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20-10-18 今天發生的歷史

在63年前的今天,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

蘇聯的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已經製成由蘇聯發射成功。運送衛星的火箭使衛星獲得了每秒八千公尺左右的必要的軌道速度。據計算,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裡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鐘,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

人造衛星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信號採用電報訊號的形式,每個信號持續時間約0.3秒。間歇時間與此相同。

早在19世紀末,俄國傑出的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就已經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藉助火箭實現宇宙飛行的可能性。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模型,雖然直徑只有55釐米,卻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成就

蘇聯工程師在調試「人造地球衛星一號」,這是這顆衛星留在人間不多的幾幅照片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人類進入了開發利用空間的新紀元。這是人類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那麼,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用的是什麼火箭呢?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是指發射到繞地球軌道上作短期或長期運行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其運動服從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其軌道一般是以地心為焦點的橢圓,特殊情況下是以地心為中心的圓。它離地面的高度根據用度而定,從幾百公裡到幾萬公裡不等,一般不低於200公裡。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
  • 令美國震驚: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內幕
    1957年10月4日,蘇聯拉開了人類航天的序幕,人類從此開始了航天新紀元。大約半個世紀過去了,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壯舉早已垂青於史冊。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想到,當時的蘇聯政府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射的那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全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會讓「蘇聯」二字譽滿全球;它也沒有料到,那一次發射竟然會成為人類步入太空的第一步。  當年曾擔任蘇聯航天泰鬥科羅廖夫第一助手的切爾託克院士近日在莫斯科的一席話披露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的內情。
  • 特殊的衛星:我國何時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分為多少個種類?
    2020-12-31 11:42:43 來源: 黑雲和劍俠 舉報   人造地球衛星是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新聞公報: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4月2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北省新樂市分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發行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 當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
  • 衛星是什麼?有多少是圍繞地球轉的?人類何時發送了第一顆衛星?
    當然是衛星! 衛星是在太空中圍繞著另外一個物體旋轉的物體。一些衛星是大自然的產物,一些衛星是人造的。月亮就是一顆自然衛星,繞著地球旋轉。我們接下來深入討論一下人造衛星。例如,現在有一些衛星是繞著月亮旋轉的,也有一些是繞著太陽,或者其他星球,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 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伴侶1號。美國在四個月之後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從那開始,已經有超過2500顆衛星發射至太空。你是否猜測過天空中會有那麼多衛星繞著地球不斷的旋轉?
  • 2020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通告
    國家郵政局關於公布《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的通告  國家郵政局審定,《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如下:序號】獲取《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購買入口購買入口,還可獲取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發行背景、郵票圖案及面值等信息推薦。
  •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裡,最遠點2384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辰星) 錢驥: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錢驥手寫的科研資料) 1957年10月4日(40歲),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美國輕蔑地稱為「大鐵塊」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在什麼背景下...
    衛星1號 50年前,前蘇聯向太空軌道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成就震驚了西方。赫斯勒意味深長的回答:「因為這個『鐵塊』使人類生活進步了幾個世紀。」確實,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橫空出世,意義非同尋常……那麼,蘇聯人是怎樣研製它,又是在什麼樣的政治背景下才有了這項功勳蓋世的偉大創舉?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45周年—新聞—科學網
    紅星照耀「東方」 寫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四十五周年之際
  • 我們晚於日本發射衛星僅僅兩個月,為什麼不早一點發射超過日本?
    二戰以來,特別是蘇聯成功發射人類第一顆地球衛星以來,太空便成為世界大國競相進行競爭的重要領域,也是世界各國展現本國綜合實力的重要舞臺。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從此,拉開了人類探索太空世界的序幕。蘇聯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舉動,在當時激起了整個西方世界的震動,也震驚了世界。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1956年11月26日,第1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這是首次在歐、美兩洲以外的地區舉辦奧運會。蘇聯隊首次獲獎牌總數第一。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3天後,按預定計劃返回地面。至此,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從軌道上回收衛星技術的國家。
  • 是他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史麗君丈夫叫錢驥,正是他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當時,他一直跟隨趙九章開創地球物理研究,但一年後國民黨命令中央研究院各所遷往臺灣。 他和老師趙九章選擇留在了大陸,投身新中國的建設。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那一天,晚上很多中國科學家徹夜未眠,錢驥是其中一位。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嘉嘉1984 經公號「嘉言1984」五十年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國際衛星標識符:1970-034A)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走向宇宙的歷史——從1957年前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說起
    推進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於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在蘇聯發射成功這第一顆衛星,重量只有83.6kg,大概也就是一個成年男人的體重,每96min繞地球一圈,或許現在看來,這可小衛星的體量微不足道,但這卻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裡程碑。
  •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2020-04-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早已是「太空垃圾」,為什麼還不墜毀?
    毫無疑問東方紅一號的發射升空當時引起了全國的關注,還有許多歌謠記錄了這一盛事。如今已經過去了49年,它依然高懸太空。那麼它為什麼不墜毀呢?到了上個世紀中期,蘇聯已經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了關鍵的突破,他們在1957年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而翻閱中國的航天史,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時間要比蘇聯晚了13年。東方紅一號正是中國首顆研發的人造衛星,並且最後成功地發射升空。
  • 50年過去,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現在怎麼樣了,它如今在哪裡
    50年過去了,它依然在太空中獨自漂泊,但並不孤獨,從未遠離過我們的視野,在太空中它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由弱到強的光輝歷程,它就是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今年4月24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