餘量,組織開展了累計百餘種、5000多份作物種子和植物材料的空間搭載誘變實驗,經過多年的地面選育和科學研究,目前共有超過200種航天育種新品種通過國家及省部級評審。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成為助力實現交通運輸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陸地應用方面,北鬥已服務於車輛自主導航、車輛跟蹤監控、車輛智能信息系統、車聯網應用、鐵路運營監控等。

互動,感受中國航天夢

在航天互動展區,利用科技感十足的VR、裸眼3D等技術,讓航天知識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傳遞。

登上「夢回神舟」神舟飛船返回艙,觀眾能在模擬艙內經歷從地表點火起飛到太空星際遨遊等過程,體驗航天員在太空看到的景象和回歸地球的各種身體感受。

「VR模擬艙讓我圓了航天夢,感受了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速度和實力。」航天愛好者小陳說。

拼插積木類玩具、長徵5號運載火箭金屬模型、航天徽章……在航天文化創意展區,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等打造的航天文化創意產品,形式多樣,品種繁多,令人愛不釋手。

「航天文創產品和文化創意設計是承載航天精神的最好載體,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產品體現中國航天的科技力量和文化風採。」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組圖」
    當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建福州舉行。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9月18日拍攝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 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記者顏財斌林先昌)9月18日到20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  展覽現場東南網記者顏財斌攝  讓宇航迷目不暇接的展覽  神舟飛船返回艙、天宮二號模型、系列運載火箭模型、嫦娥月球著陸器……走進航天科普展區
  • 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展覽現場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讓宇航迷目不暇接的展覽神舟飛船返回艙、天宮二號模型、系列運載火箭模型、嫦娥月球著陸器……走進航天科普展區
  • 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展出的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東南網9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 林先昌)9月18日到20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
  • 中國航天科普展3月12日舉行 與神舟返回艙「零距離」
    水母網3月8日訊(煙臺日報記者記者 慕溯)3月12日,「共築航天新時代———山東煙臺站」中國航天科普巡展活動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二樓E廳與我市航天愛好者見面。屆時,市民可通過航天展區和航天互動體驗展區兩大板塊,深入了解我國航天事業成就,「零距離」走進太空飛行器返回艙體驗「中國航天夢」,還可與煙臺籍航天員王亞平面對面。
  • 返回艙、艙外航天服……快來看看中國航天成就展都有些啥
    星辰在線4月2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夏曉瀾 劉賓)4月24日,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湖南長沙舉行。4月23日至4月29日,「航天放飛中國夢」——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成就展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向廣大市民開放。
  • 「月季試管花」等航天育種新成果亮相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
    在「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上,這樣的月季試管花吸引了不少目光。該展覽於18日在福州開放,是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的系列科普活動之一。常見的月季品種植株比較高大,而經過航天育種的微型月季株高僅20至30釐米,適合家庭小盆栽。「相比地面育種,航天育種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提供更多優質的種質資源,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李亞平說。此次與太空微型月季同時展出的,還有航天育種的黃瓜、豆角、苦瓜等。
  • 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福州啟幕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電 (鄭江洛)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18日在福建福州啟幕。中國航天大會是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行業盛會,已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
  • 踐行「航天強國」與「數字中國」,康師傅舉辦航天精神中華行科普展
    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於10月16日在浙江展覽館舉行為期9天的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展。通過科技感爆棚的互動體驗和航天大咖的知識分享,為浙江省的「大小朋友們」獻上一場炫酷的「太空盛宴」。此次科普展是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康師傅展開「新三年」合作後的首次大型航天科普活動。
  • ...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2020年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今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召開。大會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依託學術、產業、科普、文創四大活動體系,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術,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世界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
  • 運載火箭會學習 航天運輸航班化 中國航天大會展示未來願景
    此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天宮對接,北鬥組網……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航天大會期間,「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介紹了我國航天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展示了一系列航天實物和模型。
  • 這個暑假 中國航天科普展等你來體驗太空「漫步」
    紅網時刻株洲7月27日訊(通訊員 餘進勇)7月20日,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醴陵市人民政府主辦,醴陵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醴陵高新會展有限公司、醴陵市教育局、醴陵科協和醴陵市文體廣新局協辦的以「共築航天新時代·共建五彩新醴陵」為主題的中國航天科普展在醴陵——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 天街助力航天夢 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中新網9月14日電 9月12日,「星河遊記——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在龍湖北京長楹天街東區開幕。這場頗具科普意義的大型互動展,是由龍湖商業和中國航天•神舟傳媒首度聯合,帶來大量關於中國航天發展歷史與航天科技成果的豐富內容。
  • 航天科普展,在榕圈粉三代人
    福州晚報訊 周六,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正在舉辦的「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各年齡段的參觀者都收穫滿滿。尤其是青少年,接連不斷的「為什麼」讓講解員應接不暇。  當天,烏山小學、教育學院附中、三附小等學校都組織學生參觀航天科普展,學生們興趣十足。  「原來快舟可以像飛彈一樣,汽車拉著到各處發射衛星,這真快。」烏山小學林冬旭同學說,「航天科普展這麼多內容,真讓人長知識。」
  • 天街助力航天夢,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9月12日,「星河遊記——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在龍湖北京長楹天街東區開幕。這場頗具科普意義的大型互動展,是由龍湖商業×中國航天·神舟傳媒首度聯合,帶來大量關於中國航天發展歷史與航天科技成果的豐富內容。在雙方領導的共同啟動下,一道穿越宇宙的星河之門緩緩打開,承載著我們對星辰大海的嚮往、對航天精神的致敬、對愛國情懷的表達,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的「火箭航班」正式起航!
  • 航天專家:中國將打造「會學習」的運載火箭
    當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建福州舉行。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秦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所長馬衛華17日在福州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打造「會學習」的運載火箭。馬衛華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人工智慧賦能航天控制發展」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讓火箭「會學習」》的演講。
  • 中國航天科普教育展—太原站 千平VR體驗館哪些項目值得玩?
    「中國航天科普教育展——山西太原站」中國航天科普科技巡展暨銀河幻影VR航天航空嘉年華活動2020年1月20日在山西太原動物園開幕。參展觀眾可通過航天科普展示區近距離觀看航天原物、航天原物展示、航天模型展示、航天畫展、航天影像互動、航天員字畫、隕石展示……還可在VR互動區體驗VR太空體驗、夢回神舟等高科技互動項目,變身航天員,零距離體驗」中國航天夢「,挑戰太空任務,踏上一次精彩紛呈的太空之旅。
  • 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9月19日,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宿東 攝9月19日,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宿東 攝中新網福州9月19日電 (郭超凱 劉巖)在19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航天精神高端論壇上,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回顧了首屆大賽的精彩瞬間,全面展示參賽作品。大賽負責人介紹,該大賽的啟動,進一步為航天文創產業聯盟的組建夯實了基礎,也預示著航天文化創意逐漸成為航天領域的重要分支,呈現出越來越旺盛的發展態勢。
  • 中國航天示未來願景:運載火箭會學習 航天運輸航班化
    此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天宮對接,北鬥組網……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航天大會期間,「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介紹了我國航天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展示了一系列航天實物和模型。航天科普展展館內,4000平方米的展區分為航天科普展區、航天成就展區、商業航天展區、航天文創體驗區等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