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條件開始逐漸具備,1964年,當看到東風四號火箭發射成功後,錢驥預感到,發射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著手東方紅一號,和中國衛星發展的制定工作,第二年,時任581小組技術負責人的錢膜,在綜合了解運載火箭技術,環境模擬等領域的進展後,正式向國務院作出了,關於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的報告,並一同上報了之前編寫的,《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設想》,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當天晚上要見周總理,他棉衣的棉花都露出來了,來不及回家換。
只好找別人借一件,總理見到他還打趣說,你叫錢驥啊,這個搞衛星的,也缺不了姓錢的了啊,搞火箭的是錢學森,搞飛彈是錢三強,搞衛星又來了個錢驥啊,正是這次匯報,奠定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正式立項的基礎,而這背後,與錢驥的執著息息相關,1968年,錢膜受到影響,從領導幹部一下子,變成了普通員工,而此時的他,並沒有感到失意彷徨,反而展現出了。
更加閃耀的人格魅力,雖然這段時間,他從工作中被迫解脫,卻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他不知疲倦的,從書中汲取營養,用蠅頭小字寫了,幾萬張文獻卡片,錢學森和常勇曾一起去看,已經「靠邊站』的他,見面時他說話聲音很低,話也不多,交談一番後從抽屜裡,拿出來了一份&39;,給他們看,而這份手稿,正是後來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衛星』三種方案的手稿。
1970年4月24日,隨著一聲巨響,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了,被請上天安門的有功人員,並沒有錢驥,當時的他坐在家裡小小的陽臺上,那掩飾不住幸福的目光,透過樓前的樹梢,在天窩上搜索著,那再熟悉不過的軌道,1979年4月,錢驥被任命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並相繼擔任了中國宇航學會理事,和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在此期間,他參與組織領導了,返回式衛星等,科學試驗衛星的研製工作,組織論證。
實踐二號衛星的設計方案,確定該衛星是一顆空間物理探測,兼新技術試驗衛星,提出了加速發展,返回式遙感衛星的重要建議,併力促返回式衛星資料,為國民經濟服務,充分發揮科學,試驗衛星的經濟效益,1983年噩耗忽至,錢驥患膽囊癌住進了醫院,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裡,他仍然掛念著,他那魂牽夢索的衛星事業,床頭堆滿了,各種技術資料和刊物,每當有人來看他時,他總是詢問衛星研製,和技術攻關進度之類的問題,他還是沒能熬過那一年。
1983年8月18日,錢驥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66歲,回顧他的一生,低調與執著是,對他人格魅力的最好概括,從東方紅一號到後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從返回衛星到通信衛星,中國空間技術,沿著錢帆規劃的足跡穩步向前,他這一生,把衛星事業當作生命,甘做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為祖國的未來艱苦奮鬥,鐵馬冰河,他用全部的熱愛和心血,走出了他隱秘而偉大的一生,踐行了一位航天科研工作者,對祖國的承諾。
本文由北船餘音音繞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