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設計師遊戲吸引眾多小朋友。
家長抱起小朋友,看看「衛星」裡面都有什麼。
福州晚報訊 周六,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正在舉辦的「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各年齡段的參觀者都收穫滿滿。尤其是青少年,接連不斷的「為什麼」讓講解員應接不暇。
小朋友「為什麼」問不停
展館內,孩子們成了參觀人群的主力。實物展出的神舟飛船返回艙展區,總是最吸引人。
「返回艙降落傘有多大啊?」孩子問。
「主傘全部張開大約有1200平方米。」講解員解釋道。
「為什麼返回艙外面這麼黑?」孩子問。
「是因為返回艙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與空氣高速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就像火球一樣,外壁被氧化,所以變黑了。」講解員解釋道。
……
孩子們的問題層出不窮。
在嫦娥四號展區,三年級的林輝跟著父親一起參觀。
「這個玉兔2號月球車還在月亮上嗎?」「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在月亮上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就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任務完成後,它們永久留在月亮上。」講解員話音剛落,林輝又問「用望遠鏡能看到它們嗎?」「它們是著陸在月球背面,在地球上是看不到的。」
當天,烏山小學、教育學院附中、三附小等學校都組織學生參觀航天科普展,學生們興趣十足。
「原來快舟可以像飛彈一樣,汽車拉著到各處發射衛星,這真快。」烏山小學林冬旭同學說,「航天科普展這麼多內容,真讓人長知識。」
「太神奇了。」在航天育種展區,三附小學生對太空育種格外好奇。
家長想讓孩子長知識
記者注意到,前去參觀的多是家長帶著孩子。
年輕的王女士帶著7歲的兒子早早從閩侯趕到海峽會展中心。「知道展覽的消息,就趕緊上『e福州』預約。」王女士說,「有這麼一個難得機會,當然要讓孩子來看看,既長見識,又學習了航天知識。」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則著急地拉著媽媽要去看模擬發射。
家住五四北的梁女士正扶著一輛兒童手推車,她家二寶才1歲多,躺在車裡。記者好奇地問:「帶這麼小的小朋友來參觀嗎?」「主要是帶大寶來看看。」梁女士指著旁邊的小男孩說。記者這才看到一旁有一對父子正在聽講解員解說。梁女士說:「這麼好的機會,又是周末,我們一家子都來看看,孩子從小就對航天感興趣。」
中國航天讓我們自豪
老王是從以色列回福州定居的。他昨天駕駛殘疾人電動輪椅前來參觀。在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對接展示區,他認真地參觀、拍照。老王告訴記者,他當年在以色列時,從電視上看到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飛船返回艙安全返回地球的新聞,非常激動。「人在國外,看了新聞感覺格外驕傲和自豪。」老王說,「因前些年女兒在福州安家,所以我也來到福州,就住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對面的印象外灘。」
年過8旬的萬師傅是一家子來參觀,他說:「這麼多我們國家的高科技裝備,一定要來看看。看了讓人心裡踏實,看了讓人為國家強盛而自豪。」
花絮
衛星高清地圖前找自己的家
在展覽入口處,一面牆展示了2017年12月17日由GF-2衛星拍攝的福州市地面高清地圖,影像解析度0.8米,吸引了許多市民關注。
「這是金山大橋,一過橋,這裡就是我們家。」一位市民帶著兒子,指著地圖邊說邊比劃。
地圖面前,大家紛紛駐足,找自己的家,找自己的單位,找自己熟悉的建築物,忙得不亦樂乎。
想種航天育種的瓜果
在航天育種展區,各種航天育種後長出的果實,引起參觀者的興趣。兩位老師傅找到展區負責人,想要一盆展出的太空紅莓種苗。被婉拒後,他們留下對方電話號碼,準備以後聯繫。他們說,他們想種種經過太空育種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